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男孩简历引争议,父母真的剥夺了孩子的童年吗?

近日,博主@开八发出上海一个5岁小孩的简历,使舆论迅速聚焦于孩子的“家庭教育”

500

△10月31日微博热搜榜截图

这是一份“幼升小”的申请简历。共15页的简历中,不仅从“性格、经历、爱好和阅读书目”等方面描绘了孩子的成长轨迹,父母的学历背景和教育理念也充分得到了展示。

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

然而,令知著君没想到的是,微博热评中像下面这样“负能量”的评论占了多数。

“我好像这辈子都比不过这个孩子了”

“算了,我还是不要小孩了”

“他…开心吗…?”

舆论的走向迅速分成两派,一派网友指责这对父母,认为他们剥夺了孩子本应是快乐轻松的童年。另一派网友则表示“自己受到了暴击,一把年纪了过得还不如一个5岁的孩子。”

这不禁让知著君想与大家探讨两个问题——努力给孩子最好的选择,这对父母做错了吗?一份简历,引发了几代人的焦虑和不安,背后到底是什么在作祟? 

500

父母精心为孩子制作简历,可能是希望孩子能在竞争激烈的入学面试中给老师留下好印象,这样或许在孩子自我意识尚未充分觉醒的时候就为其贴上了某些标签。但这对复旦大学毕业的父母因此被不少网友扣上了“拔苗助长”“抢跑教育”的帽子,知著君认为这是不客观的,其中的因果关系需要画上一个问号。

从简历中的信息来看,孩子的生活节奏确实挺紧张的——2018年英语阅读书目超过了500本;家庭课程按月规划,总时长逐年增加;平日里的兴趣爱好也有“做主持、钢琴、街舞、绘画、踢足球、游泳以及围棋数十种。

500

△简历中父母为孩子制作的时间规划表

知著君想问大家,仅凭这样的信息,我们能得出孩子的童年不快乐、不幸福的结论吗?

这对父母坚持每天给予孩子2-2.5小时的有效陪伴,孩子从小读书旅行,眼界开阔。父母这般良苦用心,为何被网友们忽视了呢?

500

△简历中父母对教育理念的阐述

知著君认为,民众对此事表现出的不理解、不认同有两个主要的原因。一是对社会上存在的“虎爸式”“虎妈式”教育理念的反抗。二是对“社会阶级固化、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现状的不满。但人们将对教育问题的焦虑感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力感转化成对年轻父母的谴责,这是不公平的。

诚然,父母们都“望子成龙”,在如今教育成本飙升的“培养竞赛”中,家庭大部分的收入都投资在孩子的教育上,只想为孩子铸造一个较高的起跑线。对待孩子教育普遍的焦虑心理导致了“虎爸式”“虎妈式”教育方法的出现。这种例子在生活中屡见不鲜,主持人乐嘉带4岁女儿徒步76公里横穿沙漠,音乐家郎朗的父亲为了让他专心练琴,甚至不让郎朗母子相见。

△郎朗的父亲郎国任教育孩子极为严苛

不仅如此,中国阶层日益趋于固化。如今的中产阶级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大潮流,虽完成了阶层的大幅流动,积累了物质财富。但他们担心的是,能否给自己的子女创造一个实现阶级跃迁的快速通道。为了争抢学区房,使孩子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家长们比收入、比职业、甚至比外貌,这些攀比行为逐渐衍生出了一条“育儿鄙视链”。

500

△2017年中国家庭教育白皮书回收的调查数据显示,51.24%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消费比家庭其他消费更重要

即便这样,网友的言论对涉事的孩子很不公平,我们忽略了他真实的感受,没有人会问他一句“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你压力很大吗?”。我们对这对夫妻不公平,他们没有利用自己的资源和财富去剥夺贫困孩子本已有限的教育资源,只是想确保自己的孩子接触更多的兴趣,人生能有更宽广的选择,而我们却轻易的将他们视为不会因材施教、拔苗助长的父母。

杨绛先生在著作《我们仨》中回忆起小女圆圆,说她和丈夫钟书有一样的习性,到哪儿就喜欢找书看。“院里的孩子都在吵吵闹闹地玩,圆圆却在静静的看书。”父母的成长经历、教育理念和家庭氛围都影响着孩子的性格与爱好。如今的孩子们兴趣广泛,也并非都是家长急功近利逼迫孩子的结果。

500

△钱钟书、杨绛与他们的女儿圆圆

社会上存在的“教育乱象”,使孩子和家长都处于高压之下。但我们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随意的谴责他人。

     

除了对教育理念的关注,事件中反映出的另一个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面对5岁孩子的一份简历,众人纷纷表示受到了“暴击”,是什么引发了社会的“普遍焦虑”

5岁的孩子去过多个城市,而许多网友表示“小时候根本没有出过远门”,生活缺乏幸福感。知著君认为,正是因为对未知而又美好生活无节制的索求触发了我们的心理焦虑。人们都渴望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却忘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判断我们幸福指数的标准也发生了改变。

中国1994年正式获准加入互联网,而互联网进入到千家万户,是20年代初期才开始的。那个时候,我们会因为吃饭的时候在电视上看了一集《还珠格格》而激动,放了学只想着跟小伙伴们跳皮筋、拍皮球。我们记忆中的童年没有手机和平板电脑,但也拥有太多生动而朴实的回忆。

△《还珠格格》成为几代人童年的回忆

不仅是简历中的内容,如今幼升小的孩子都要凭借简历才能升学,也成为引发人们焦虑的原因。但是,我们要意识到,如今的教育环境早已大幅改变。现在不仅仅是一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幼儿园和小学在入学考核的形式上也发生了变化。对于家长给孩子做简历这件事,我们无需太过神化。

500

△如今,做简历、参加面试都是幼升小基本的流程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每个人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都背负着巨大压力,焦虑就像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一般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许是见多了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对于“少年得志”我们并不看好,甚至希望得志少年被拉下神坛,成为人们口中的“我早就知道…”。

500

△房价高、看病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甚至支付不起生活和婚姻的成本

许多自媒体正是抓住了人们普遍存在的焦虑心理,不断制造焦虑,贩卖焦虑。都市的年轻人渴望自我实现,但害怕“自己成功的速度赶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这种极易引发共鸣的情感被自媒体敏锐的捕捉到了,贩卖焦虑就成为自媒体谋取利益的手段。

《凌晨三点不回家,成年人的世界是你想不到的心酸》、《00后CEO放狠话:我那上百万投资,你们还在拿死工资打王者荣耀》、《摩拜创始人套现 15 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等10W+的爆款文章随处可见。病毒式的网络传播和互动夸大了年轻人的焦虑感受。

△媒体对00后CEO的大肆宣传放大了人们的焦虑情绪

我们要正视当互联网拉近世界间距离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流量为王”使得自媒体将异于普通人发展经历的人大肆鼓吹,博取眼球。而众人将自身压力映射到此类事件上,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造成认知失调,进而形成对此类事件讽刺、捧杀的舆论氛围,同时加剧了人们的焦虑感

而“画中人”一旦跌落神坛,哪怕被爆出有一丝负面新闻,人们总会站在正确的制高点上,对事情的真相不管不顾,戏说他们昔日崇拜的对象。人们将自身的焦虑移驾给了社会,好像普通才是正确选择,求稳才是王道。

南京大学的汪磊在《网络舆情视阈下社会焦虑的蔓延及其缓解》一文中写道:“中国社会普遍的焦虑情绪弥漫开来,这种不安情绪的郁积表现为弱势心态的泛化蔓延以及社会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失落,而网络技术的生活嵌入,为内隐的焦虑情绪提供了宣泄的出径,生成出网络舆情狂欢的景观。”

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将5岁孩子的简历供入神坛,而是要在网络的舆论洪流之下明确自己的人生观,调整自身面对压力时的心态。

500

结语

美国教育学家哈钦斯曾说:“ 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 知著君认为,这里的自我教育不仅是学习技能,更重要的是永远都不放弃对内心的审视

无论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愿我们都能像高晓松说的那样:“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

END

参考资料

搜狐教育:中产阶级育儿五大鄙视链, 看看你在第几层?http://www.sohu.com/a/156186040_481704

2017年中国家庭教育白皮书

汪磊. 网络舆情视阈下社会焦虑的蔓延及其缓解[D]. 南京大学, 2014.

栾心怡.“贩卖焦虑”现象背后的传播机制[J].青年记者, 2018.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