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   阿七

来源|   历史教师王汉周

500

 

巴基斯坦是我国唯一一个被称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朋友。

也只有和俄罗斯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可与之媲美。

中巴友谊更是在网上传得的故事满天飞。

有靠谱的,也有部分是不是十分靠谱的。

很多人在传播这些段子的时候,其实并不知道为什么巴基斯坦跟中国关系这么铁?!

其实说起来,这友谊来得似乎也有点莫名奇妙!

因为,

中国是世俗化的无神论者,巴基斯坦是痴迷的伊斯兰教徒;

500

拉合尔,巴德夏希清真寺星期五祈祷

中国是稳定的有特色的社会主义者,巴基斯坦是一个动荡的军政府/资本主义;

中国是世界工厂,巴基斯坦既不是大的消费市场,也不是大的资源供应国。

这样看来,两者能和平共处就算不错了,发展出战略友谊实属不易。

今天老王就带你一起捋一捋我们和巴铁的关系变迁史。

 

01

 50年代

相互不爽,但没撕破脸

 

先理一理背景:

1947年,英属印度,一分为二:

巴基斯坦在1947年8月14日宣布独立;

印度则在1947年8月15日宣布独立。

只差一天。

然而刚刚分家,就因为克什米尔问题,发生了第一次印巴战争。

500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第二天,也就是10月2日的晚上9点45分,当时的老大哥苏联马上表示决定与新中国建交,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印度在1950年4月1日与中国建交,而巴基斯坦于1951年5月21日与中国建交。

可能与你的心理预期不同:印度比巴基斯坦更早与中国建交,但巴基斯坦却是第一个承认中国的穆斯林国家,注意要加形容词:穆斯林。

独立之初,中印关系要好于中巴,印度总理尼赫鲁还提出“中印是亲兄弟”的口号,而中巴则相对冷淡,就连承认新中国的主张还是通过苏联传达的。

500

1954年尼赫鲁访华

此时的巴基斯坦、印度、中国都是独立没多久的国家,犹如美苏两大强权夹缝中成长的小树苗。

当时正值美苏冷战期间(1947年-1991年),以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抗以苏联、华沙条约组织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

1953年艾森豪威尔上台,他意图建立一个遏制苏联的包围圈,想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

500

毕竟两国无论人口,还是国土,都算得上是大国。

然而,印度坚持不结盟,反而是巴基斯坦颇感兴趣。

从地缘上来讲,巴基斯坦处在南亚次大陆边缘,可以更直接地阻挡苏联南下。

巴基斯坦与印度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出于安全和战略利益的考虑,有意借助美国对抗印度。

有了共同的利益,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巴基斯坦选择加入了西方阵营:

1954年巴美签订了《巴美共同防御援助协定》,并加入“东南亚条约组织”(简称“东约”,类似欧洲的北约,但没来没起啥作用,解散了)和“中央条约组织”。

500

东南亚条约组织成员国位置图

500

1966年在菲律宾马尼拉的东南亚条约组织会议场面

500

一枚以东南亚条约组织为主题的美国邮票

1959年,又签订了《双边防御协定》。

美国慷慨地向巴方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作为回报,巴方在许多国际重大问题上支持美国,巴美双方进入蜜月期。

在如此的大背景下,中巴两国分属相互竞争的阵营,巴基斯坦对中国的态度摇摆不定,甚至斗争大于合作。

一方面要迎合美国,获取援助!

例如:巴基斯坦支持“搁置讨论”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从1953到1960年,连续八年反对中国入联。

1955年,巴基斯坦就曾拒绝中国参加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万隆会议,那可是中国第一次在国际上亮相。

 

500

1955年万隆会议会场

500

说到万隆会议怎可少了帅炸天的周爷爷

另一方面,

四面树敌太多:

东边, 势同水火的印度随时准备把它肢解;

西面,因为领土纠纷,一度和阿富汗闹到断交;

而北方的苏联则在背后支持阿富汗。

出于“安定四邻”的考虑,又不想和中国闹得太僵。

在此期间,中巴双方领导人进行了互访交流:

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会见了巴基斯坦总理穆·阿里。

1956年10月,巴基斯坦总理苏格拉底访问中国,同年12月,周恩来总理回访巴基斯坦。

为了缓和与中国的矛盾,巴方解释:

加入与美国的条约组织,不是针对中国,是为了对付印度,并解释了他们反对中国入联这种做法的种种难处。

中国领导人当然不买账,但此时的中国同样四面受敌,也没有必要激化双方矛盾。

整体来讲,此阶段的中巴关系,时而斗争,时而缓和,但与“好”字无关。


02

转折点

50年代后期,中印关系急剧恶化,1959年在边境相继发生“郎久事件”、“空喀山事件”,甚至在1962年发生了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500

被中国俘虏的印军官兵

然而中印关系的恶化之初,并没有使中巴两国立刻“靠拢”,反而使印度在美国战略中的地位迅速蹿升。

美国开始拉拢印度,并劝说印巴两国捐弃前嫌,意图撮合印巴两国关系,联起手来对付中国。

外交也作出了调整,政府官员访印必然访巴。

这时的巴基斯坦可以说两面下注:

一方面作为对美国的响应,提出“巴印联防”的主张,来谋求改善与印度的关系。

大意是:如果印度遭到“外来威胁”,印巴两国应该彼此合作,共同“保卫”这一地区。

然而印度对此主张毫无兴趣:不管如何,我们不打算与任何国家订立军事同盟。

另一方面寻求改善对华关系:

1960年2月10日,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第一次表示愿意和中国进行边界谈判,但中国不想因为改善中巴关系,而使中印关系进一步恶化,所以对此反应冷淡。

500

巴基斯坦总理阿尤布·汗

看似两全其美的“两面下注”,却被美国“重印轻巴”政策击得粉碎!

从1961年1月到6月,巴基斯坦媒体密集抨击美国“重印轻巴”政策,抱怨美国给印度的援助太多,给巴基斯坦的太少,甚至有媒体主张退出《东南亚条约组织》和《中央条约组织》。

既然美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值得完全依靠的盟友,于是巴基斯坦进一步寻求改善和中国的关系。

从1961年3月以来,巴基斯坦不再鼓噪“印巴联防”,并且官员和报刊基本上就再也没有发表正面攻击中国的评论。

随后在12月16日,巴基斯坦更是在第十六届联大投票赞成,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提案。

1962年10月12日,在中印大打出手之际,中巴举行了第一次正式边界会谈。

这成了对华关系的一个转折点。


03

升温期

中巴两国通过边界谈判,建立互相信任,而后关系慢慢升温,双方高层频繁互访。

而后这种政治上的“友好”传递到了军事领域。

1965年3月,阿尤布·汗访华,并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与中国领导人达成共识。

中方则承诺:如果印度侵略巴基斯坦,中国将支持巴方。

另外中方没有要求巴基斯坦退出《东南亚条约组织》,因为可以在内部起到牵制美英的作用。

中国启动了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而巴基斯坦则在为对印战争做准备。

由于1962年的中印战争,印度被打得一泻千里,而巴基斯坦则在50年代从美国援助中积攒了很多美式装备,这样就给了巴基斯坦很大的自信:趁印虚弱,解决克什米尔问题。

然而1965年8月的第二次印巴战争,巴基斯坦一开始确实占了一些便宜,但印度很快进行了反扑,局势发生了逆转。

战争爆发后,阿尤布向中国求援,要求中方出兵援助,使印度处于两面夹攻之下。

在巴基斯坦危难之际,中国站了出来:

9月7日发表声明,严厉谴责印度武装进攻巴基斯坦。

9月8日,中国政府向印度下最后通牒:如果不妥协,将对印度进行军事打击,以支持巴基斯坦。

9月16日,中国态度更加强硬,直接带上具体的时限:要求印度政府必须在9月22日午夜前撤除其在中锡边境中国一侧和跨中锡边界线上的所有侵略工事,并立即停止在中印边界和中锡边界的一切入侵活动。

不只是在外交上的支持,中国紧急给巴基斯坦提供大量军事援助。

9月23日,印巴战争实际停火,并于第二年签署了《塔什干条约》,双方都重新回到了开战之前的边界上。

500

1965年《塔什干条约》

中方虽然没有动武,但中国用外交和武力威慑的方式,支持了巴基斯坦,加速了印巴战争的结束。

从1962年中巴两国彼此示好,历时三年,1965年两国事实同盟最终建立,并经受住了考验,从此以后延续至今。

500

1965年周恩来访问巴基斯坦会见总统阿尤布·汗

 


04

 

现在的巴基斯坦情况如何?

我们用数据说话:

500

中国和美国GDP 走势图

500

 印度和巴基斯坦GDP 走势图

 

那人均呢?

毕竟,印度13亿多人口,巴基斯坦才2亿多点。

500

500

500

500

从上图大概知道:

1960年左右,三国基本处于相同起跑线;

1980年左右,巴基斯坦最强,我国最弱;

2019年,我国最强,印度次之,巴基斯坦最弱。

可以说巴基斯坦的经济曾有过不错的成绩,但近年来,由于国际和国内的多种原因,发展很缓慢。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巴两国的关系更加得到了巩固。

当下的中巴经济走廊,在为中国打开战略封锁的同时,也为巴基斯坦的经济,打开了一扇窗户。

500

PS:

巴铁是真的铁,包括两国民间,才有了各种新闻报道。

比如,韩国人在巴基斯坦冒充中国人,蹭吃蹭喝。

下期老王就带你看看《有多少韩国人在巴基斯坦冒充中国人》

最后,但不排除网上有些段子有点夸张了。所以如果去巴玩,不要因为部分夸张宣传而过高预期什么。

愿中巴友谊长存!!!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