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时,打下一个炮楼有多难?

作者|   山东老司

来源|   历史教师王汉周

500

01

我姥爷是八路,抗日的时候在河北作战,我姥姥是交通员。

其实电影和电视里面反映的抗日战争,也就三分似,剩余九十七分都是逗你玩的。

抗日战争的实际情况,很可能我们永远也无法还原了。

我只能把我知道的一些情况说一下,可能跟大家的想象差的很远。

首先,我们要说炮楼是个什么东西。

500

炮楼大体上是一个以高碉堡为核心的总和防御体系,它的功能很多。

既然叫炮楼,它自然是有一个碉堡做核心工事,这个碉堡一般有三到四层那么高,圆的四角的都有,它的防御能力能抵抗枪弹掷弹筒和装药量少的炮弹,比如迫击炮弹。

以炮楼为核心,周围有一圈围墙,围墙上面有射击工事,圈成一个院子,院子里面修有住人的房子和仓库等等设施。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小型 的城堡一样的设施,一般地势比较高。

再外圈,挖有壕沟,有条件的是水壕,壕沟的内外侧有地雷。

壕沟的外围,是铁丝网或者鹿角这样的障碍物,以至少人无法通过为标准。

这里要说明,大家可能见过马路中间的冬青树丛,有人穿越马路会从树丛中穿过来。

铁丝网和鹿角大约是五米到十米厚的冬青树丛那样的标准。

也就是人根本不可能通过,不要想着拿个钳子剪一下就过去了。

在铁丝网上面有绊发的手榴弹或者地雷。

铁丝网的外侧,是空地,一般二百米周围,不允许有民房,不允许有高棵的庄稼,也就是别想有任何遮蔽物。

500

有的地区,这个圈有几百米大。

相邻两个炮楼之间的距离,以机枪能互相支援为标准,也就是说,如果你攻打其中一个炮楼,你会受到这个炮楼和两侧炮楼的三面射击。

炮楼的驻军,最少的是半个班,最常见的是一个排,一般都配有机枪。

炮楼各个地区都不一样,我说的指河北一带平原的炮楼。

也有简单的,也有更复杂的,也有好几个碉堡成群的,我这里说的是一种常见情况。

炮楼只要把吊桥拽起来,基本上就是古代城堡装备了机枪和掷弹筒的样子,其防御水平还没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棱堡的水平。

炮楼是这样,那么与之作战的八路是什么样呢?

500

02

八路的兵员,主要是当地农民,这些人身体素质差,很多人常年吃不上一顿饱饭,体力差,一般的军事体能训练都没法做到。

需要一个时期的调养,才能做基本的行军和训练。

一般的八路部队,完全没有能够有效攻击炮楼的武器。

不光是没有炮,连炸药都很少有,别说炮楼了,连攻击炮楼周围围墙的能力都没有。

500

早期八路的部队,士兵射击训练的子弹都很少,打靶一般是三发。

这是正规军,我姥爷他们的游击队,情况更差。

姥爷邻村的游击队,七个人,两枝枪,十五发子弹,两枚手榴弹。

很多的抗日武装,武器完全是各种破烂,能把子弹射出去就很不错了,很多武器缺乏保养。

有的枪射击一两发就卡住,绝大多数的游击队员都没有刺刀,也没有接受过正经的射击和刺杀训练。

炮楼是五一大扫荡之后才开始大规模出现的。

500

日伪军以炮楼为依托,控制道路,监视村庄,让八路和抗日武装无法活动。

要想攻打炮楼,必须先冒着三面炮楼的步机枪和掷弹筒的火力通过最少二百米的开阔地。

然后设法破坏掉外围的铁丝网和障碍物,接着排除地雷越过壕沟,再攻破外墙,这时候,才能看见炮楼本尊。

如果弹药无限的情况下,只有机枪和手榴弹的八路,一个大营(就是五个连的营)都不一定能打的下来十五人驻守的炮楼。

八路攻打炮楼,一般是在夜间,作战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小时,以攻击最外侧最孤立的炮楼为主,一旦发现攻不动会立刻撤退。

只要天一亮,周围的日军来增援,想撤都撤不了了。

像我姥爷这样的土八路,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要把炮楼打下来,他们整天琢磨的是怎么让炮楼里面的日伪军没法过日子。

每天晚上,就去炮楼外面喊话。

500

喊话也是很危险的,炮楼里面的日伪军,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也能和很准确的射击。

因为炮楼周围的地形,他们早就都预瞄好了,什么角度什么标尺射中什么地方,基本上都做好训练了,在夜间,听到外面有动静,闭着眼睛一枪,子弹八九不离十。

所以喊话,也得先做好防范,然后宣传一番,动摇敌人的军心,消耗敌人的弹药,消磨敌人的意志,彰显抗日武装的存在。

有地雷的,就埋地雷,埋伏敌人,把屎涂在敌人的围墙上,把死猫死狗仍到炮楼周围让它发臭,给敌人的水井里面搅上大粪,倒进去剪碎了的头发,晚上装鬼装神,喊话,哭,唱歌。

白天抢给炮楼运送给养的大车,给炮楼里面交的米面掺上磨碎了的沙石。

总之,只要能让炮楼里面的敌人不痛快就行。

500

我姥爷他们周围炮楼里的日伪军,基本上整天都在打扫卫生,淘井,挑米里的石头,到各村里面去打村长保长,总之一天也安生不了。

我姥爷五发子弹,打过阻击,消耗三发子弹,拖着一队鬼子在山上转悠了一个白天。

那时的土八路,主要是这种办法作战。

只要你弄不死我,我就不投降,我就坚持跟你干。

有枪就用枪,有刀就用刀,声音,大粪,石块,树枝,都是作战的武器。

所以条件就是这样,连子弹都没有的八路,拿这个土围子一样的炮楼毫无办法,少数打下炮楼的战例,基本上都是用各种计策。

500

03

例如有一个区,民兵打下炮楼,还是白天,就是炮楼里面有一个哨兵是自己人,预先安排他上哨。

然后等炮楼里面吃早饭的时候,这个哨兵把吊桥放下来,民兵直接冲进去。

因为敌人吃饭的时候不带枪,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半小时解决战斗,押着俘虏在炮楼里放了把火就跑了,这是少数成功的例子。

再说两个事情,一是缴获,作战的消耗一般都很大,缴获很少。

我记得有一次听我姥爷说,到日军已经不太行了的后期,集中半个县的民兵武工队和县区武装打了一个歼灭战。

消灭一小队鬼子和伪军,缴获的子弹只有几百发,参战的武装平均每人分不到两发。

第二是土坦克,土坦克这个东西确实是有。

但是效果可不是像电视那样,一般的土坦克就是一个大车。

前面堆上湿的棉被和泥土,起到类似于沙包的作用,最少要堆一米五那么厚的泥土。

中间要掺三层湿棉被,才能勉强的抵挡子弹,机枪的子弹还挡不住。

土坦克最大的作用是能挡住手榴弹的碎片。

一般用土坦克掩护人冲到炮楼围墙的下面,挖掘墙基或者埋设炸药,这时敌人很难用枪打。

都是朝下扔手榴弹,土坦克能对手榴弹的破片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抗日军民同日军作战的方式多到你想想不到,有一个地区,一夜之间把一个村子里面的村民全部转移到山里去了。

白天日军起来一看,全村人都不见了,这里成了无人区。

日军征不到民伕,收不到粮食,吃饭喝水都没有,炮楼存在没有意义了,最后只得撤走。

县里就集中了县大队,三个区的区小队和三十多个村的民兵在路上伏击这队撤退的日军。

有一个山区,日军的炮楼在高处,抗日军民设法把山泉水切断。

日军没水喝,双方相持了几十天,最后日军只好撤走。

到了抗日后期,八路的武器有了改善,河北地区开始出现八路正规军使用平射炮作战,日军的炮楼就不行了。

据说有一个团,一门炮,两百发炮弹打了八十多个炮楼。

500

最后说一句闲话,我姥爷和姥姥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建国,之后参加了西北建设工作,

(看过那个轰的一声爆炸的那个东西,戴墨镜看的那个,你懂的)

他们去世之后骨灰埋葬在了河北当年他们与日寇战斗过的地方。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