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粉丝抱团的心理,是如何产生的

十几年前,我有个朋友喜欢某选秀女歌手,喜欢到见了朋友就要过手机,给那位歌手投票的地步。多年后,她也不那么喜欢该歌手了,能好好聊天了。回顾自己的心态,她也承认:当时痴迷的那歌手,无论唱功台风,客观而言,都不太卓越。小众了,也不奇怪。

她只是觉得那女歌手自述的某些心路,很像自己。于是产生了这种心情:“我自己虽然很平凡,但我只要把这个人捧起来,赢过了别人,就是我赢过了别人”。把自己喜欢的某个对象,和自己同化绑定了。“我偶像获得了认同=我获得了认同!”到此地步,那个对象本身好不好,已经不重要了。甚至那个对象的缺点,都可能成为自己奋战的理由:“我的偶像=我,ta的缺点=我的缺点→我不会允许有人攻击ta的缺点!”

但日常生活里,大多数人可能并不喜欢或不在意这个偶像。孤独地粉一个小众的存在,其实是挺不易的。这时,能找到一个极端粉丝团,感觉就特别美好了。去到某个极端粉丝团,会发现大家都喜欢这个偶像,仿佛拥有了温暖的大家庭。身入群体,出于从众心理,会不自觉的就跟大家一起玩一起闹,一起叫一起跳,由此获得了极大的快感。慢慢就产生了“我=我的偶像=我们的粉丝团队,荣辱与共”的幻觉。外人会说“你们粉的这个人也没啥成绩啊”,这话是对牛弹琴。因为在粉团里的人,很容易进入这种状态:“我粉的人比别人粉的人强=我比别人强,哪怕我粉的人不够强,我也要你们承认我粉的人强,这样就是我们比你们强,就是我比你强!”这时偶像本身是否卓越,已经是另一回事了。甚至不强、够平民,都能方便自己找代入感。所以极端粉丝团对外界的批评,通常保持着颇为扭曲的紧张状态:既排斥,又警惕。其实很在意,但又不肯让自己觉得太在意。

于是进了极端粉丝团的人,很容易拒绝交流。因为自己在世上太孤独了,想要有个团体容身;在这里,偶像是自己的延伸,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表达对偶像的热爱就能获得赞美,将自己热爱的偶像捧高就等于将自己捧高。能获得安全感、优越感、成就感等等快乐的感觉。这种感觉多快乐啊!早就有些机灵的人,懂得从这个角度搞事情:作为偶像的存在本身素养水平高低,不重要;重要的是拿个什么题目,把人哄进粉丝团。

要想法子让粉丝团里的人觉得:你和偶像是一体的,内部大家都是兄弟姐妹,靠热爱就能获得快乐;外面的都是对家粉,都要坑害你和你的偶像和你的团体,所以你要不顾一切跟他们卯,你的偶像赢了就是你赢了。这种将个体与偶像的虚拟身份与团体绑定的思维,之所以行之有效,是因为相当部分年纪小的人,都热情充沛、渴望存在感,又还不习惯孤独。还习惯将自己的喜乐与希望,寄托在自己之外的事物上。

被这个套路一卷,当然就很容易上头:

只要表达热情与爱,将自己跟偶像绑定,就能获得安全感优越感满足感成就感,多大的诱惑啊。可能年纪长了回头一想,觉得自己粉的,其实空无一物,其实没必要非将自己和偶像或其他东西绑定——但那是成长之后的事了。人嘛,都会经过容易被这套路弄晕了的年纪。

当然,懂得这道理的机灵人,会在各种其他领域玩这些套路:那又不止是在娱乐圈了。这个思路,大概六七年前写的了;现在看,在某些领域,应该还适用。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