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探3》票房创记录,但我更想谈一谈剧情背后的这一段历史

500

期盼已久的《唐人街探案3》终于上映了,目前票房是25亿,成绩不俗。

作为“唐探宇宙”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部的取景地是东京,全程使用IMAX摄像机拍摄,视觉效果非常震撼。

500

和前两部一样,《唐探3》依旧是一明一暗两条线交叉进行,明线是发生在东京的“密室杀人案件”,暗线则是对“Q到底是谁”的揭秘。

没错,在这一部中,我们将见到Q的真实面目,桌子就不剧透了,大家一起去影院找答案吧。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谈论《唐探3》搞笑的戏份,也不想阐述推理的过程,而是想聊一聊它的真正精神内核是什么,我觉得这才是《唐探3》真正厉害的地方。

《唐探3》整部电影,其实都埋在一个很宏大的背景下,从个体上升到群体,从群体上升到国家,对于人性的呈现和剖析,对于历史的解读和映射,将影片的立意拉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

大家在电影里面印象最深的部分,应该是在电影中的庭审部分。

在最后的庭审现场,长泽雅美饰演的小林杏奈讲述了一个悲惨的故事:

她并非出生在日本,而是在中国东北出生、长大。

500

后来随父亲一起回到日本后,一家人因语言不通、没有户口而生活得十分困窘,父亲无奈抛弃了她们母女,只剩她和母亲相依为命。

为了让她吃上饭,母亲委屈自己去讨好流氓,后来沦落到只能去偷、去抢,最后,因为犯盗窃罪被抓入狱,并且死在了牢里面。

小林杏奈顽强地活了下来,逐渐在日本站稳了脚跟,她最大的信念,就是报复父亲,让他体验失去一切的痛苦。

而这一切悲剧的根源,是因为小林杏奈的父亲渡边胜,是日军侵华时期留在中国的“战争遗孤”,他对小林杏奈所做的一切,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我猜导演把日本作为电影主要拍摄场地的时候,就考虑过很多东西,如果仅仅是讲述一个女秘书杀人案,我觉得很简单,没有必要大费周章绕那么远,也没有必要打上“战争遗孤”这种时代标签,直接简单切入就行。

而这部电影,导演之所以把这么重要的部分放在这一个标签下,是因为他有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或者是非表达不可的东西。

如果你看懂了这一点,你就看懂了整部电影。

电影有很多细节,可能一些人会有点看不懂。

比如影片中秦风对Q说:“你有你们,我有我们”,他说的“我们”绝不仅仅是他和唐仁,或者另外几个侦探。

比如众人一起看烟花的时候,为什么一下子播放起了迈克尔·杰克逊那首和平之曲《Heal the world》。

还有秦风问唐仁,你的愿望是什么?

而唐仁一下子说出自己的愿望是世界和平,而秦风说他终于说了一句靠谱的话。

这些东西,很多人觉得莫名其妙,其实,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意有所指,导演把整部电影的立意,拔到了一个很高的地方,这才是他真正让人敬佩的地方。

如果你去了解这些情节背后的历史,就会读懂影片真正想表达的东西。

500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了更彻底地占领中国,向中国东北大量移民,他们妄图改变东北的民族构成,建立一个新的“海外殖民地”。

这些千里迢迢迁徙而来的日本人,被称为“开拓团”,渡边胜的父母,就是“开拓团”的成员。

500

“开拓团”的到来,对东北农民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这些“开拓团”要么强占,要么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收购东北农民的土地,然后再租给东北农民耕种,导致东北500多万农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被迫成为了佃农。

还有很多东北农民四处流离,或在日本组建的 “集团部落”中忍饥受寒,冻饿而死的人数不胜数。

日本战败后,关东军要求“开拓团”的移民立即撤离,但此时“开拓团”里的“大部分是老弱妇孺,而已经崩溃的日本政府无法组织有效的撤离方案,他们不得不开始自谋生路。

500

数据显示,战后“开拓团”移民死亡总数为7.85万余人,其中自杀的有1.152万人。

而剩下的日本移民中,有少部分历经磨难回到了日本,还有一部分被中国人收养,成为战后的遗孤。

当年的侵华日军在我国东北大量移民的时候到底做了多少恶?

除了前面提到的掠夺农民土地之外,日本人还雇佣中国劳工,大量开采煤矿资源。

整个东北有15个万人坑,阜新、辽源、鹤岗、鸡西这些煤矿城市里,都有一个堆着中国劳工遗骨的大坑。

500

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矿难,就发生在那时的东北,死亡人数高达1549人。

而造成这样大规模死亡的真正原因,不是瓦斯爆炸,而是爆炸发生后,日本人为了保护井下设备和矿产资源,停止向井下送风,导致旷工窒息而死。

500

唯一被营救且最终生还的人,是一个日本人。

而日本在《盛京时报》里,仅仅用30多字刊登矿难消息,还称“损失轻微”,因为在他们眼里,中国人的命根本就不是命!

除了经济和军事上的侵略外,日本还在东北大搞愚民政策,实施教育、文化上的侵略。

1932年,日本当局责令南满洲教育会教科书编辑部编纂了《历史教科书》,该书分为三个部分,满洲史、东洋史和西洋史,一字不提“中国”,完全割裂了古代中原文明和东北地区的联系。

可想而知,这样被扭曲、编造的“历史书”,会对东北孩子造成多大的影响。

除了歪曲历史,日伪当局还强制东北各地学生学习日语,在《国民学校日语国民读本》中灌输“日语是我国的国语之一”的殖民思想。

500

1939年版本的伪满洲国国歌,里面大言不惭地说“只有亲爱无怨仇”,看似一派祥和,实际上亡我之心昭然若揭。

日本当年在中国造下的罪孽,罄竹难书。

那是一段疼痛的历史,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了解,也产生不了多少共鸣,但那一段历史是值得铭记的。

《唐探3》结尾,渡边胜的那一跪非常震撼,很多人觉得那是表达对女儿的忏悔。

其实不然。

那一跪,也是代替他的父辈,表达对全体中国人民一个迟来的忏悔和愧疚。

500

《唐探3》里的庭审戏中,响起了一首日本的老歌《草帽歌》,它表达的,是一个日本战争遗孤对母亲的眷恋,和失去母爱的悲哀。

很多带着父母一同去观影的朋友都说,这首歌唤起了父辈们对那个时代的记忆。

二战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对日本的平民,也意味着颠沛与苦楚。

滞留在中国的日本遗孤,很多都想回到故乡,但过程并不容易。

日本厚生劳动省在1985年3月制定实施了一套针对日本遗孤的“身份担保人制度”,规定即使是公费回国的日本遗孤家庭,也必须征得其日本亲族的同意。

然而,很多亲戚为了避免麻烦,往往拒绝做“身份担保人”,导致他们无法回国。

即使经过旷日持久的努力回到日本,这些遗孤从中国带去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女,也由于语言不通,在日本举步维艰,很多都只能靠着微薄的救济金生活。

影片中渡边胜一家的经历,就是那段历史的一个缩影。

1981年,日本摄影师江成常夫作为“寻亲团”成员,来到中国东北,拍摄了一组照片,名为《战争遗孤》。

照片中的遗孤们面对着镜头,或平静,或愕然,或尴尬,经过了几十年的岁月,他们依然对自己的身世感到迷惘,不知故乡究竟是何处。

500

500

“寻亲计划”之后,一部分遗孤回到了日本,这时的他们大多已五六十岁,语言不通,生活习惯迥异,他们根本无法靠打工养活自己。

江成常夫在影记中说,“我感觉回到日本后的他们,并不是那么幸福。”

那是一个疼痛的伤疤,对于中国人是这样,对于那些遗孤们同样也是。

无论对哪个国家的百姓来说,战争的苦痛都是相似的。

这是《唐探3》想要表达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核,也是影片最打动我的地方。

从整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窥见导演在影片中所寄予的深沉思索:该如何看待战争?这个世界何时才能消解战争留下的悲痛?

这样的思索也许有些宏大,却是导演必须要表达的,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思索的命题。

而导演用埋在深处的细节,给出了他的答案。

影片中秦风对Q说:你有你们,我有我们。

而最后一幕里,四个侦探,有中国人,有日本人,有泰国人,他们站在一起,看着漫天焰火。

那一刻,他们之间没有了国界,只有共同的“我们”。

伴随着焰火响起的,是那首《Heal the world》,歌曲开头的歌词是这样的:

“沉思那潮生潮灭,世代更迭。

我们想要为孩子们和他们的子孙营造更美好的家园,让他们明了,他们活在一个较过去更加美好的世界。

从而让他们坚信,他们也可以营造一个愈加美好的世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伤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

世界和平,和气生财,是我们共同的愿景,过去的荣光和苦痛,我们都应该铭记。

愿世界和平,愿世间再无战争。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桌子的生活观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