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公共场所大量装备AED,“好人法”让民众协助急救可免责

据@人民日报 今日消息(2日),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建议,在公共场所科学、合理、有效地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让它像灭火器一样得到重视和广泛配置使用。

据悉,AED被称为心脏骤停院前急救的“救命神器,配合心肺复苏,可以成倍提高心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

视频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据《广州日报》1日报道,2021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朱列玉准备了多份议案和建议,其中一份是《关于在地铁车站等公共场所大量装备心脏骤停除颤器的建议》。

朱列玉表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9》显示,每年我国心源性猝死发病人数大约54万,居世界之首,相当于每天约1500人因心源性猝死离世。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被称为心脏骤停院前急救的“救命神器”,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希望这个建议得到重视,以挽救更多生命。

500

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

目前,我国的自动体外除颤器只有2万台左右,平均每10万人仅有几台。在上海,2017年每10万人配备数量为4.5台;在深圳,2019年每10万人配备数量为17.5台。全国大部分城市尚处于起步阶段。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设置上起步较晚,存在数量不足、知晓率不高、会使用人员不多等问题。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大约有54万心脏骤停患者,其中在大城市中抢救成功率还不到3%,其他地区的成功率更低。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是迄今公认的院前制止心源性猝死的有效方法。”朱列玉表示,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计,80%以上心源性猝死案例发生在医疗机构之外。

而有效抢救必须在患者发病最初4分钟内进行,一旦超过“黄金4分钟”,死亡率极高,即使最终得以抢救,也会使脑细胞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研究表明,对室颤导致的心脏骤停进行院前4分钟内除颤,可以使患者生存率提高到约50%以上。

因此,在地铁车站等发生人员心脏骤停事件概率较高的公共场所,大量装备AED很有必要。

500

广州地铁大客流及重点车站基本都配置有AED

值得一提的是,AED被称之为“傻瓜除颤器”,对多数人来说只需简单培训便能操作。朱列玉建议,AED正确使用方法的普及可以分阶段进行。

其中,对于地铁、车站、机场、码头等公共场所的相关工作人员可先行培训,然后再通过政府联合当地急救中心或红十字会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对市民进行培训,再利用网络社交媒体等多种途径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从而实现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全覆盖,真正发挥AED的救命作用。

对于朱列玉代表的这一建议,许多网友都留言表示支持,还有网友@在2019年心源性猝死的高以翔,写道“你看,越来越好了。”

500

500

500

不过,也有部分网友担心协助急救是否会让救助者事后被追责。

500

而对于这一担忧,朱列玉在接受采访时就有提及,他表示,一部“好人法”能解除民众协助急救后顾之忧。

据朱列玉介绍,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是一部“好人法”,意味着民众协助急救可免责,让民众做好事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更不用担心因为好心救人而遭到索赔、追责的事情发生,以此鼓励民众伸出援手,从而提高急救成功率。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