“偶像”是日韩的一个歌手分类,是最低档次的,能挣钱但主流看不起

【本文来自《北京广电局加强网综创作播出管理:不得设置“花钱买投票”环节》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末班车司机

    如果你把范围定在“综艺”之内,你认为国内没有原创的优秀综艺节目,那只能说你真的孤陋寡闻。如果你把范围定在“选秀”这个模式,李宇春那一代算不算优秀?只是后来资本方发现不用太优秀的偶像照样能收割NC粉的钱,那他们为什么不搞偶像流水线呢?说白了现在中国娱乐圈群魔乱舞,那群NC粉脱得了干系?

综艺不看的,不知道。不过囧司徒严格说也在这个分类里?只说说选秀。

首先,“偶像”是个啥定义你似乎不知道,这是日韩的一个歌手分类,是最低档次的歌手,简单说从前是先创作一首歌再找合适的人来唱,偶像是先定下这个人再弄他能唱的歌。因为在日本最早一批偶像是电视选秀节目“Thestar诞生”选出来,山口百惠就是节目第二年的第二名,所以这样出道的都算偶像。别看能挣钱,主流还是看不起的,八十年代就硬生生黑掉了偶像出身的岩崎宏美的年度大奖。

然后,日本的成熟音乐市场和相关完整产业链,使得电视台主导的选秀节目只是一个开端,电视台只要当期收视率,选出来的人后面再得和专业音乐公司签约,各个部分的利益分割和定位清清楚楚。韩国和国内的这些出道综艺,都是为了刷热度捧人,韩国SM、YG、JYP这三家大公司好歹是音乐人开的公司,自家该怎么走还是很清楚,出道之后能按部就班地发展下去,国内的选秀结束就一切都结束啦。

最后,超级女声一开始看着就是个节目,不过结束之后湖南卫视把那批人都抓在手里,又做不起来,人本身能力是不错啦,基本都是正规音乐院系毕业,但热度一过就不行了。当时国内还没有偶像这种玩法,都是走正经歌手的路子,后面没啥水花,一个是公司无能,另一个就是中国大众并不欣赏高水平的歌曲。龚琳娜的《忐忑》被封为“神曲”就十分明显地反映出大众的审美水平。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