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点儿啥】百亿美元估值的货拉拉,为什么要等惨剧发生后再改进?

各位好,我是观察者网的董佳宁。2月6号,距离春节只有几天时间,发生了一件惨剧。长沙市高新区,一名23岁的女生搬家时,叫了一辆货拉拉的面包车。晚上九点半,她因未知原因,从副驾驶的窗户跳出,抢救无效后去世。

案件中,有这么几个细节。其一,据女孩家属和同事的说法,女孩事业正处于上升期,收入很高,一月发了两万块钱的工资。而且,案发前六分钟还在工作群里和同事愉快互动,没有异常。

其二,涉事司机,39岁的周某春曾告诉家属,途中两人因偏航起了争执,自己在解释时语气不太好,可能导致女孩恐惧,最终跳窗逃离。可是,车上并没有录音录像设备,事发地段也有监控盲点,给调查造成了困难。

其三,叫过货拉拉的人都知道,平台在接到订单后,会规划好路线,并根据路线给定价格,司机要按照路线行驶。但面包车却在10公里的路程中三次偏航。

有媒体做了路线复盘。司机开车后不久就下了高架,驶入另一条路线。这条路线是工业园中的小路,车少、偏僻、灯光昏暗,有一长段距离甚至完全没有灯光。这样的夜路,即便是让我开,都会有点心里敲鼓,孤身一人的女孩,会更没有安全感。

2月23日,事发十多天后,司机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被刑事拘留。现在还没有证据表明,司机存在谋害女孩的主观恶意。车上到底发生了什么,疑问还很多。为什么女孩会跳车,是发生了争执,还是感到了危险。如果出了状况,想要离开,为什么不打开车门,为什么要选择窗户这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司机有没有发觉,为什么不及时劝阻、或减速刹车?

网上的推断、猜测很多,但我们还是要以警方调查结果为准,我相信用不了几天了。

货拉拉21号发表了声明。称8号时接到了警方通报,当即就成立了专项处理小组,配合调查,联系家属。24号,他们又发表了致歉公告,表示经过三次沟通,已取得了家属的谅解。与此同时,还给出了详尽的整改措施:建立警情沟通渠道,严格司机准入,上线一批安全功能,包括行程分享、位置保护、一键报警、全程录音录像等等。每条措施还注明了责任人和落实的时间。

货拉拉做的是同城货运生意,不做客运。明确规定不许司机接客运订单,发现了要处罚的。另外,平台会事先设定了路线与价格,要求司机要按照路线行驶,不能二次收费。如果顾客和司机因路线出了争端,那也是司机的私人行为,和平台无关。这么看来,货拉拉算是经典躺枪,可真的是这样吗?

不是。货拉拉的确不允许载客,但客户随货物上车这方面比较含糊。目的地具体是哪,车停在哪,要等客户多久,往往需要客户指明。客户坐在车上也更加放心,货物出问题,引起投诉的可能性也会降低。因此很多地方会默许客户上车,坐在副驾驶。可一旦从拉货变为拉人,就产生了和网约车类似的安全隐患。货拉拉平台没有针对这些场景,设计相应的制度与功能,这是第一个问题。

载货和载人的问题上,另一个问题是,货拉拉对司机拉私单监管不严,考虑不周。此前就有过这样的事:早晨下雨,上班族在滴滴打不到车,就有人想叫货拉拉去上班。平台当然是明令禁止的,但还是有很多司机接私单。也有一些顾客明知不允许拉客,抱了一箱零食,说这个就是货,然后要随货上车。这种情况,司机也看得出来,可是为了多拉一单,也会默许。

这些情况是每天都在出现的,可是货拉拉没有严格规范这个问题。2018年就有媒体发文,指出存在监管盲区,呼吁不要让货拉拉变成“人拉拉”。之后就没了下文。直到恶性事故发生,我们才看到那份迟来的安全措施。

再来看路线和定价,这一点司机也很不满意。一是限行问题。我国对于货车有很多限行,各城市都不一样,非常复杂。平台设计出来的路线往往不合理。第二是堵车问题,有经验的司机往往会换路。货拉拉给出的路线缺乏对实际路况的考虑,所以司机换一条更好走,更省油的路,非常正常。

另外还有抽成方式。货拉拉不是做一单收一单的钱,而是每个月向司机收取会员费,分几个等级,200到800不等。这个等级有什么用呢?交的钱越多,等级越高,系统派单的优先级会越高。这样,没交或少交会员费的,接单能力就下降,成本就上升了。有的司机会将绕路的成本向顾客转嫁,形成二次收费。

去年五月,北京,货拉拉出现了天价运费事件。两公里,各种费用加在一起,超过了五千块。司机说是平台的定价,平台的调查结果则是司机坐地起价,永久封禁了他的账号。

最后,准入审核方面也有问题。货拉拉有着严格的准入制度,司机要五证齐全,还要实名认证以及现场培训。但实际运行中,钻漏洞也经常出现。之前,有中介宣称能提供“内部渠道快速注册账号”的服务。卖点是三不,不用培训,不用贴车贴、不限制接单数,收费在400到800。

之前那些开挂抢单的、天价运费的司机被封了号,找中介花点钱,换身马甲,又能重新出道,继续开挂、多收钱,从而构建出了一整套黑灰产生态循环。最终,司机的违规成本降低了,黑中介也赚了不少,只有顾客的权益受到威胁。

货拉拉成立于2013年,已经完成了7轮融资,融资金额接近10亿美元。今年1月20日,第8轮融资也即将完成,15亿美元,如果最终顺利完成,估值将突破100亿美元。这个估值已经很高了,滴滴估值在600亿到800亿美元之间。

根据2019年的数据,同城货运是一个超万亿的大市场,但其中的网约车只有500亿的规模,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货拉拉创立之初,正是资本密集进入赛道的时候。大战硝烟散去之后,货拉拉和快狗打车成功突围。2019年两家占有八成的份额,此后,货拉拉市场份额长期超过50%,现在已覆盖了352个城市,拥有近50万月活司机,720万月活用户。

不过,整个行业也出现了变数。2020年6月,滴滴也进入了同城货运赛道;11月,满帮集团获得了百亿融资,也宣布全力进军同城货运。货拉拉占据优势之后,按照互联网平台的常规套路,已经进入收割期,正削减对司机和用户的补贴,可是在滴滴补贴猛攻之下,也不得不进行防御。去年9月、今年1月两次掏出一亿元做补贴。

此前,滴滴成功击退多个对手,在中国市场成为一家独大的网约车平台,对司机的优惠和补贴逐渐取消,平台分成也开始提高。各地也纷纷出台规定,提高了网约车的准入门槛,从车辆的规格到驾驶员的资格,都有复杂的规定。从乘客的角度看,网约车也不再优惠,和普通的出租车的差别近乎消失。

在这种背景下,网约车的风评和口碑早已不如刚出现时的万众追捧,社会上批评的意见越来越多。恰在此时,安全风险密集暴露出来。在社会舆论压力下,监管部门也勒令滴滴进行整顿。几轮整顿下来之后,滴滴的安全措施逐步升级,加装车内摄像头,全程录像,并且设置了一键报警系统,安全性大大提高。这也是对司机负责。如果这次货拉拉的事件,司机是清白、无责的,哪怕有一个全程录音功能,也能够大大地帮助到他。

互联网平台的出现,极大的缩短了需求与供给之间的距离,减少了中间环节,也节约了成本。这本是一个双赢的好事。可是如果降低行业准入门槛,泥沙俱下,就会导致安全风险大增。

当然,反过来,从另一个角度说,移动互联网出现才不过十年。这本身是新生事物,在监管方面容易出现漏洞,需要在运营过程中逐步暴露,再进行修补。这一点可以理解。

网约车虽然是新生事物,但出租车存在已经很久了。货拉拉是新生事物,但同城货运却不是。所以,如果在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平台公司就能够参照传统线下服务模式中的一些行业标准,本身是可以避免许多悲剧的发生的。

之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货拉拉,正是因为传统的搬家公司和小型货运模式存在问题,让人无法放心,而互联网平台既方便,看上去也更加规范,值得信任。

尤其是此次事件发生之后,媒体不断披露出来的货拉拉的一些情况,有些是明显违规的,如果平台说自己对此一无所知,恐怕是很难交代过去的。尤其是类似禁止载客这样的规定,司机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避开,平台难道也一无所知吗?而且,在此次事件之前,就已经有媒体报道过,平台为什么没有采取措施,提高安全性呢?

对任何商家和平台来说,用户都不只是待收割的韭菜,也不求能够真的被当作上帝。但最起码的是能够尊重用户,毕竟用户选择一个平台,这是建立在对平台的信任的基础上的。如果平台对这种信任完全不在乎,以为用户没有其它选择,就无视用户的这种信任,只顾自己的估值,最终会毁了自己,乃至毁了整个行业。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