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1937年就有这种预见,不是个简单的记者

【本文由“野猪林群英会”推荐,来自《王毅:希望外媒不要用“灰黑滤镜”,更多外国记者成为“新时代的斯诺”》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环球同此凉热

    在斯诺之前,中国大部分人对红军并不了解,只知道红军在西北的偏僻之地,处境十分艰难,也不了解红军的长征。长征后,陈云在第三国际的期刊报纸,首先介绍了红军长征的经历,引起了部分在中国的西方记者的兴趣。斯诺在此背景下,由宋庆龄协助进入苏区,成为首个进入苏区的西方记者,斯诺在苏区采访了红军主要领袖,根据采访记录写成《西行漫记》。在书中,他向世界详细介绍了红军长征以及苏区的生活。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向中国的知识阶层特别是青年学生描述了一种理想中的,不同于国统区的新生活。《西行漫记》直接促成了大批知识青年奔赴延安,苏区因此吸收了大批人才。延安背景的干部,或多或少受过《西行漫记》的影响。

还有一点看来也是肯定的。中国已有成千上万的青年为了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捐躯牺牲,这种思想或者这种思想的背后动力,都是不容摧毁的。中国社会革命运动可能遭受挫折,可能暂时退却,可能有一个时候看来好象奄奄一息,可能为了适应当前的需要和目标而在策略上作重大的修改,可能甚至有一个时期隐没无闻,被迫转入地下,但它不仅一定会继续成长,而且在一起一伏之中,最后终于会获得胜利,原因很简单(正如本书所证明的一样,如果说它证明了什么的话),产生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基本条件本身包含着这个运动必胜的有力因素。而且这种胜利一旦实现,将是极其有力的,它所释放出来的分解代谢的能量将是无法抗拒的,必然会把目前奴役东方世界的帝国主义的最后野蛮暴政投入历史的深渊。

——《红星照耀中国》

1937年能做此判断种预见,他不仅仅是一个记者。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