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数据公布在即!广东重庆南京把流量之争推向高潮

500

  文丨西部菌

  “五一”假期结束。照例,城市流量话题又引发高度关注。

  在接待游客数量、地铁流量、航空流量等多个方面,相关榜单都密集出炉。可以说,流量之争,已成为当前城市竞争的一个最显性的指标。

  哪怕是这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的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的瞒“豹”事件,也被指相关方面的出发点是“为五一流量”。

  相较于节日期间即时性流量的比拼,还有一种流量,对于城市来讲,更是贯穿始终的竞争对象。

  最近几天,就有几则代表性新闻值得关注。

  首先,是一则重磅消息的预告。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消息,国新办定于2021年5月11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

500

  其次,是与此相关的多则地方动态消息。

  比如,5月9日晚,南京为全市26.3万2021届大学毕业生举办了一场隆重的毕业典礼。

  南京主官在典礼上寄语毕业生——你们是南京“最想留住的幸运”。并发出来自大南京的邀请——与宁同行,追逐梦想。

  再比如,5月10日,长沙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提出“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此外,有消息称, 过去两年间,广东在教育方面不断发力,仅在大湾区,就有接近30个大学、学院、研究生院、新校区建设推进。

  而再往前推,五一前夕,入驻两江协同创新区的“双一流”高校研发机构——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正式揭牌。

  如果说即将公布的人口数据,将决定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城市人才竞争总的天花板,那么,以广东、南京、重庆、长沙等城市为代表的建大学、留大学生、留人才的举动,则预示着,继放松落户后,城市的人才(人口)竞争正在向一个更激烈、更高维度的阶段升级。

  01

  城市对人才的竞争其实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流动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从乡村到城市,从内陆到沿海。近些年来,随着产业转移和内陆地区的崛起,人口由沿海向内地回流的现象也同时出现。

  而这几年,城市间的“抢人大战”,成为影响人口流向的一个重要变量因素。其主要手段便是降低落户门槛。这个手段,几乎所有城市都可以用,也可以说是最“偷懒”的方式。

  但是,当落户门槛对人口进入城市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城市对人口的争夺,必然需要有更高级的手段。

  这其中,高等教育资源或是最能够反映一座城市抢人、留人实力的指标之一。

  所以,我们看到,近几年多个省份和城市都高调开启了“建大学潮”——通过新建大学、合作办学、引进分校与科研机构等多种方式,增加所在地方的高等教育资源。

5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以广东为例,近两年间就有接近30个大学、学院、研究生院、新校区建设推进,可以说把经济第一大省在高等教育补课上的野心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中,高等教育实力与经济实力严重不匹配的深圳,尤其着急。据悉,目前深圳引进的顶级高校资源规模已经非常庞大,仅985大学在深圳组建的分校和研究院就已超过30个。

  此外,与“南深圳”遥相呼应的,还有“北青岛”。此前,青岛曾提出目标,到2020年,在青高等教育机构(含军事院校)总数由25所增加至50所以上。

  另一个在高等教育上悄悄发力的城市,是重庆。

  2017年,重庆明确提出,到2020年力争引进国内外100所以上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以多种模式落户重庆。

  目前,这份不断延长的名单已经让人非常惊叹了:

500

  图表来源:软科

  今年初,重庆教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还提出,将力争2021年重庆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的高校和学科数量翻一番,第五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数量翻一番。

  而除了广东、青岛、重庆等地,在“抢大学”这条赛道上涌现出的积极选手,至少还有杭州、宁波、苏州、郑州等多座城市。

  02

  “抢大学”为何会变得如此重要?

  这里面有着诸多原因。

  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主要依赖于城市的行政等级。但在市场经济时代,一批新兴城市在经济上脱颖而出,自然有动力和实力去谋求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更匹配的高等教育资源。

500

  来源:搜狐城市

  典型如深圳。

  除此之外,还有几点现实背景值得注意。

  一是,人才、人口的竞争进入存量时代,一个有丰富高等教育资源的城市,首先就在人才竞争上赢在了起跑线。

  或许有人会说,有了好的大学,并不能留住人才。典型如近些年明显遭遇人才流失危机的兰州。但问题在于,没有好的大学,兰州可能连谈论这个话题的资格都没有。

  所以,丰富而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永远是城市在人才竞争上的一个重型武器。并且,随着人口跨省流动的降温,未来这一点会体现得更明显。

500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这方面,GDP第一省的广东就是一个非常具有说服力的例子。按说,论对人口的综合吸引力,广东在全国可以说是无出其右了。但是,这并没有削弱广东在建大学上的积极性。

  原因何在?除了广东对人才的需求旺盛,以及有足够的财力去支撑高等教育的扩张。更重要的原因还是,要继续维持自身在人才、人口上的活力和吸引力,就必须建立更牢固的“护城河”。

  一个数据可以说明。根据今年3月公布的《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初步成果,未来15年,广东将继续增加约2000万人。如此大的人口增量靠什么来支撑?除了既有的优势,当然还离不开更多高校的引人、留人。

  相较其他方式,高等教育留人,尤其对于吸引年轻人口有着直接帮助。而这部分人口又将是“人口再生产”的关键资源。所以,其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二是,高等教育资源决定了一个地方的未来发展上限,而经济发展水平又反过来将影响一个地方的人口吸引力。

  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未来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提高到8%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超过 17%……

  要实现上述目标,没有足够的科教平台和资源的支撑,没有人才的支持,注定是奢望。

  可以说,输了人才这一关,一个地方就很可能“步步输”。

  03

  当然,对于一些地方和城市来说,要增强高等教育资源在人才流量竞争上的优势,更多则要在提高留人能力上发力。

  前面说到的兰州如此;过去几年启动“大学生留汉工程”,争取每年新增留汉大学生10万人的武汉如此;这一次向全市毕业生发出邀请的南京也是如此。

  这些城市本身有着较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但相较于高等教育资源本身的厚度,在人才留存上的表现,明显有待增强。

  以南京为例。尽管近一两年南京的GDP排名已跻身全国前十,但是在过去几年的“抢人大战”中,南京的存在感并不高。

  如2019年,南京的常住人口增量仅有6万左右,被一批二线城市拉开了明显差距。

500

  这次南京主官向全体毕业生发出邀请,是继降低落户门槛后的又一次象征性举动。并且还提出整合优化各类政策,推出“紫金山英才宁聚计划”,为留宁大学生在落户、租房、购房等方面提供一系列政策支持。

  虽然说,这些政策此前一些城市也推出过,但对于一向“低调”的南京来说,主官亲自出马留人,突破性不言而喻,也可以说是把城市抢人、留人的门槛,拉到一个新的高度。

  疯狂建大学、抢大学也好,不遗余力留人也罢,都在顺应一个愈发清晰的城市竞争常识。那就是,对人才的争夺,已经成为城市竞争最基础的一环,能够保持淡定的城市已经越来越少。

  并且,随着最新人口数据的公布,相信这一进程势必进一步加快。留给一些城市的时间,真的已经不多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