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每个妈妈都是轻巧的缝纫机能手

500

  什么样的声音,能让你瞬间回忆起熟悉的过往?

500

  是凤凰牌自行车上摇起来“叮铃叮铃”响个不停的车铃声,还是上海牌手表里日复一日“滴答滴答”不停歇的计时声?

500

  对我来说,是蝴蝶牌缝纫机踏板在某个安静午后发出的“咔哒”声。

  印象中,姥姥家就有这么一台万能的缝纫机,好像任何布料都能在她的巧手下变成有用的、好看的“艺术品”。

  看着缝纫机“创造”的众多杰作,我也渐渐爱上了那个有规律的“咔哒”声!

  实不相瞒,这是我以前最爱听的声音之一。

500

  “蝴蝶”牌,无处不在

500

  那个时候,好像每个人家里都有一台缝纫机。其标志性的“蝴蝶牌”图案代表着一种时代潮流,风靡一时。

500

  常听长辈回忆过去的“苦”日子:当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是孩子很多,因此不可能做到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自己的衣服,所以只能同一件衣服,老大穿完老二穿,老二穿完老三穿……调侃一句,要做到“雨露均沾”,可着实不容易啊。

  脏了洗、破了补是最基本的日常。当人们终于可以减轻用手缝补衣服的劳累,迎来实现缝补自由的机器——缝纫机,你说他们能不宝贝这个大个儿头吗?

  作为上世纪60年代乃至本世纪初最重要的家庭奢侈品之一,缝纫机在许多重要场合都被委以重任。是的,它又被赋予了另一层意义——在婚嫁娶亲活动中担任嫁妆。

500

  所以老一辈儿人对缝纫机寄寓着一份互托终生的不渝之爱。

500

  简朴,温暖都是它

500

  说到大家对它的了解和珍爱,似乎女性更有发言权。

  老式脚踏缝纫机主要是在手脚的配合下进行缝补。

  缝纫机的头部是藏在桌子里面的,使用时要搬动台板中间的盖板,把缝纫机头取出,把小盖板复原后,再把缝纫机头安置好。

  挂上皮带之后,还要把底下的线梭子拿出装线,再将上面按照线柱、夹线器、挑线器、孔针的顺序装好线,旁边的飞轮逆时针旋转的同时,脚踩踏板,这样缝纫机就可以使用了。

500

  一心为家、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的妈妈们,用起这复杂的机器也毫不含糊。

  给丈夫的裤脚截边、用一些自己做裙子剩下的布料为家里小孩做个背心儿都是她们的拿手活。

500

  除此之外,闲来无事时,她们还会做电视罩帘、花边桌布等等,心情好时,妈妈还会给自己设计一条艾德莱斯围裙,这样即便在厨房忙活也能保持美丽。

  真是心灵手又巧。

500

  印象中,她们格外爱惜这台黑棕色的机器。每次打扫家里,都会用干净的抹布一遍遍地擦过它的全身。

  哦,对了,还忘了说这台宝贝有多“受宠”,还会专门为它制作防尘罩帘呢。那时候,大人们还得时时刻刻防备着家里的捣蛋鬼们,生怕孩子因为好奇,胡乱捣鼓它。

  孩子们心里得多苦啊,自从家里多了这台机器后,孩子们就失去了“团宠”的地位。

500

  她们的生活,值得我们怀念

500

  最近,这个场景反复出现在我脑海里:

  姥姥总是坐在缝纫机前缝着什么东西,暖光从门缝照射在锈铜色的缝纫机上,仿佛镀上了一层金,姥姥银灰色的发丝也在温柔的黄昏中发光。

  踏板在姥姥轻缓地踩踏下发出“哒哒哒”的声响,伴着踏声,姥姥轻微移动布料,针线一针一针地钻进布料里。

500

  我很庆幸自己还能清晰地记得这美好的一幕。

  每当看到科技进步所推出的各种更先进的缝纫机,总是很想念儿时姥姥踩踏板时响起的“哒哒哒”声。

  虽然老式缝纫机已经从人们的生活中缓缓淡去,但是人们拥有的美好回忆和寄托在它身上的那份感情是难以磨灭的。

  就像每次做家务时,妈妈都会仔细擦拭缝纫机,小声嘀咕:“你姥姥还在。”

  -END-

500

  维吾尔族刺绣 | 一针一线满是对生活的热爱

500

  据说,每个新疆妈妈都是低调的设计师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