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在坚持“先富带后富”吗

【本文由“大水风”推荐,来自《越早开始像全球工业化发达经济体一样奖励生育,对我们每个人越有利。》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guan_16047358111194

    我觉得奖励生育不如提高生活水平的兜底水平。作为父母,最影响生育心态的倒不是养育个小孩要多少金钱和精力,而是将来小孩的生活水平不能接受。实际上在小孩的养育特别是教育上的投入,也就是为了让小孩将来更可能获得足够好的生活水平。毕竟小孩将来过得太惨了,这个是当爹妈的一辈子的心病,不是奖励生育的那点钱可以补过来的。

我认为更细化的说应该是社会公平,不管穷人富人,他们的孩子都应该能有个相对差距较小的起跑线,并在未来竞争中可以做到相对公平,这可能会比较刺激生育。

我们的问题是,当初的理念是先富带后富,但到了二零二一年的今天,先富起来的人忙着继续滚雪球,而承担了比较少的社会责任,更有甚者,直接赚了钱就移民了,给外国交税,同时继续在中国圈钱,这都是在拉大社会不公。

而且随着教育私有化,医疗私有化的发展,这种不公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有钱人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这直接影响广大底层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我举个我切身体会的例子,我家在长三角这边,公立私立的学校我都读过,在我家乡,县里面或者下面小镇子里面的公立高中已经渐渐竞争不过同地区的私立高中,稍微有点钱的人家,如果自己孩子中考没考好,比起镇子里的高中更愿意花钱把孩子送进当地名声比较好的私立高中,这其实也是种不公的体现,它体现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这种现象。

很多人会说,有钱人获得更好的资源天经地义,不然赚钱为了什么呢?但我觉得在这种基础的医疗,教育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公平,或者说相对公平比有钱人优先更重要,很多穷人家的孩子或者父母,可以接受一年吃不到几口肉,但真的很难接受在急需治疗的时候因为没钱而只能看着亲人的病痛加剧,可以接受吃穿用度没有别人好,但真的很难接受孩子的教育资源天然比别人差。有钱人享受,我觉得天经地义,但基础的一些民生领域,我觉得改善分配结构,可能比刺激它们创造更多经济利益更重要。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