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出生人数持续下降

来源: 社科院经济所

500

一、日美等国出生人数锐减

  美国出生人数创新低  人口增长钝化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5月5日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出生人数比上年减少4%,连续6年下降,同时也创出1979年以来、时隔约39年的最低水平。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出生人数进一步减少。这有可能对拉动世界经济的美国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2020年美国的出生人数为3605201人。以金融危机导致经济低迷之前的2007年为顶峰,基本上持续下降。2014年一度反弹,但之后维持年均2%的减少。

  显示每名女性一生中生育孩子数量的总和生育率降至1.64,创出历史最低。自2007年以来,始终低于被认为维持人口所需的2.1。按各年龄段的出生率来看,15-44岁的各年龄段均出现减少。20-24岁减少6%,25-29岁减少4%,分别创出历史最低水平。1985年至2019年基本上年均增加3%的40-44岁也减少2%。

  关于出生婴儿减少的背景,有观点指出女性进入社会和晩婚化。还存在年轻阶层的收入减少、学费负担增加导致对结婚和生育感到犹豫的倾向。受新冠疫情影响,夫妻因疾病和金钱方面担忧而搁置生育的影响也在局部显现。2020年12月的出生人数比上年同月减少8%。新冠疫情影响全面显现的2021年的出生人数有可能进一步减少。

  此前美国的出生人数与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同样持续减少,但由于移民流入,人口持续增长。不过,目前移民的流入也在放缓。202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人口增速与10年前相比仅增长7.4%,创出1940年启动调查以来的最低水平。

  美国人口普查局4月26日公布的2020年美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支撑美国竞争优势的“人口增长”基础显露出动摇迹象。美国人口增速处于较低水平,仅次于跨越全球大萧条时期的1940年人口普查(1930年至1940年间)。这将左右2022年以后的选举情况,也会对中美之间的主导权争夺产生影响。

  目前美国人口约为33145万人,相比10年前的上次普查增长了7.4%。增速为仅次于1940年普查(比10年前增加7.3%)的历史第二低。人口增长缓慢的背景在于,白人群体老龄化,出生数量减少,而且移民流入也在缩减。

  到21世纪中叶,白人数量将降至美国人口的一半以下。对白人变成少数派的担忧催生了主张强硬移民限制政策的特朗普前政府。美国人口之前随着接受移民而稳定增长,社会的多样性和年轻化催生了新发展,如今这种竞争力的基础受到侵蚀。

  据联合国统计,美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约占总体的16%。虽然低于老年人口比例接近3成的日本和占比20%左右的其他发达国家,但近10年来总和生育率(每名女性一生中生育孩子的平均数)低于2,这一数字需要保持在2以上才能维持目前的人口数。而且新冠疫情正在冲击年轻人的就业岗位,出生人数有可能下降。人口断层将会加大可持续发展的难度。

  从目前的出生人数来看,法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也出现锐减。疫情在多大程度上产生影响仍是未知数,但如果加剧少子化趋势,将给世界的可持续经济增长带来逆风。

日本出生人数连续5年创新低

  日本厚生劳动省2021年2月22日发布的人口动态统计速报显示,2020年的出生人数比上年减少2.9%,降至872683人,连续5年创历史新低。结婚数减少12.7%,降至53万7583对,减幅为自1950年起、70年来的最大。有分析认为,新冠疫情导致结婚时间延后也是原因之一。

  出生人数的减幅较2019年的5.5%(速报值)有所收窄。2019年由于改元后的“令和婚”等原因,结婚人数略有上升,这似乎是抑制2020年出生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2020年的结婚数因疫情大幅减少,这将对2021年以后的出生人数产生影响,少子化的加速可能会超过预期。

  出生人数减少的基调没有发生变化。与速报值跌破100万人的2017年相比,2020年减少了1成以上。按都道府县来看,出生人数超过上年的只有冲绳、福井两县。

  据日经新闻报道,日本的少子化正在以超预期的速度加剧。不结婚的人增加和晩婚化叠加,再加上因新冠疫情扩大而避免怀孕的趋势,日本2021年的年出生人数低于80万人的估算已经出现。如果成为现实,少子化将比官方的推算提前10年以上,这将加剧日本的人口减少。适龄劳动者支撑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将不得不进一步推进改革。

  以全年接生婴儿2500人以上的爱和医院为例,前来确认怀孕等的初诊患者2020年4-11月比2019年同期减少约5%,预产期为2021年1-2月的人比2020年减少2成。据称这是几乎没有经历过的下滑,院方认为“或许是新冠疫情导致人们避免怀孕”。

  日本国立成育医疗研究中心2021年1-2月的分娩预约同样出现下滑,3月以后也复苏迟缓。该机构的副院长左合治彦表示,“看不透前景,或许是经济不安等导致人们对怀孕感到犹豫”,对少子化的加速感到担忧。

  从统计来看,怀孕女性的减少也显而易见。日本厚生劳动省12月24日发布的1-10月怀孕申报件数比上年同期减少5.1%。5月比上年同月减少17.6%,在4月发布紧急事态宣言后明显下滑。按地区来看,4月到10月,东京都的怀孕申报减少9.1%,北海道减少8.1%减,大阪府减少7.6%,新冠感染人数较多的地区的怀孕明显减少。

  日本综合研究所的高级主任研究员藤波匠根据怀孕申报等进行估算发现,日本2020年的出生人数为84.8万人,2021年降至79.2万人。与跌破100万人的2016年相比迅速减少,将比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2017年提出的最新推算提前12年跌破80万人。日本的出生人数和二战后第1次婴儿潮时期相比降至1/3。

  结婚数正在减少也是消极因素。日本厚生劳动省的人口动态统计显示,结婚数按2020年1-10月的快报值计算为42.4万件,比上年同期减少13%以上。藤波表示担忧称,“不婚化有可能在中长期带来出生人数的减少”。

  如果少子化加剧,已进入减少局面的日本人口将进一步萎缩。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的副主任经济学家星野卓也根据目前的出生状况进行估算,日本的人口到2049年将跌破1亿人。与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的推算相比提前4年。在今后短短30年里,日本人口将减少2500万人以上,这一数字接近2个现在东京都的人数,成为人口超级减少的时代。

  星野指出,“如果在家办公等浸透、外出减少,邂逅的机会也将减少”。他认为由于社会的变化,出生和结婚数的减少倾向有可能无法遏制,表示“在新冠疫情结束后,需要采取让出生和结婚数恢复正常的措施”。

  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由适龄劳动者支撑老年人的机制。日本政府自2018年倡导抑制代际负担偏差的“全世代型社会保障改革”,但如果年轻人口比预期更快减少,改革将跟不上需要。如果养老金的支付额减少和医疗费负担增大等问题进一步波及年轻一代,将陷入经济不安等导致人们对结婚和生育更为犹豫的恶性循环。

全球出生人数因疫情锐减

  据日经新闻报道,全球出生人数正在锐减。据分析,新冠疫情导致人们对经济情况和未来的不安加强,在疫情对生育的影响显现出来的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多个国家的出生人数下降10-20%。如果这种趋势在全世界确定下来,将成为可持续增长的绊脚石。

  在欧洲最初成为疫情扩大中心的意大利,2020年12月的出生人数同比减少22%。西班牙和法国2021年1月的出生人数分别减少20%、13%。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INSEE)的数据显示,法国出生人数创出1975年以来的最大降幅。

  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的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很多夫妻都对生孩子感到犹豫”。其背景是新冠疫情的扩大。似乎很多夫妻都对前往住院新冠患者较多的医院生孩子感到不安。

  应该成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美国也面临出生人数的危机。美国整体的数据尚未出炉,发布月度数据的美国康涅狄格州的2021年1月出生人数同比减少14%。

  据英国调查公司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预计,2021年美国人口增长率将放缓至同比增长0.2%。这是西班牙流感导致减少0.1%的191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新冠疫情和特朗普前政权的移民抑制政策产生影响。

  中国大陆尚未公布最新统计数据,香港1月的出生人数同比减少56%,台湾减少23%。韩国减少6.3%,亚洲多地的出生人数减少。

  上述一系列趋势有可能进一步拉低疫情前已在发展的少子化。以发达国家为中心,显示1名女性一生中生育孩子的数量的总和生育率持续下降,2000-2005年平均为2.65,到2019年降至2.5。有分析认为,如果总和生育率低于2.1,则人口将不断减少,各国一直受到少子化的困扰。

  过去在战争、经济危机和灾害后曾出现婴儿潮,但如今存在出生人数并不会在疫情后反弹的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显示,全球参加工作的18-29岁人口当中,有17.4%因疫情而失业或停业。疫情对年轻人就业的打击更为严重,变异病毒的感染也在持续,对未来的不安并未消除。

  日本的少子化也将进一步加剧。1月的出生人数同比减少14%,降至6万3742人。日本国立成育医疗研究中心的1月分娩数为126件,同比减少约3成。今后的分娩预约也较少,该中心表示“2021年整体有可能比往年减少近10%”。

  从日本9成以上的孕妇会提交的怀孕申报件数来看,2020年1-10月同比减少5.1%。2020年4月日本全国发布紧急事态宣言之后下滑明显。疫情还导致结婚人数大幅减少。有民间估算显示,2021年日本全年出生人数(不含外国人)将低于80万人。

  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的主任经济学家星野卓也分析称,如果维持目前的出生情况,日本人口到2049年将低于1亿人。这比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的推算要早4年。星野表示,“随着人口减少速度加快,增长率下降和财政及社会保障受到的影响令人担忧”。

  另外,经济的数字化为14亿人口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竞争优势,中国可以迅速收集到与经济价值直接相关的信息“数量”,包括让人工智能(AI)学习的数据等。不过,由于过去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老龄化程度迅速提高,预计到2030年代人口将转为减少。

  但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已经在持续减少,情况比美国更为严峻。如果说美国人口政策上的课题是移民问题,那么对中国来说,老龄化和人口减少将带来沉重压力。这些问题都没有解决的特效药。中美两国的劳动力投入量都在放缓,要想在长期竞争中取胜,前提是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二、如何应对少子化和老龄化

  世界各地促生育叠出新招

  由于出生人数随着新冠疫情蔓延而急剧减少,一些国家和地区紧急出台鼓励政策。意大利决定向育儿家庭提供新补贴。新加坡则对育有子女的家庭增加补贴额。少子老龄化和人口减少有可能会导致增长潜力下降,各国纷纷加紧制定对策。

  在欧洲国家中,出生人数下滑尤为明显的是意大利。意大利决定自2021年7月起为每个孩子每月提供250欧元(约合人民币1950元)的补贴,从怀孕7个月到孩子21岁,提供优厚补贴。2020年意大利的死亡人数达到约75万人,是出生人数的近两倍,2020年12月的出生人数也同比大幅减少21.6%。

  “今天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这是一个能够为公共利益团结起来的政治信号”,意大利公平机遇和家庭部长艾莲娜·博内蒂3月30日在推特上自豪地表示。

  联合国的数据显示,在意大利人口中,65岁以上群体所占的比例仅次于日本,位居世界第2位。如果疫情导致少子化进程加快,养老金等社会保障政策将不得不进一步作出调整。

  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开始为恢复出生人数作出努力。新加坡设有积攒育儿资金的专用账户制度,自2021年起,对二孩账户的补贴额最高达到9000新加坡元(约合43900元),是原来的1.5倍。新加坡采用生育孩子越多政府补助越高的机制,第五个孩子以后最高可补贴1万8000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87800元)。其目的是在经济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缓解对育儿造成障碍的金钱方面的不安。

  台湾此前就开始推进少子化对策,今后将充实育儿津贴等。到8月,将把为3岁以下婴儿请保姆时的补贴由现在的每月6000台币(约合人民币1380元)提高到7000台币(约合人民币1610元)。从2022年8月起,将进一步增至8500台币(约合人民币1955元)。

  韩国也将从2022年开始实施生育时一次性补贴2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1620元)以及在孩子满1岁前每月补贴3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740元)的制度。台湾和韩国都出现了出生人数低于死亡人数的“人口自然减少”,疫情下出生人数的减少进一步凸显出少子化对策的重要性。

  日本的情况如何呢?日本虽已预想到疫情下出生人数会大大减少,但促进人口恢复的措施较为迟缓。日本政府采取了扩充使用派遣型保姆服务的补助、对给孕妇提供带薪假的企业予以补贴等措施,一直被指责“规模小”(日本经济官厅官员)。

  另一方面,日本也有地方政府率先制定扶持政策。东京都制定了2022年度之前生育的家庭每个孩子可以领取价值1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970元)的育儿用品和服务的扶持政策。

  在过去西班牙流感等传染病流行时,发生过疫情过去后出现婴儿潮的情况。此次的新冠疫情下,也有报道称已控制住疫情的新西兰出现了婴儿潮。不过,此次疫情发生在以发达国家为中心早已开始少子化的背景下,并且很可能会长期存在。经济前景难以预测,出生人数能否恢复也不确定。

  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田中理指出“从长期的人口动态来看,针对生产和育儿的扶持政策在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要”。在新冠疫情下,各国加快财政出动,而疫情结束后将面临财政重建和用来克服少子化的社会保障费用两个方面的课题。

日本少子化背景下如何解决劳动人口短缺

  在新冠疫情下,日本的结婚人数正在悄然减少。日经新闻记者原田亮介预计,2021年出生人数大幅减少的可能性很大。劳动力日益短缺的现实正在推动日本打造能一直工作到70多岁的社会。

  日本厚生劳动省已取消每年年底发布的当年出生人数推算。这是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导致推算变得困难。尽管日本2019年的结婚因“令和婚”而增加,但2020年1-10月的出生人数仍比2019年同期减少2.3%,2020全年预计少于2019年(86万人)。

  新冠疫情本身的影响2021年将开始全面显现。2020年1-10月,日本的结婚件数出现13.3%的下滑。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的首席经济学家熊野英生根据自主的推算认为,“日本2021年的出生人数为77.8万人”。出生人数的减少是日本乃至全世界的现象。

  日本的未来人口预测是依据5年一度的人口普查来推算,截至目前的最新数据发布于2017年。此前预测出生人数跌破80万人应该是2033年,但提前12年的可能性很高。

  如果新冠疫情平息,日本的出生人数也有可能恢复。不过,如果仅仅是不举行婚礼或推迟提交婚姻申请,或许疫情过后状况可以改善。但野村综合研究所的高级顾问武田佳奈表示,“因新冠疫情而面临离职和收入减少的人多为20多岁和30多岁,从经济方面考虑,难以具备结婚和生育的条件”。通过雷曼危机等过去的经验,就业问题导致结婚数和出生率降低是显而易见的。

  80万这一出生人数仅为日本人口出生高峰时期的一半至1/3以下水平。日本的“团块世代”(1947-1949年出生人群)出生时,每年出生近270万人。现在45岁-49岁的“团块次世代”(1971-1974年出生人群)出生时,也是各年出生约200万人。

  2021年出生的孩子将在2050年迎来精力充沛的时期。日本的未来人口预测显示,届时65岁以上群体占日本总人口的比率(老年人口比率)接近4成。新冠疫情让日本的老年人比率加速上升,这种趋势或许不会逆转。

  但不应因悲观而陷入思考停止。这是因为,老年人口比率与现实状况存在很大差距,日本工作中的老年人被忽视。

  全世代型社会保障研讨会议的成员、日本私立学校振兴与共济事业团理事长清家笃表示,“劳动年龄人口这个说法不应继续使用”,并进行了说明。

  所谓“劳动年龄人口”指的是15岁至64岁的人口。日本把15岁以上具有工作意愿的人称为“劳动人口”。15-24岁的劳动人口合计为603万人,65岁以上群体为907万人。但是,日本的65岁以上群体也在为生产带来巨大贡献,这与“并非劳动年龄、属于被扶助一方”的形象大相径庭。

  日本男性的健康寿命延长至72岁,女性达到75岁。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的副所长林玲子表示,“在长寿化等社会环境变化的背景下,劳动年龄人口的定义正变得多样化”。

  联合国2019年发布的《世界老龄化2019》的估算显示,如果把平均寿命减掉最后15年(接近健康寿命的年龄)定为“劳动人口”,与韩国和意大利相比,日本的“扶助方”和“被扶助方”的扭曲更小。日本绝非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

  痴呆症专家、研究金融老年学的京都府立医科大学教授成本迅表示,“即使是90多岁,无论从身体上看还是认知能力上看,精力充沛的人都正在增加”。认为如果发展为能持续工作的社会,老年人拥有的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有望提高。

  日本老年学会等2017年提出了新定义,把65-74岁定为“准老年人”、75-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超老年人”。老年人的健康状态等不同,难以一概而论。但如果着眼于30年后,日本成为能工作到70多岁的社会绝非梦话。

  不过,这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实现。日本把退休延迟到65岁之后的下一步该如何做呢?在数字化等变化剧烈的时代,在一家企业一直工作到退休的方式不可能始终持续。需要具有较早应对第二人生的机制,以及调整如果到高龄后继续工作会在养老金和税金方面面临不利的现行制度。

  当然,还需要更加强有力的少子化对策。日本政府已决定加强对不孕治疗的补贴。日本全年有超过5万名婴儿通过体外受精出生,占到出生人数的1/16。借助补贴措施等,期待增加到目前2倍的10万人。

  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老化机制的大卫·辛克莱(David Sinclair)教授在最近的著作《Lifespan》一书中表示,“非常期待如今在地球上生活的人的大部分活到100岁。很多人可能在健康状态下到达目前被视为寿命上限的120岁”。其最近在英国《自然》杂志的电子版发布实验结果称,恢复了老鼠因衰老而下降的视力。

日本等国少子化对策的经验和教训

  日本已持续出现少子化倾向。根据已公布的数据,2019年的合计特殊出生率(即“总和生育率”,表示每位女性一生中所生孩子的平均数)为1.36,连续4年下降,跌至12年来的最低水平。2019年出生人口为86万人,跌破90万人的时间早于预测,甚至出现了“86万冲击”的说法。

  虽然日本政府并没有袖手旁观,但应对新冠疫情让政策的优先顺序发生变化。日本政府2020年7月17日在内阁会议上通过了经济财政运营与改革基本方针(骨太方针)。少子化本来应该是当年经济财政咨询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日本政府原本要根据题为“推进根本性少子化对策”的民间议员报告进行讨论,正在此时局面发生了变化。骨太方针作出了专注于疫情防控的决定,少子化则列入最后一章《实现“新日常”》的一部分。

  而且,2020年还赶上了代表日本中长期对策方针的《少子化社会对策大纲》5年一次的修订。虽然大纲中列入了很多措施,但为其提供支持的财政来源的讨论却停滞不前。

  东京大学成长保育实践政策学中心自2020年4月底起用两周时间,向学龄前儿童的监护人调查了疫情对生活的影响。结果显示,有6成监护人处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接受抑郁症检查的状态。

  对孩子的成长和收入减少等的强烈担忧与监护人的精神压力有关。日本有很多声音表示难以兼顾居家办公和育儿。东京大学准教授野泽祥子表示,“为了避免疫情防控给育儿和孩子的成长带来风险,需要保持平衡。社会和企业应该考虑相关对策,让包括育儿家庭在内的部分人免受影响”。

  少子化可以说是发达国家的共同烦恼。出生率随着女性进入职场而降低,部分国家通过创造男女都能兼顾工作和家庭环境以及对育儿家庭提供经济方面的援助,使出生率得以回升。

  过去和日本一样出生率长期低下的德国也呈现出回升趋势。近年来出生率保持在1.5水平。德国2013年开始为所有1岁以上儿童提供保育保障,还致力于帮助人们兼顾工作和育儿,比如促进父亲休育儿假等。

  日本的少子化对策的起点要追溯到30年前。1990年,日本发生了上年出生率跌至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的“1.57冲击”。之后,泡沫经济崩溃。日本政府开始致力于经济和老龄化问题,没能采取大胆的少子化对策,时间就这样流逝。

  育儿孤立无援、难以兼顾育儿和工作、就业不稳定,疫情凸显出的这些担忧与日本政府迄今为止的少子化对策的根本性弱点相重合。政治无法消除育儿家庭和打算今后组建家庭的年轻一代的担忧,少子化也是这种情况造成的后果。不受危机影响,重新审视失去的30年,才是为摆脱“86万冲击”迈出的第一步。

  日经新闻编辑委员村山宏认为,关于少子化对策,微调是大忌。根据日本和韩国的经验可以这样说。1980年代日本的年出生人数徘徊在130万人以上,但到1989年迅速降至124万人。当时是泡沫经济的顶峰时期,人口减少导致的增长率下降没有被意识到,结果对策陷于被动。

  日本的出生人数2017年降至94万人,总生育率仅为约1.4。韩国的出生人数上世纪90年代曾超过60万人,但2002年跌破50万人。总生育率从2000年的1.47、2001年的1.30降至2002年的1.17。2017年的出生人数为35万人,总生育率降至1.05。如果日本和韩国在出生率下降变得显著的最初10年采取大规模的少子化对策,结果或许就将有所不同。

日本探讨改进工作制度提高竞争力

  据日经新闻报道,近期,日本政府和自民党内部出现了引入“每周休息3天”工作制的意见。考虑到日本国内少子老龄化进程加快,相关方面希望推动包括兼顾育儿和照顾老人等在内的多样化的劳动方式。背后也存在新冠疫情使得远程办公普及等工作环境的变化这一因素。不过,相关制度不能只停留在单纯增加休息日,而是要对时间管理型的日本传统雇用体系加以改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能否实现这方面的制度设计将受到关注。

  比起工作内容和成果,日本企业往往更重视工作时间,这种企业文化扎根已久。目前大半日本的企业实行“周休2天”工作制也并不是出于法律方面规定,而是遵从日本社会一律都采用这种制度的一种表现。周休3天工作制本身可以通过劳资双方通过协商等灵活引入。因此,更重要的问题是通过更改制度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日本政府经济财政咨询会议4月13日讨论了促使人才转向高增长领域的方案。议题之一就是周休3天工作制。设想将这种制度活用于在研究生院等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再学习。将朝着将其列入日本经济财政运营与改革基本方针(骨太方针)的方向展开协调。

  日本执政党也在推进引入相关制度方面态度积极。自民党的一亿总活跃推进本部1月公布了试行方案,表示将“广泛引入”申请者可选择周休3天的制度。最早将于4月内汇总相关建议。

  背景是日本存在劳动力缩减这一结构性问题。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1995年达到8700万人的峰值以后不断减少,预计2030年将会跌破7000万。日本需要创造一个能让整个社会提高生产效率的环境。

  日本还要被迫应对疫情下的经济结构变化。按照远程办公等不受时间和场所约束的劳动方式进行相应的人事考评将成为日本面临的课题。

  日本以外国家方面,新西兰总理阿德恩(Jacinda Ardern)曾于2020年5月呼吁引进周休3天的工作制度。大型食品和日用品厂商英国联合利华2020年12月已经在新西兰员工中开始试点。试点期限为1年。不调整工资水平。如果确认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等,则考虑向其他地区推广。

  德国网络广告商AWIN于2021年1月开始引进相关制度。随着新冠疫情下居家办公普及,该公司于2020年就尝试引进了每周工作4.5天的制度,结果发现生产效率提高。英国雷丁大学(University of Reading)2019年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引进周休3天(每周工作4天)工作制度的英国企业中,64%回答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日本国内企业中也有开始实行周休3天的例子。日本瑞穗金融集团从2020年12月开始,在包括银行在内的五家下属企业中引进了每周休3-4天的工作制。对象为约4万5千名员工,如果以家庭护理及升入研究生院等为目的提出申请,则可以获批。周休3天的情况下,工资是平时的8成。

  如何确定薪资取决于制度设计。从事系统开发的日本企业Encourage Technologies决定从4月起,可在每周1-3天的范围内选择假期。通过在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保持固定劳动时间不变,从而维持工资水平不变。

  重要的不是增加休假本身,而是通过制度改革提高生产效率及改善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大型水处理企业METAWATER从2019年开始可以选择每周休息3天。但利用这一制度的员工不到总人数的1-2成。原因是随着居家办公的普及,即使不选择周休3天,也更容易兼顾工作和家庭。

  截至2020年,每周设定3天以上假期的日本国内企业占8.3%,比2016年增加了2.5个百分点。日本综合研究所副理事长山田久指出“企业在调整人事和管理制度之后,需要在员工们心中渗透制度的本质”。

  另外,日本政府正在加快获得精通数字化转型(DX)的人才,给出1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0.44万元)年薪和灵活的工作方式等前所未有的优厚待遇。受新冠疫情影响,日本应对数字化迟缓的问题浮出水面,加强充分利用IT的公共服务和提高效率成为当务之急。一方面,民营企业也在积极招聘有能力的人才,政府和企业有可能发生激烈的人才争夺战。

  “招聘数字化转型推进业务设计师”,运营招聘网站的BizReach在1月发布了招聘广告,给出约1000万日元年薪。招聘单位是日本金融厅。日本金融厅在2021年度内计划把约1800种申请全部实现在线化,5-6人的招聘名额吸引了数百人应聘。金融厅将提供高于日本国家公务员平均薪资(每月约4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42万元)的收入来吸引高端人才。

  日本还将于2021年9月成立数字厅,正在迅速完善体制。数字厅也以每周工作3天等灵活的工作方式为卖点,公开招募职员。约有1400人应聘,达到定员的40倍。数字厅也将讨论提供千万日元以上的年薪。

  日本内阁府在2020年度的经济财政报告中指出,“缺乏数字创新所需的人才”,强调了政府部门确保人才的必要性。日本政府需要推进数字化的领域很多,例如应对线上办公等。把数据技术的进步应用于长期预测和提高业务效率的可能性也在扩大。

  但日本的民营企业也在为获得人才而竞相提升待遇,不少企业给出数千万日元年薪。大型IT企业SCSK于2020年在一部分职位引进了提供3000万日元以上年薪的制度。此外,运营的优衣库迅销针对精通数据分析技术的人才进行社会招聘时,最高给出了2000万日元年薪,还将根据能力讨论进一步增加。

  日本原本就非常担心IT人才短缺,经济产业省2019年发布的预测显示,到2030年最多缺乏79万人。三菱日联摩根士丹利证券的宫崎浩表示,“以新冠疫情扩大为契机,IT投资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着眼于未来的企业正在加快确保人才”,预测人才争夺战将日益激烈。

  大型IT企业的主力员工表示,“如果考虑待遇和职业发展,民营企业更有吸引力,所以不会产生想跳槽到政府部门的想法”。急于吸引民间人才的日本政府部门也表示,“如果工作没有价值,在招聘后人才将迅速回流到民间”。日本数字厅和金融厅在刚开始招聘时出现了较高的求职倍率,但从人才的质和量两方面来看,未必能实现顺利聘用和长期扎根。

  NTT数据经营研究所的三谷庆一郎指出,“不仅要提升数字化转型人才的待遇,是否具备能发挥能力的舞台和提升技能的机会也很重要”。在日本,政府和民营企业之间的人才交流原本就很少,缺乏民间人才借助在政府任职的经验实现资历提升的案例。能够升到事务次官和局长级别的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考上公务员的人,而在民营企业积累经验之后再进入政府,在政府内部的地位和薪资上升幅度也可能受限。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