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刚热起来,21世纪初就开始消失

2018年过了大半,也就是说有大半00后都已经成年了。回想那段他们出生之前的年代,发现有不少东西在那些年非常流行,却转眼间就已经消失不见了。

首先是写信。

70年代末中国普及了中学教育,80年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人口流动。在电话初装费几千块一部,打工者几个月就换工作的年代,写信是年轻人联系家乡最主要的工具。而年轻人普遍开始读书,意味着受教育人口的“朋友圈”每隔几年就会因为升学就业而重新组合,与老朋友的联系只能通过写信进行。

所以,在教育普及和电信技术进步的夹缝之间,中国个人信函数量在90年代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峰——70亿件。平均每个成年人每年写 9封信,每个识字人口每年写十几封信。

1995年我初中毕业,读中专和读高中的同学,相互联系全靠写信(哪怕距离只有几十公里)。1998年我读大一,每个班入学就分配了一个大信箱,早晚轮流去取信,取包袱通知单。甚至汇款单的附言也担负着问候和简短聊天的功能。可以说,纸质信件最流行的年代就是90年代。李春波的《一封家书》发行于1994年。

500

但是,从1999年开始,电话不再是稀缺品,手机开始平民化,互联网也逐渐走进家庭。个人信函数量急剧下降:

1995年,我国函件总量79.6亿件,1996年下降到78.7亿件,而到了1997年只有70亿件,下降了13%,1998年仍在缓慢下降,根据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数字,在全国邮政业务总量中,信函从去年同期的14.03%下降到11.41%。目前(1998年第四季度)我国的人均信函量每年只有6.6件。

http://www.gmw.cn/01gmrb/1999-01/01/GB/17924%5EGM2-0103.HTM

到了2015年,从总函件上看,数字下降不算太多:

2015年,全国函件业务量总数是45.8亿件,我想这也不是一个小数字,仍然反映了社会对信函业务还是有一定的需求。

http://www.spb.gov.cn/zxft_15555/gjyzjjgsj/jcwdfz/

但要注意下一句:

尽管它可能不再是民用的家信、家书,但可能在里边赋予了一些新的职能,比如商业化信函。

从分省市的数据看,95%以上的信函已经是商业信函:

据邮政部门统计,天津市商业信函呈逐年递增趋势。2009年天津市信函总数约为1.11亿件,个人信函仅占600多万件,其他全是商业信函,商函占到了95%左右。

如果全国的比例也是95%,那全年的个人信函数量现在也就是2亿件,不足巅峰期的1/30,应该算是“几乎消失”吧。

随着电讯和网络的发展,还有一样东西开始消失了——毕业纪念册或者说纸质同学录的严肃性。在手机普及之前,两个人各搬一次家,往往就永久性地失去联系。以星期为单位的信件交流往往不能即时提供新的通讯地址。许多人了解自己同学的信息,要靠过年时给老师拜年,听老师说“去年XX来过……”。

所以,毕业纪念册上的留言很有可能就是两个人这辈子最后一次交流,写的时候格外严肃。80年代的学生过的还比较简单,90年代的毕业纪念册在花样和仪式感上达到最高峰。

但在网络时代,除非两个人有过节,否则保持联系的成本非常低。我儿子的幼儿园同学都会建一个QQ群,交换号码,小学同学隔一会就发语音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毕业纪念册只是一个普通的赠言簿,再也没有过去那种青涩的凝重感。

我之前有个回答也适合这个问题:

在你亲历的短短时间内,世界有哪些惊人的改变? - 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从80年代中期开始,电视开始进入普通家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廉价娱乐;同时传统社区解体,大多数人的生活环境开始从熟人社会转入陌生人社会,“串门”聊天不再是晚间的主要消遣方式。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231322/answer/131573834

500

在这个背景下,大多数家庭的客厅或者说起居室的主要功能变成了“电视房”。电视取代了桌椅,占据了最宽一面墙的中心位置。电视越大,这个趋势越明显。

电视和陌生人社会的形成,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陌生人社会压缩了无法回避的邻居社交,产生了对电视的需求,电视反过来又淡化了对日常社交的需求。结果就是公寓房里的电视剧占据了晚间时间,直到网络的出现。

但无论如何,90年代之前流行的“串门”一去不复返了,大多数人家的客厅在大多数时间并不招待客人。与之类似,手机的普及取代了火车上的聊天,高铁干脆取消了对向座位,旅客纵论天下的场面被网络社区逐渐取代。

最后想起两个依然存在但越来越罕见的事物:

500

下面两张图要连起来看:

500

火钳刘明

500

本文自马前卒工作室微信公号

作者:马前卒 任冲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