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清义士留辫子头?《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清代造型惹争议

昨晚(7日)播出的《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节目,聚焦中国首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明代科学家宋应星遍行中华大地,记录实用之学,写就《天工开物》的故事令观众动容。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演员李光洁扮演的“宋应星”,在清初时期的老年造型却是“阴阳辫子头”,引起网友争议。有网友表示,历史上宋应星是坚决反清复明的义士,目前留存形象都没有过剃发易服,更不可能顶着清朝末期才会有的“阴阳头”造型。也有人认为,节目前期展现中青年形象时,“宋应星”都是明朝装扮,老年形象的改变是为了表示朝代更迭。

500

“宋应星”青年、老年、中年时期造型 图自@李光洁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全书梳理了作物栽培、谷物加工、纺织、制盐、制瓷、冶铸、造纸、兵器等一百三十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这本书在对中国古代各项技术的系统总结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被称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还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这期节目就穿越到300多年前明朝万历年间的江西,以宋应星和哥哥宋应升、友人涂绍煃的珍贵情谊作为线索,讲述他如何在科考屡次不中的逆境下,靠着兄弟们的支持与鼓励,把多年走访大江南北了解到的生产方式和工农技术都记载下来,最后写出《天工开物》。

500

李光洁饰演的青年“宋应星”

节目为了横跨宋应星的青年、中年、老年时期,分别做了三种造型。

500

500

500

青年

500

500

中年

不过其中的晚年造型引起争议。舞台上讲述了宋应星晚年回到家乡后,耕读持家,把书中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教授给乡邻,继续福泽百姓。

但历史上以“明末遗民”自视的宋应星,节目里的清朝造型却是清末的“阴阳辫子头”。

500

500

据宋应星纪念馆官网介绍,历史上的宋应星自幼聪明强记,有过目不忘之才。考入县学后熟读经史及诸子百家,独推张载的关学,从中接受了唯物主义自然观。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宋应星考中举人,但此后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不过这五次跋涉令他见闻大增,在担任江西分宜县教谕时,他把这些长期积累的知识加以总结整理,编著了《天工开物》一书,在崇祯十年(1637年)刊行。但清军入关后,《天工开物》被认为存在眷恋旧朝、抵触新朝的思想而遭到禁毁,从此被雪藏了近300年。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宋应星成为亡国之民,无意恋官的他挂冠而归。晚年他与哥哥宋应升将抗清复明的希望寄予南明,但此政权仅存活18年就灭亡了,清兵南下取江西。隆武二年(1646年),哥哥宋应升服毒殉国。清朝建立后,宋应星一直过着隐居生活,在贫困中度过晚年,拒不出仕。

永历二十年(1666年),宋应星逝世,享年80岁。临终前,宋应星把自己一生的经验教训,作为“宋氏家训”留给了子孙们:一不参加科举,二不去做官,只在家乡安心耕读,以书香传家。

有网友指出,宋应升、宋应星兄弟俩都是一辈子忠于大明的抗清斗士,即便明朝灭亡仍在使用南明年号,这样的反清义士大概率是不会剃发易服的,给宋应星的清朝造型留一条辫子不合适。

500

宋应星的人物形象,无论是在教科书上,还是纪念币、纪念邮票上,都没有出现过他晚年留清朝辫子的模样。

500

节目里展示了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中的宋应星

500

1991年发行的“中国杰出历史人物”金银纪念币(第8组)

500

2018年发行的“中国古代科学家及著作”系列邮票

就连江西宋应星纪念馆里的雕像,也全部是蓄发戴帽的文士装束。

500

500

500

500

图自宋应星纪念馆官方网站

不过也有观众认为,节目前期展现宋应星中青年形象时都是明朝装扮,老年形象的改变是为了表示朝代更迭。

但如此仍有不符合史实的内容,就算是清朝初期严格推行“剃发令”的情况下,辫子造型也应该是“金钱鼠尾辫”,而不是清末后期才有的“阴阳头”。

500

500

对此,你怎么看?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