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侣并非私人财产

500

文:蔡垒磊

我在后台经常会收到关于“对方手机设了密码,怎么办”之类的提问,刚好昨天又看到很多人热议“情侣相处,如何把握坦诚和隐私的度”,决定就此类问题的角角落落掰扯几句。

男女相处,大抵是世上排名前几的难题,好的模式大致相似,但执行的人不多;而不好的模式,各有各的问题,却被大多数人践行着。

很多人关于模式的认知,并非来源于自行思考、践行和总结,而是来自父母、亲戚的过来人经验,于是终于将过来人的不幸重走一遍。

伴侣在相处过程中舒服与不舒服的差别,关键点大都在以下几处:安全感、边界、尊重、独立、理解。

以第一个问题为例,那些时时刻刻想看到伴侣每一寸秘密的人,和手机设了非共同密码的人,两边的利益有了严格冲突,究竟谁的做法才正确?

这里我们就要先搞清楚一个问题:你的伴侣是谁的?

如果你觉得他是你的私人财产,那么你了解他所有的秘密无可厚非,毕竟他整个人都是你的。真的吗?关于这个问题如果你想不清楚,可以类比父母查看孩子上锁的私人日记行为——孩子是父母的吗?

如果你思来想去之后,觉得他似乎只属于他自己,你跟他只是合作关系,连监护都扯不上,那么他做什么是不是他的自由?

此时你可能会不同意,你觉得你们是利益共同体,万一他有什么损害你利益的行为呢?

我举个例子:如果是公司合伙,很简单,通常只会追求财务公开,没有哪个合伙人会天天去另一个合伙人的微信里找他有没有背叛过公司、有没有配合外人图谋不轨的证据,也没有哪个老板会让骨干员工把微信聊天记录交出来,看看有没有跟竞争对手的公司眉来眼去。

微信聊天记录里是不是可能会有共同利益?当然。那为什么没有人这么做?因为共同利益只是可能,而里面包含了大量的非共同利益却是必定,所以无权这么做。

那为什么在男女情感上,一个人就要为了另一个人想看的东西,而贡献出全部的隐私内容呢?道理是一样的。

以前我回答过一名读者的提问,他说对方老要看他的手机,但他并不想时刻被监控。我的建议是如果你还想继续这段关系,你又没有特别不正常的信息,你就只能主动让对方看,看到对方没兴趣为止,对于这样的伴侣,越是上锁就越容易猜疑。但你内心要明白,你有权上锁,这是你的自由选择权,不是她的。

很巧的是,又有另一位读者很烦恼,说她就是忍不住要看对方手机,明明知道不对,但就是好奇心作祟,忍不住。我的建议是如果你还想继续这段关系,就别看,要么就以正当的理由用他的账号买东西,然后偷偷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但一定不能光明正大地索要,同时你还得承担万一看到什么有可能引起你过度解读的内容,导致比不看到更差的结果。

我的这两个建议看似有矛盾,建议一个给对方看,又建议另一个不能看,其实不矛盾,它只是“应该是怎样”和“你可以怎样”的差别。

从“应该”上来说,任何人都无权在事前监控对方的所有行为,只能从事后的结果上去定义。因为对方尽管是你的伴侣,但还是可以有很多独属于他自己的人生经历,这些事除非伴侣许可,否则你不该知道。

但这样你就有可能错过损害你利益的关键。很遗憾,当你从一种一个人可以控制利益和风险的状态,进入到另一种需要两个人共同控制利益和风险的状态时,你就该知道,凡是超过一个人的合作,有些风险就是你必须承受的。如果你一丁点也不愿意承受,那就说明你都这么大了,心智上还没成熟:人与人永远都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无论你们是什么关系,以及这个世界不是你想怎样,就能怎样的。

伴侣之间,本质是一种短期合作关系。

啊,难道不是终身期限吗?

不是,因为这种关系可以随时结束。尽管你们可能彼此许诺过长期,但你要知道,这是秀,如果你把秀当真,那说明你对这种形式有着本质的误解。

世上最无意义的仪式,就是“我愿意”。“无论生老病死”、“婚后钱归你管”这些句子的存在并非是浪漫,往往只是后续打脸的素材。有些女生觉得特别甜,听后特别有安全感,但这只会让她们有错误的期待,于是当事情没有按想象的发生时,就容易情绪失控。

成为伴侣,只是意味着在当下选择了某种特定的合作方式。

随着未来意料之外事件的不断发生,彼此是需要不断调整的。原定的合作模式既不固定,也不牢靠,一切都取决于合作双方是否在每一日都决定续签下一日的合同。

为什么我们的父母辈少有分开的?不是由于他们的构造特殊,而是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挤压力较大,他们在很多时候都没勇气承受社会的负面评价,只能选择放弃自己的独立人生。

但现在人们看到了“在一起”的本质,就渐渐不再将它当成终身合同。而当大家都这么想的时候,社会环境的挤压力就小了,于是每一天都可以重新决策合同的效力。

自此,真正的本质浮出水面:每个人先是他自己,然后才是各种社会身份,包括伴侣;一个人一生的经历就只属于他自己,谁也夺不走,谁也无法分享,包括伴侣。

所以对于开头的问题1,关于手机设密码问题,其实答案很简单,对方没设,你别看;对方设了,你别硬要,这就是对边界的基本尊重——有事就事论事,无事不主动找事。

而对于开头的问题2,坦诚和隐私该以什么为度?以二人共同订立的规则为度,若是规则之外,则以心安为度。

两个人之间可以设下很多的规则,只要双方持续认可,内容是什么,甚至是否平等都不重要,因为所谓不平等往往是对其他地方价值差的补足,从更大的视角看,依然是平等。

但一方不能就未达成一致的事情单方面强行要求,也不可对未设为规则的事情以规则的姿态要求对方执行——规则之内,按规则执行;规则之外,只能靠彼此的基础价值观自我约束。

中国的古老智慧里有一句话叫“难得糊涂”,近些年常被人批判,被解读为掩耳盗铃,或是自欺欺人。

这是不对的。

难得糊涂指的并非是明知道事实却装作不知道,而是让你不要长18只眼,人有2只就够了——关心你该关心的一两处,那是显而易见的共同利益之处,就像公司在合伙人之间的财务公开,然后闭上你的眼睛,让其他人自由处理只属于他们自己的私人财产。

--------------------------------------------

蔡垒磊:著有畅销书《认知突围》、《爱情的逻辑》,2017亚马逊年度新锐作家、中信最受欢迎作者,2020年当当影响力作家,社群读书APP【蚂蚁私塾】创始人。

视频号:蔡垒磊

公众号:请辩

微博:@蔡垒磊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