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中国家长的灵魂迷药

500

文|十三姐

公众号|格十三(GSSW13)

我的朋友兴奋地告诉我,她终于拍到了车牌,她的自选牌号很快就能装上了。最开心的不是车能上路,而是她的车牌尾号是985。

“我开着985每天接送女儿上学,想想就兴奋!”

我能体会作为一个家长,对于不能用科学来解释的行为都很着迷,万一这场声势浩大的迷信活动触动了某个神秘磁场,导致她女儿骤然开窍,真的顺利考进985呢?

尽管她女儿现在才上小学一年级。

对985的迷信,已经是很多家长达成默契的一种张扬。

前几天孩子爹买菜回来说菜很贵,这么点蔬菜花了98块,我听了就来气,你就付了98?怎么不多付5毛呢?我就看不得差那么一丁点到不了985。他觉得我脑子有毛病。

他说:“搞什么迷信,你儿子进985还不是一样过日子,一样要买菜?”

我说:“是一样要买菜,但进了985可能就决定了他以后买菜的地方不一样。”

他说:“那倒是,可能更贵了。”

这句“更贵了”我琢磨半天,是不是含有深意。有时我真觉得我们这些惊涛骇浪的中年老母并不一定真的比男人过得通透,但我又不服气。

其实所谓内卷,还不就是我知道我这样不太对,但我不能允许你们都错着,偏我一个人对,那我才是脑子有毛病。大家就这么你变态我更变态,脸上笑眯眯内心MMP,多和谐。

500

如果问985是什么,说白了它就是内卷的终极量化目标。在广大家长心中它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数字,它几乎成了万千家长心中的神坛。

说得伟大些,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报效家国,但放到每一个小个体上,很多家长会把这事量化,怎么量化呢?对他们来说,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孩子送进985。

不然呢?你说“我的孩子是个人才”,人家问“你家孩子在哪个学校啊”,你说“反正不是985”。然后,相信我,别人会说:“学校不重要,个人能力最重要”,转头仍然会坚信“人才也分等级的。”

这种想法显然是有价值观上的bug,但现实是冷峻的,在人多的地方,凡事都可以量化来进行对比,你面前站着三个人,一个985,一个211, 一个普通学校,我也相信普通学校出来的那位可能是个人才,但高效现实的社会没有太多前戏供你热身。要求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一视同仁?

那不是公平,那恰巧是不公平。

所以,把孩子送进985几乎是每个家长的愿望。至于有的人会说“我家孩子大概不是985的料”,基本别信,几乎没有人真的认为自己孩子不是这块料,他们还在静待花开......

500

对985的痴迷与执着,很多人都在暗自较劲。

我的一个读者说,去年她儿子高考,整个高中三年里她都在往“985”靠拢,地铁都不香了,家门口的985路公交车上一眼望去仿佛都是心诚则灵的虔诚家长,每天在打浦桥和上体馆之间穿梭两次,算了算三万六千多分钟,二百一十六万秒,她都在沐浴着985的荡涤,神清气爽,内心peace。

后来高考分数出来,他家娃可以在上海的211和外地的985之间二选一,她毫不犹豫选了后者。

再怎么说,也是个985啊。拼了好几年,不就为了985么......

她老公逢人就说:“孩子妈已经魔怔了”。

中国家长对于985这个东西确实可以达到走火入魔境界。

孩子小时候,我更狂妄,什么985啊我直接奔藤校,儿子还在小学我就已经在波士顿踩点了,最后由于更欣赏哈佛的人文气息而痛别MIT,并激动地在哈佛招生办公室门口昭告天下:“我儿子的母校”......

500

这件事让我成长,它证明了“没事不用给未来打脸积蓄宝贵素材”。

后来儿子上初中了,我觉得吧,别管什么人文气息和理工氛围了,那些藤校都太远了,还是国内985好......再后来,经历了几次考试捶打之后,我觉得吧,其实能上个大学就行,住校就行......

后来我发现牛娃和学霸的妈妈们也这么说。

再后来我悟出来了:人家牛娃学霸的妈妈说“我是很开明很佛系的”是因为她家孩子不用管也能进985;而我说“我是很开明的很佛系的”是因为 我家孩子进不进985真的无所谓 我家孩子进不了985需要有个台阶下......

尽管如此,幻想还是要保留的,万一在某个雷电交加的夜晚我儿子被开了光呢,顿悟了呢,变成霹雳贝贝了呢......所以我依然是一个有梦想的母亲。

最近我就喜欢我家柚子安静趴着的样子,因为那样子很像是在孵蛋,每到这时我就在猜想,柚子一定是在暗喻我儿子的母校是复旦,于是人生又充满了光。

很多家长也是这样逐渐丧失理智的,随着孩子年级提升,到后来越来越模糊的理智被“拼985”的热血冲昏,别管三七二十一,进985就是最好的结局。

但是进985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呢?对家长来说可能就是“有面子”吧。

我们小区里,孩子考进985,家长都能被邀请开讲座。

去年参加一个比较正式的活动,其间一个领导介绍另一个领导给我认识时,最后特意加上一句“人家孩子刚考进985”。你看,别管你什么身份,什么履历,什么高级职称还是丰功伟绩,“孩子考进985”意味着人生另一维度上的成功,至少是“作为家长成功了”。

对于更多相对普通平凡的家长来说,别的纬度也没啥能成功的机会,只剩孩子这一个纬度,于是更指望一个“985娃”来给自己立丰碑了。

500

更牛的是,中国家长对于985的深度痴迷和疯狂追逐,已经出神入化到可以影响政策和布局的高度,甚至能促进生育!

我想起了著名学者金灿荣教授在一次访谈中说的一段话,令人毛骨悚然,令人拍案叫绝。他先说:“中国高考以前有很多加分的形式,以后我建议除了烈士子弟加分以外,取消其他高考加分”。

听到这本来我还挺想鼓掌。

紧接着他又说:“增设子女数量加分,一个家庭孩子越多,加分越多”。

我慌了。看着我家的那个独生子,完了!您怎么不早说?什么时候开始实施?我现在生是否还来得及?一连串问号在我脑海里闪过。

我还没来得及思考完这些,金教授开始详细讲解了:

“以后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没补贴;

两个孩子,每个人补20分;

三个孩子补50分”

500

如果以为分数加到这里是最好的结局那你错了,最幸福的恐怕当属未来的四孩家庭,因为金教授最精彩的部分来了:

四个孩子,让夫妇俩决定,

选一个最傻的上985,

剩下三个聪明的,

不是还有50分补贴嘛,

全上985,那多好。

一个妈妈带4个985的孩子。

500

你看,最傻的连加分这一步都跳过去了,直接进985?

我急了,我相信不光是我,还有很多妈妈也都着急,我们不但来不及生四个,而且现有的那一个正好就是最傻的那一个......

傻子投胎也是个技术活,投到四孩家庭,他就是个985牛娃,投胎到我这种家庭,我还能努力么,对不起,我再生三个也不见得比你聪明啊......

一想到一个妈妈带4个985的孩子...啧啧啧,这盛世如您所愿啊!

不知道985听到这个小建议,会不会气得连夜拆校。中国家长们这么多年竞相追逐、奉若神明的985,头可破血可流为进985奋斗不能停的十多年拼搏,到这里还不如多生几个孩子来得省力。985如果真的变成了鼓励和奖励生育的工具,那可真是盛世奇观!

也不知道金教授此言是真心还是玩笑,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专家学者,都是真的摸透了家长对“985”的渴望。

这种渴望可以转变为各种形式来“兑现”,一旦实施,我敢打赌生育率立马飙升。

如果跟一个不太愿意生孩子的妇女说:“再生一个吧,给你补贴”,她可能会考虑考虑。如果跟她说“再生一个吧,给你学区房”,她可能会十分动心。如果跟她说“多生一个吧,保送进清华”,她一秒都不想耽误,并可以向你保证当天怀孕。

为什么,因为孩子进985不仅是一个诱惑,更是一种奖赏。哪个当家长的不想以这种结局来给自己的人生添一笔亮色啊。

但是这现实吗?遍地985,全民985,全家最傻的都进985,那么985也就不是985了,没人稀罕了。

500

985如今是很多中国家长的灵魂迷药,是迷药就存在幻觉。

首先985出来不一定就和你想的一样,其次不进985也不一定和你想的一样。

其实能不能进985在中考前就基本定型了,真正的分流就是从中考就开始的。拿上海为例,985录取率也就是在6%左右,而这6%里大部分又是从四校出去的,上什么高中基本就奠定了你上什么大学,当然,也有例外,但当“普遍”还是当“例外”也不是谁能说了算的。

但上海每年每届每代的就业和发展,也都不是只有6%的人有出息、混得好。剩下94%的人,可能其中有很多人成了那6%的领导、合作伙伴、金主、决策方......当然,这不是全部真相。但事情的真相永远和我们的幻想之间存在差距,你心里的985象牙塔世外桃源,可能并不是值得用小半生歇斯底里的力度去拼的,量力而行。

而那6%,过不了几年也一样要为辅导不了孩子功课而只能疯狂赚钱撒钱出去报班补习赢在起跑线,一看补习班里的老师,可能都是自己当年班里的垫底。

呵呵,命运。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