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别人家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爱秀的家长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有间大学公众号(ID:youjian-university)

作者:曹吉利

通常我们认为,中国人的性格是含蓄内敛的,谦虚是刻在骨子里的美德。不过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千百年来,表面的谦虚之下,实际上都是一颗波涛翻涌的心。

对于这种急于表现的心情,互联网时代用一个字来概括:秀。

500

“没办法,我家孩子实在是太优秀了!”图/papi酱

比如从小折磨我们的“别人家孩子”:他/她们聪明有礼,多才多艺,从不偷吃零食、偷看电视,爸妈出门和爸妈在家一个样,放暑假和上学时一个样,跑得快跳得高,不讲究吃不讲究穿,跌出年级前十就算考砸,还要趴在课桌上暗暗啜泣。

从小到大,他们是悬在中国少年头上的一块巨石,在很多年以前,我们还没听过“同辈压力”这个词的时候,就早早感受到了它的存在。

你以为上了大学、进入社会就能摆脱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吗?图森破!

每次放假回家,你都听说他们在大学里不换手机,不换电脑,不化妆,不打机,十一点上床,六点晨跑,每个学期的奖学金差不多都能养活你这个败家子了。而且根据你的了解,别人家的孩子在过去的十几年单纯的像一朵白莲花,连异性的手都没拉过,可偏偏就在大学毕业之后,爱情从天而降,好工作和好对象接踵而来,连续打击你本已佛系的内心。

500

我们都知道,“别人家的孩子”大多数时候是父母在教育我们时祭出的一只神兽,是挂在驴子面前的那只胡萝卜,于是总有当代阿Q安慰自己:平常心平常心,也许在其他人眼中,我也是别人家的孩子。

不过,我们还多时候还忽略了一个更深层的关系:每一个别人家孩子背后,除了有一个大惊小怪的倾听者,还有一个添油加醋的讲述者。你在街头看到两个家长碰面、聊天,大都是一个秀场,如何在表面的谦虚下传递内心的得意,被中国家长发展成了一门艺术。

秀娃第一式:欲拒还迎

“你家儿子真厉害!”

“厉害什么呀,每天睡到十点才起,懒得要死,还挑食,个子又不高,哎懒得管他了。”

“可是他不是得了个书法冠军吗?”

“哎呀,那倒是,我跟你讲,我儿子只要一写字啊就忘掉吃饭睡觉了,特别专心……”

面对夸奖时,先说一堆不相干的缺点,以表现自己对于做了这个孩子的父母是何等的痛心、难过、悔恨,为之后的反转积累力量。在对方的步步紧逼之下,才不得不吐露孩子的小小优点,然后就进入了眉飞色舞的表演环节。

500

家有儿女中,小雪就是典型别人家孩子的代表,而刘星则是大多数人的倒影。

如果对方家长不识趣,不继续追问,甚至还跟着一起叹气,这一招也许就没法奏效了。如果对方家长见缝插针,补充道:“我孩子就特别乖,没有这些缺点哎!”那么可以断定,这两个家长以后基本不会碰面了,即便相见,也再不会提起孩子的话题。

当然,对方家长的这一招也有名目:反客为主。

秀娃第二式:以退为进

同样是diss自家孩子,以退为进和前面的欲拒还迎还有区别。后者是用自己的嘴夸孩子,以退为进更高明一点,是迫使对方夸赞自己儿女。

基本方法就是把子女的状况说的一无是处:从小学习就不好,大学也不努力,胡乱混了个研究生,在北京漂着,工作累的要死,还谈不了恋爱,一年回家一趟,养这个女儿算是白养……直到对方听不下去,打断你的沉痛发言,反问道:


​“你女儿不是工资很高吗?听说还给你买了套房子?”

 500

“我家女儿混得就那样,也没太好啦。”图/papi酱

这时候才皱着眉头点点头,仿佛“有钱”是女儿身上为数不多的优点。

要是秀娃的瘾还没过够,大可以继续谦虚下去:“哎赚钱有什么用?还不是单身?听说她公司这两年业绩也不好……”不过,千万记得适可而止,毕竟对面的李阿姨、张伯伯万一气得脑出血,可不是闹着玩的。

秀娃第三式:教你做人

有些家长,自以为教子有方,便迫不及待地要做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到处传授自己的教育之道,俨然一个精神教育家。

饭桌、街头、公交上、家庭聚会,只要遇到熟人,三句话之内必然绕到孩子身上。如果对面的家长还不熟悉套路,以为只是单纯的关心,便把自己孩子的状况和盘托出,那就算是上当了。

500

我想说,在座的各位家长……

教育家必然以过来人的口吻,告诉你该如何催促孩子学习,该如何让孩子养成自觉习惯,该如何给孩子报专业,给如何为孩子规划人生。滔滔不绝,唾沫四溅,中间不断穿插的是其他人的成功案例——当然,这些案例主要是他儿子/女儿。

讲授完毕,对面家长听得一头雾水,只记住了“别人家孩子”的光荣事迹,这场秀才算功德圆满。

秀娃第四式:商业互吹

众所周知,合作共赢是时代的主旋律,而且商业社会,时间宝贵,投入同等的时间,一下子秀了两家子女,岂不是效率翻倍?

“你儿子高!”

“你女儿靓!”

“你儿子赚钱多!”

“你女儿学历棒!”

“你儿媳孝顺,经常回家吃饭,给你买保健品!”

“你女婿贴心,像亲儿子一样,还给你买了辆车!”

如果你细心聆听,这样像相声一样一来一往的对话,每天都发生在公园、学校门口、小区楼下、单位办公室等场所。在一段谈话中,双方家长一起受益,是一件善莫大焉的好事,说不定还可以促成双方互相交流育儿经验。但这一招最讲究的就是平衡,即双方优秀程度的对等,一旦失衡,这招就失灵了。

“你儿子学习好!”

“可是你女儿不挑食啊!”

“你儿子身体好!”

“可是你女儿眼睛大呀!”

这段对话注定是无法继续的。

秀娃第五式:网络直播

网络无疑给父母秀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新土壤孕育新花朵,网络也催生了新的秀娃模式:全天候无死角直播。

 

不信翻翻爸妈的微信、微博、QQ空间,其中有多少人的第一条动态,和子女有关?儿子第一次走路,发条朋友圈;女儿第一次上学,发条朋友圈;儿子大学录取,发条朋友圈;女儿寄来的第一笔工资,收款短信截图,发条朋友圈;儿子第一次带女朋友回家,先让他俩在门口等候,打开视频,按住录制按钮,在一声令下让他们进来,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500

网络直播让家长会不再是家长炫耀自家孩子的唯一场所。

话说回来,初中的思想品德课本上白纸黑字地写着: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直播”这一招如果用不好,很可能造成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效果。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一位郭女士时常在老同学群里晒女儿的成绩。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跟着夸几句,秀得多了,老同学们便少有回应,逐渐变成郭女士的自说自话。

终于,在郭女士秀出女儿的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并配以“清华录取书就是大气!”之后,她被移出了群聊,并被老同学拉黑。

面对媒体,郭女士很委屈,她的老同学们想必心里也好受不到哪里去,这一招釜底抽薪,为的也是以后长久的清静:清华宿舍就是大气、清华食堂就是大气、高级写字楼就是大气、清华毕业生就是大气、清华毕业生生娃就是大气……如此无休无止地秀下去,郭女士倒是过瘾了,群里的同学们该作何感想?

500

郭女士觉得自己很委屈,但,日常被晒娃的群友们也很委屈。

钱钟书说过:“照例说这孩子长得好,养得胖,讨论他像父亲还是像母亲。这些话在父母的耳朵里是听不厌的。”如果说孩子是一个人一生最伟大的创造,那么向别人夸耀他,也是一种很正常的心态。

可是现实中有太多的家长,沉迷于攀比,一方面向别人秀娃满足自己的虚荣,一方面又创造出“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影子,时刻催促自己的子女跑快点,再跑快点,这究竟是一种无私还是一种自私呢?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是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谁都没有权利拿着尺子、量杯、天平来衡量它,即便是父母,也不可以。

500

要想教好孩子,父母更要以身作则。

最后,还是要说一句,如果那位新闻里的郭女士掌握了以上几招,也不至于功亏一篑。她只要在群里发一句:“我女儿考上清华了!大家可以到我朋友圈看看,前五名点赞者,将获得学习笔记一套,前三名点赞者,将获得和清华学生面对面取经,探讨学习经验的机会!”

你看那些老同学还会把她踢出去吗?只怕他们爬也要爬回群里去。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