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钱放在值钱的地方

500

文:蔡垒磊

开篇先来看个案例:

500

看了这个案例,正常人都会很气愤,你可能以为我是来数落这位赌徒的,毕竟他至死都还认为主错在平台,而不是自身。

赌徒落到如此下场,一点不值得同情,我并不打算浪费口水,本文主要送给文中那些竭尽全力“帮助”赌徒的人。

————————————————

我们每个人手中的钱,都是自身资源的一部分,资源可以为我们自己产生价值,也可以为其他人产生价值。

有些资源可复制,用在这里的同时还能用在那里,不用还会过期作废;而有些资源则不可复制,用在这里就不能用在那里,用在这个人身上就不能同时用在那个人身上。

钱就属于后者。

所有人的钱都有两个用途:投资和消费。

这两者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并不是说投资就一定对,消费就一定错,但一个人在使用钱的时候,一定要把投资行为和消费行为搞得清清楚楚。

如果你拿钱帮助一个值得帮的人,那么你在一定程度上做了投资,因为他大概率越来越好,可能会在未来回馈你。

如果你拿钱帮助一个不值得帮的人,不是说不可以,但你一定要清楚,自己正在做的是一个消费行为,例如对方跟你的关系很好,比如是你的发小,那你就为自己的情绪设定一个阈值——这2万块钱我就当送了,出于情感关系。

你绝对不能出于消费目的——即情感连接,但以为自己做的是投资行为——即维系关系,这样你的钱就容易给多了。

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是一个赌徒,是一个连最基本的陷阱也分不出来,一而再再而三地去玩负期望游戏的赌徒,你想去“拉他一把并告诫他不要再赌”就已经错了——他必须自己爬出来,先成为一个合格的人,你才能考虑是不是将自己的资源投资到他身上。

我们平时明明不想下楼买东西,但最终还是陪同事下楼买东西,这就是一种投资;如果这位同事明天就离职了,以后可能不会再见到了,我特别想跟他再相处一下,陪他下楼买东西,这是一种消费。

投资是讲回报的,划算或者有可能划算才投,而消费不需要现实回报,情绪本身就已经是最大的回报。

现代社会,基本很少有向个人借钱的场景了,因为银行会帮助评估一个人“值多少钱”,银行会帮助评估一个人“再借钱给他风险就超了”。

如果一个人试图向你借钱,那就代表银行对他的授信已经到了极限,连“收集个人行为来给额度”的大数据互联网金融平台都不再授信给他,你有什么自信自己的判断可以超越这些收集了无数他的真实行为的机构呢?

所以一个人要么可以通过市场借到钱,要么他就不再值得被借钱。

如果你的面前已经是一个不值得投资的人,不管他是同事、朋友、同学还是亲戚甚至是家人,你都不应该再以投资的逻辑拿钱给他,而是消费逻辑——一次性给你多少钱,为我过去的情感买单。如果这笔钱你竟然想着对方还,那一开始就错了。

我们经常说开公司不是做慈善,不要有道德绑架,道理就在这里。开公司是一种投资行为,而做慈善是一种消费行为,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过程,尽管你可以既开公司又做慈善,但这两者是不能混淆的——该赚钱的时候,就要狠狠赚钱,该慈善的时候,你可以狠狠慈善。而不是在赚钱的时候谈慈善,那你两样都做不好。

我们做投资的时候,对于标的,是不该有情感差别的——投资给朋友开店,是朋友在为你赚钱,你买特斯拉的股票,买腾讯的股票,是特斯拉的员工、腾讯的员工在为你赚钱——你赚到的钱很可能超过这些大公司员工本身拿到的薪水,因为你才是老板。

如果你觉得你朋友的潜力大于这些有竞争力的大公司,那你可以投朋友,但要记住,你永远不是因为他是你的朋友所以投他,除非你想消费。

公司也好,人也罢,把你的不可复制资源用在那些“值钱”的东西上。

师傅收徒,不收资质差的,不收吊儿郎当的,不收没潜力的。为什么?因为这些人不值钱,回报预期很低甚至还会亏损。它不以眼前的这个人是不是你亲戚家的孩子为转移。

一个人可以有两种“行”:

1.自身行。

自己就很厉害,自己就非常值钱,天天都能带来大的正现金流。

2.投资行的人。

自身不怎么行,但有一定的眼光,还能够约束自己,持续把资源放到行的人身上,从而分到一杯羹。

这两种人都能有好的结果,唯独是自己不行,还滥用自己本就不多的资源的人,不行。

--------------------------------------------

蔡垒磊:著有畅销书《认知突围》、《爱情的逻辑》,2017亚马逊年度新锐作家、中信最受欢迎作者,2020年当当影响力作家,社群读书APP【蚂蚁私塾】创始人。

视频号:蔡垒磊

公众号:请辩

微博:@蔡垒磊

公众号“请辩”后台回复“财富”,即可免费获得几十篇财富文章合集,彻底清洗你的财富观。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