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生育率无法解决,不如躺平

这段时间讨论人口的问题日渐增多,很多人要求大多数人是借着“讨论人口问题”,而要求“加大福利”,例如“幼儿园免费”之类的,其实这个想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加大福利”不是一个可讨论的,加大福利就是应该的,不管生育率增多还是生育率减少,只要有钱就应该补贴基层,只是要在财政和福利上取得一个平衡而已,幼儿园免费,生育补贴之类的完全不是问题,且本身就应该这么做,做这个是和财政是否能够承受挂钩的,这一点和“人口问题”没有关系。

这道理就跟“取消农业税”和“对农业进行补贴”一样,不是因为今天种地的农民少了所以要取消农业税,而是因为本身就应该取消农业税,只是因为过去一直达不到条件,当时机成熟后,2006年取消农业税就水到渠成了,此后逐项包括对农村的基础建设,“彩电下乡”,“汽车下乡”之类的政策都是补贴农村。

对农村补贴是应该的,和“种地农民少了还是多了”没有关系。

但是不要指望“加大福利”就可以解决人口问题,尚若如此,生育率问题就不是一个“问题”了,任何一个国家发展起来后都会走福利之路,只是由于国家本身财政约束,多或者少的问题,如果把生育率问题归咎在福利,反而让人产生怠惰心里,认为福利加大了,人们就愿意生娃了,这是要不得的心态。

生育率下降的问题不止是在中国,而是在全世界都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解决的,大部分国家表面上的“解决方案”,看起来好像拉高一点生育率,但是副作用极大,是否能适用于中国,很难讲。

人口下降是和工业化息息相关的

二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一个相对和平时期,世界经济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世界人口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期:1959年世界人口为30亿,到了1999年达到60亿,40年间世界人口翻了1倍。

到新世纪初的2011年底,世界人口又突破70亿,而根据预测,世界人口增长趋势非常可能延续到本世纪末,届时可能突破100亿大关。

这就给人一种幻觉:认为这是生育率升高的缘故,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

根据联合国人口司数据,从1950年代开始世界人口出生率和生育水平一直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相当大:人口出生率由1950年代初的37%,一路下降到2010年的不足20%,下降幅度接近50%

其中:发达国家生育率由2.8下降到1.6,发展中国家由6.2下降到2.7,最不发达国家的生育率长期偏高,但是在2010年也从高峰时期的6.5降到4.5。

既然生育率大大下降,那为何全球人口自二战以后还在不停的增长呢?

答案很简单:婴儿死亡率下降,婴儿存活率大大上升。

婴儿死亡率下降的有多厉害呢?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的数据,以死亡/1000活产来计算,其中

1950-1955年,各国为:

美国:30.46

俄罗斯:97.45

中国:121.64

德国:50.58

日本:50.07

英国:28.67

印度:165

而到了2005-2010期间,各国婴儿死亡率为:

美国:6.18

俄罗斯:11.31

中国:21.99

德国:3.71

日本:2.62

英国:4.91

印度:52.91

虽然生育率下降的很厉害,但是婴儿死亡率下降的更厉害,在某些更不发达的国家,例如一些非洲国家,生育率下降的不多,但是婴儿存活率大大提高,预计未来非洲人口依然会继续膨胀。

关于为什么生育率下降,根据《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的一篇论文说的很清楚

500

论文名字为《低生育率,社会经济发展和性别平等》

由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工业化现代化,导致了生产力提高,人口城市化,工作方式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

而这些变化推动了下面四点:

市场就业竞争,女性普遍就业,教育需求上升。

生育养育成本上升,教育普及以及观念的转变,子女期望收益下降。

卫生服务普及,社会保障日益健全,生活质量日益提高。

人口健康状况改善,出生预期寿命延长,生育安全性上升。

而这四点的变化,导致了生育观念和生育文化的变革,同时导致了低生育率,人口结构老化,但是人口素质提高。

经济发展推动农业人口聚集到城市,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社会化分工的城市生活方式,再通过市场环境下的就业竞争和城市生活高成本的压力,对生育产生了极大的抑制。

而城市的生活环境,也决定了养育子女的成本远比农村高,这个高还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本身这是全世界都有的问题,但是放在中国,特别突出。

以我为例,我出生于1980年,我是记得我上幼儿园以及小学时候的情况的,今天的孩子们比我当年的条件不知道好多少倍,但是似乎压力更大了,从幼儿园开始,就有了“教育军备竞赛”,普通幼儿园并不是条件差:玩具充足,设施良好,但是更多的家长希望的是“赢在起跑线”,于是所谓的“国际双语幼儿园”就大行其道。

其实包括小学初中都是一样,由于要上一个好一点的小学,几百万的学区房也咬着牙买,问题那些所谓的“好小学”就那么几所,总有可以上的,有不能上的,整个教育就变成了零和博弈。

另外,就业的压力,女性平权的普及,导致女性不愿意生育,而社会保障的逐步完善,使得家庭传统的“养儿防老”被社会养老服务替代。

综合种种因素,生育率是必然的。

所谓“成功稳定生育率”的国家经验,不可取

整个世界的生育率,贫穷的国家生育率高,富裕的国家生育率低,这是一个大趋势,且直接无视掉了文化,宗教之类的因素,连伊朗,沙特之类的国家都不例外,阿联酋更惨,仅为1.41。

有没有富裕国家,且生育率还过得去的?

也不是没有,高收入国家里面,以色列生育率2.93,法国生育率2.04,这算是特别高的了。

中等收入国家,例如马来西亚为2,也算还不错的生育率。

但是这是有代价的。

以色列经验

以色列的高生育率,是以国内的“哈瑞迪”群体为基础的,哈瑞迪犹太人是犹太教正统派中最保守的一支,在13岁至18岁,男孩和女孩分别进入不同的学校修习摩西五经,婚配是由家长或者教会介绍认识,见面不到5次就结婚。

哈瑞迪男子在14岁起每天到宗教学校研读犹太经典,婚后依然如此,且不从事工作,妇女为家庭主妇,教义禁止节育、推崇生养大批孩子,每个家庭约有6~15个孩子。

很显然,这种开社会倒车的群体是不足取的,中国不可能效仿以色列的方式。

法国经验

法国生育率不低,但是法国的生育率是有原因的:

法国在非洲有诸多殖民地,有没有发现现在法国足球队黑人比白人还多?

在法国的族群里面,其中: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的妇女,平均生育率3.5,撒哈拉以南非洲移民生育率为2.91,土耳其移民为3.12,这些移民直接抬高了法国的整体生育率。

另外,法国的生育率还有一个极大的问题:未婚生育,孩子没爹。

根据2019年法国的统计,在法国出生的近753,000名婴儿中,有61%是未婚父母所生,也就是一半以上的法国婴儿处于一种不确定的家庭环境中。

由于家庭不稳定,大量的儿童实际上是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这种问题不仅仅出现在法国,且正在全世界蔓延,只是法国表现的特别明显。

就算是法国大量引来异族移民,其实对于解决生育率帮助也不大,这些从非洲以及其他地方移民过来的人,只要再经过一两代人,生育率立即下跌到和本土法国人差不多的水平。

要学么?怎么学?

马来西亚经验

马来西亚生育率稳定在2,看起来还不错,但是要把其中族群拆开来看,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马来西亚有三大族群: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其中华人最为富裕,教育水平也是最高的。

2017年华人总和生育率降低至1.2,华人在各族群中处于最低位。

在人口年龄结构方面,由于出生人数减少和人均预期寿命增加,华人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更高。

马来西亚华人生育率如此之低是有原因的,马来西亚华人城市化率达到90%以上。华人人口增速最慢甚至减速的吉隆坡、霹雳州等,正是马来西亚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区。

1970 —2010 年,华人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从27 岁上升到31 岁,而华人女性初婚年龄则从24 岁上升到27岁。

由于华人人口急剧下降,2018年2月28日,华人组织麻坡桃源俱乐部的主席余仁何出席新春团拜致辞时,指马来西亚华裔人口比率只占总人口约20%。他又认为,这会对当地华人未来的政经文教发展带来很大冲击,“令人担忧”,因此提议让当地华人跟穆斯林一样可以奉行一夫多妻制,扭转当地华人人口比率下降的趋势。

话说,开历史倒车这是解决之道么?

联合国人口司预计到2050年,由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一步推进,世界人口将会进入世代交替,也就是约为2.1左右,如果届时科技还没有发展到一定水平,解决不了繁衍问题,我看下一步不是“中国人口”的问题,而是“人类要如何维持繁衍”的问题。

生育率问题既然解决不了,不如洒脱一点。

来源 | 李建秋的世界

https://mp.weixin.qq.com/s/HNathAEtl_mlfB_X6YO3aQ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