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在法兰克福接受了德国时代周刊的专访,德媒果然有“套路”

【观察者网风闻社区原创】

这场专访安排在10月10号的下午5点,也算是刘慈欣参加法兰克福书展活动的一部分。在刘慈欣的专职德语翻译Xifan Yang的帮助下,完成了德国Zeitmagazin(时代周报)的专访。

专访的内容在一周后也就是10月16日以纸媒的形式出版了。

500

采访刘慈欣的那一期的德国时代周报封面

刚开始采访的内容都很正常,刘先生你在忙什么,在写新的小说吗,你对未来人类的科技、道德有什么想法等等,作品的架构如何构思的如何如何。

然后Zeit的记者突然提问,你读过奥维尔的小说《1984》吗?这时候有经验的被采访者就应该嗅到一股异味。

果不其然,接下来问题来了。

500

刘慈欣 Giulia摄

Zeit记者提问:刘先生,我们发现现在中的很多现象都和《1984》很像,中国的中央集权非常强势,中国国内大街小巷遍地摄像头,监控着国民的一举一动,而且在网络上也有无孔不入的信息监控。现在中国建立了个人征信制度,对失信人群的出行进行限制,但是如果有公民胆敢批评政府,估计也会被找麻烦,坐飞机出行都会出问题,对此你怎么看?

刘慈欣回答:中国长期的未来目标是建成一个越来越开放的社会,我们距离1984会越来越远。你说的那些情况是事实,人们手里拿的手机确实有监控,这会牺牲社会上极少部分人的自由度,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根本不算个问题。

99%的中国人现在都在关心房价、孩子的上学,还有医疗等等。为什么你们西方的记者老是关注你提出来的那些问题?

Zeit:因为我们报道了很多这类问题。你刚才说了一个数字,99%,也就是说你承认有1%的中国人权活动家、自由思想家在正在遭受迫害?

刘慈欣:我说的很清楚了,在现实生活中我没见到过这类人。

问完了这一段,Zeit一看刘慈欣态度有些激动,也就转换了话题,但是在转换话题之前,Zeit用斜体做了大段的批注,老夫很少看到采访媒体对被采访者做批注的。

批注如下:

现在我们看清楚了,刘慈欣不过是个畅销书作家而已,而不是个政治思想者,你不能期待他在德国酒店大堂里向德国媒体表达什么对中国政府的异议,如果他这样做就太蠢了,因为中国政府正在把他包装成文学界的明星,中国官方的喉舌如《人民日报》把刘慈欣描绘成“像凤凰的羽毛一样稀少的那类作家”。在官方宣传的包装下,他可以在作品中书写一些科幻性的,饱含人类命运忧患意识的太空站科学家,但我们要再次强调:刘慈欣根本不是一个社会批判者,也不是一个公共知识分子。

原文如下:

500

500

500

(转载请联系作者)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