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狸猫换太子”爆发一千周年(二):从冯提莫到魏璎珞

【观察者网风闻社区原创】

书接上文。这个女人不是别人,就是后来的“章献明肃”皇后,也是我们狸猫换太子故事中的头号大反派——刘妃。

毕竟这个女人后来曾经母仪天下,不但当过皇后,而且还当过太后,最牛逼的时候还动过拷贝武则天的心思。此篇一开始就剧透她后来的一些身份,也是为了给《宋史·后妃传》做一个注脚,即怎样用一个春秋笔法反装忠,明褒实贬。

当年的刘姑娘生于何时、何地?家庭情况如何?《宋史·卷242》记载如下:“其先家太原,后徙益州,为华阳人。祖延庆,在晋、汉间为右骁卫大将军;父通,虎捷都指挥使、嘉州刺史”。

说刘氏的祖上在在晋、汉间为右骁卫大将军云云,把她捧的乌跩乌跩的,无非是因为她确实后来发达了,如果不好好涂抹一下她的身世,有损宋代皇室的体面,这都是史官的套路。理解了这一点,那么读者读到《宋史·真宗纪》中直接和《宋史·后妃传(卷242)》相冲突的文字的时候,也应该知道这恐怕也不是史官下笔疏漏,而是有意为之。

《真宗纪》记载她“后年十五入襄邸”,但真宗封为襄王在端拱元年,再拿后妃传记载的刘氏的身世一推算,前后矛盾,刘氏被收纳到襄王府邸应该至少20岁了。笔者推断,《真宗纪》的记载相对来说是可靠的,因为史官一定要把她和襄王赵恒的罗曼蒂克初始定在15岁左右,无非想说那时候她还是个未出阁的黄花闺女,是个处女。

很遗憾,赵恒被她迷住的时候她已经不是处女了。

说到这里,很多读者估计都会联想到史学大师陈寅恪的《元白诗笺证稿》中是如何论证杨贵妃入宫的时候已经不是处女的。如果说李唐一朝“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那么到了宋朝这样一个理学(西方学者把宋朝开启的官方儒学新气象称之为新儒学)日渐昌盛的朝代,把男女闺阁大防视为“天理”的朝代,再出现未来的太子宫中有个野女人的现象,就足以惊诧了。

刘氏在被襄王纳入王爷府邸的时候,她之前其实已经嫁为人妻,老公叫龚美,是个银匠。

让当时还是襄王的赵恒身边的工作人员更不能容忍的,倒不是刘氏已失贞,而是刘氏的职业,对达官贵人、士人鸿儒来说颇为有些不堪——她是个走街串巷卖艺的歌女。

500

李若彤版刘娥

家境颇为贫寒的刘姑娘在出阁之前就学了一门手艺——唱歌,而且特别擅长打小鼓,一边打一边唱,靠路人和街坊邻居打赏过活。刘姑娘一出生就父母双亡,靠着外婆含辛茹苦把她养大,唱歌打鼓的技艺也逐渐精湛,得到的打赏也越来越多。

可以说,刘氏就是宋初版的冯提莫,区别是冯提莫在一间小房间里直播,刘姐姐是露天田园式的直播。这得以让她结识小中产阶级,银匠龚美。嫁给龚美之后,可以说她才从根本上摆脱了风餐露宿的生活,但婚后伎艺没有撂下,笔者估计她就是在现场直播的过程中,被赵恒身边一个叫张耆的指挥使发现了,推荐给了赵恒。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赵恒见到刘姐姐居然立刻展现出了神魂颠倒的模样,事情的发展确实有些戏剧性。我们只能假定张耆平时花了很多心思琢磨赵恒,知道他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女人。

赵恒毕竟是血统纯正的老赵家的王爷,是个有身份的人,看上了刘姐姐也不可能明抢(此处应有高衙内的笑容),于是花了些钱,从龚美手里买了过来。必须再说一句,当时龚美的生意江河日下,日子越过越艰难,张耆发现刘氏的时候,刘氏很可能当时处在被插标卖身的状态。一个人的命运就是这样的离奇,设想,如果当时张耆给赵恒推荐的是别人而非刘氏,那么刘氏很可能要被卖到某大户人家做奴婢甚至要被卖到妓院了。

一个险些被卖到妓院的弱女子后来成了宋朝的名后,大宋啊,中国古代史因你而更精彩。

她原来的老公龚美毕竟是混江湖的,知道该怎么做人,改姓了刘,和刘美女以亲兄妹相称,做到了最基本的避嫌。

不得不说,刘氏确实是一个不一般的女子,自从被纳入了襄王府中之后,居然被赵恒专宠。首先我们要判定,刘氏的颜值估计是很高的,而且心眼儿很活,会来事。她和襄王府中其他女眷不同的是,她带给了赵恒以高级版的尘凡气,治愈了赵恒易塌陷萎缩的那种被异化的富贵病。毫无疑问,她和赵恒日夜在床上颠鸾倒凤,短时间内就树敌颇多。原栖身于草莽间的刘氏当时估计在赵恒那里也没有什么太长远的规划,毕竟,她的出身在仍然特别讲究门第的宋朝是个硬伤,能宠一天是一天。

有一天赵恒进京轮对,和赵光义父子二人面对面谈了一小会。已经觉察到有些异样的宋太宗把赵恒身边的乳母悄悄叫了过来:“太子这些日子怎么瘦了这么多?身边什么人教给了他减肥的秘方了还是什么?”

早就极度厌恶刘氏的乳母把实情和盘托出,并且添油加醋狠狠把刘氏贬斥了一顿,赵光义火大了,下令赵恒把这个野女人逐出去。


赵恒一看事情败露了,不得不遵旨,但实在是难以割舍和刘氏的这份龙卷风般的爱情,悄悄把刘氏送到了推荐给他的指挥使张耆的宅子里。

500

《开封府传奇》中的赵恒和刘氏

既然王爷把心爱的女人送来了,张耆也不敢不好好侍候,他把家里的宅子腾出来给了刘氏居住,自己又在外面租了一间小院。张耆的家,就成了赵恒经常和刘氏私会偷情的主要场所。

谁说帝王将相的人家不会产生真正的爱情呢?笔者坚定地认为,倘若没有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本身,仅凭刘姑娘的发迹史,就足够能成为一段帝王情感的佳话。哪怕是真宗晚年因为皇权和臣力和前后宫纠结,导致夫妻感情走向异化,仍不能否认赵恒和刘氏曾经有一段真挚而又纯粹的爱情。也无怪乎当晚明的知识分子看到狸猫换太子的话本之后,把真宗和刘氏比附成明宪宗朱见深和万贵妃,这两对夫妻的相似度确实很高。

    刘妃和万贵妃都出身低微,而且两对都是姐弟恋,而且这两个女人虽然都没能产下真正意义上的皇子,但都以专权善终。

  至道三年,也就是公元997年,赵二赵光义驾崩了。赵恒如愿以偿登上了皇位。他迫不及待地把刘氏接进了宫。要知道,这一年是赵恒和刘氏相识整整十周年,两个人冲破了重重阻力,没有忘情的赵恒终于在宋朝的皇宫大内和刘氏筑巢了。

   但即便是迎进宫,刘氏的进阶也必须要按照基本法。她刚进宫的时候被封为美人,估计比清宫宫斗戏中的答应地位还低,因为美人是嫔妃中四品的末尾,距离贵妃差了多少级呢?足足有22级,但是比地位最低的才人和贵人要高一些。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

    景德四年四月辛巳,皇后郭氏崩。

  大中祥符二年正月,以美人刘氏为修仪,才人杨氏为婕妤。

  五年五月戊寅,以修仪刘氏为德妃,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

从美人到德妃,用了整整十五年的时间,这个德妃是仅次于贵妃和淑妃之后,而且期间恰好还发生了郭皇后病逝的事件,这一年对刘氏来说,是她一生中最难忘怀的一年,在公元1012年的年尾,她要被册封为皇后了。

从低微的美人到母仪天下的皇后,十五年,相当于本科生+研究生再乘以二,刘氏连拿了两个本科和硕士学位之后,她的毕业典礼就是后宫之主的加冕礼。

人生的巅峰就在眼前,然而她仍需屏住呼吸,还有一道大门槛要过——群臣。

此系列文的重要力量也要登场了。从美人到嫔妃的升级过程,刘氏大致顺利,大多数的臣子也只是把这个现象当做皇帝爱熟女的一个小癖好没太阻拦。但皇后和皇帝一样是国家元首级别,需要出席重要的外交场合,这不仅仅是皇家脸面,而且是整个大宋高层政治组织结构运行中的重要零件之一,绝不可等闲视之。

刘氏出身如何,之前的经历虽然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时候不得不要挑明。

副宰相寇准、宰相王旦、向敏中等均上书,理由基本只有一条,刘氏出身太寒微了,赵恒一手提拔起来的后起之秀李迪也丝毫不给面子,说怎能让这种女人母天下呢?皇上你不要脸我们这群读书人还要脸呢。

看这一段:

参知政事赵安仁罢为兵部尚书。安仁畏谨精审,特留意刑名,内外书诏要切者,必归安仁裁损之。先是帝议立皇后,安仁谓刘德妃家世寒微,不如沈才入出于相门。帝虽不乐,然察其守正,不罪也。

也就是说,赵安仁直接怼了赵恒,说皇上你需要女人的话我给你介绍一个,副宰相沈义伦的女儿沈才人不错,不比那个出身寒微的刘氏强多了?“帝虽不乐,然察其守正,不罪也。”显然惹得赵恒很不高兴,但赵安仁毕竟姓赵,而且是赵恒一手提拔的,也就没怎么吃瓜落。

但群臣的意见显然最终没有起多大作用,大中祥符五年十二月,丁亥,立德妃刘氏为皇后。后性警悟,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帝每巡幸,必以从。

刘氏的人生巅峰来了。

皇帝的个人意志压倒了文官系统众意的掣肘,主要还是因为反对者慑于赵恒的决心,毕竟他们都知道两个人都是老相识了,而且准备要耳鬓厮磨的,“帝每巡幸,必以从”就是明证;而且从本质上来说,皇后毕竟带有浓重皇帝家事的色彩,如果他们判断此事无关政治大局,也就不再聒噪;并且事无巨细都要裁决的宰相王旦点了头,也在从中起了很大作用。

前文中书说,刘氏是个非凡的女子,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我们再次看到了这一点,后性警悟,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有见识有决断。而且影影绰绰对照《旧唐书》中关于武则天的记载,二者有比较强的相似度。“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也为她后来跃出后位职责,从幕后跨向前台,参与到更大的政治人事安排的纠葛中埋下了伏笔。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先把女主角撂下,再来说说狸猫换太子故事的女配角——李妃。这个李妃在各大戏剧舞台上其实倒是女主角,是被栽赃陷害的事主,但在本文中,她的出场时间和存在感比较有限。

笔者查了一下,《宋史·后妃传》有关李妃也就是李宸妃的记载整整有700个字,和杨淑妃相似,是刘氏篇幅的三分之一。不过区区700个字虽然不是含英咀华但透露出很多信息。杭州姑娘李氏生性内向,莊重寡言,而且“初入宮,為章獻太后侍兒”,也就是说她一入宫的身份就是给刘氏当“丫鬟”,侍候刘氏,也因为这个缘故,她得以很快进位到了妃位,因为能贴身接触刘氏,也让她有很多机会和赵恒相处。

真宗以為司寢”,这短短六个字,是我们全文的题眼之一,也就是说刘姑娘有了和皇帝同床共枕的机会,而且一下子就怀孕了。

在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明宪宗和万贵妃的故事,两件事再次得到呼应。明宪宗朱见深也是偶然间宠幸了一个后宫的小丫头,这个姑娘据说还是从西南苗疆带来的,小丫头怀孕后,就生下了后来的明孝宗朱祐樘,为了防止万贵妃对朱祐樘下毒手,小皇子一直被隐匿在后宫中默默成长,那就是后话了。

刘氏一直没有怀孕,但伺候她的丫鬟李氏怀孕了,这是“狸猫换太子”故事情节冲突和戏剧性的最关键、最核心的一段剧情。数不清的后宫宫斗剧就围绕后宫的皇子们展开,母以子贵,从秦汉到明清自古皆然。

500

李宸妃

接下来故事应该如何发展呢?醋意横生的刘氏联合某太监,在李氏分娩当夜以狸猫调换婴儿,瞒天过海,一夜间导演成了惊天阴谋大戏,真的是这样吗?

笔者实在是钦佩“狸猫换太子”的编剧,故事的情节展开丝毫不突兀生涩,合情合理,而且高潮一波接一波,而且有强烈的侦探悬疑色彩,在众多包公案中,这部戏可以说是执牛耳的一部。


戏剧和话本本身也走进历史,是历史的一部分,但绝非代表着它能还原历史。

说它是历史的“一部分”,也是因为从心理史学的角度看,它有非常合理的重构性。前文中多次提到,宋真宗赵恒这个人特别的神神叨叨,这货对某种超验力量笃信不移。读者也许会说北宋还有个道君皇帝宋徽宗赵佶,但真要一点一点掰开了揉碎了细说,让他俩的宗教情感程度分个高下的话,赵恒还是比赵佶高出许多,这就是为什么他的谥号是真宗。

狸猫换太子话本中的这个设定是对宋真宗心理战的绝佳契合。赵恒一看李宸妃生下了一个狸猫,没有思考的心境一起高唱“我们一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喵喵”,而是大为惊恐,直接斥李氏为妖孽,李氏被搞成了有点类似西方文化中的巫婆那个形象,进而被打入冷宫。

在《宋史·后妃传》中,我们还还能读到一则很有趣的故事。李宸妃还在怀孕的时候,有一次跟在赵恒后面走路,下台阶脚步没站稳,趔趄了一下,头上戴的玉钗掉在了地上,当时李宸妃很不高兴而且有点害怕皇帝怪罪,没想到赵恒拾起了摔在地上的玉钗,发现玉钗并没有摔坏,仰天说了三个字:“哈哈哈。”

众人不解,皇帝在这儿瞎乐什么呢,玉钗就算摔坏了可以让工匠打造一个,不至于啊。赵恒高兴地差点没蹦起来,说:“李宸妃肚子里的孩子是个男孩儿啊。(當為男子)”李妃问,你怎么知道?赵恒说,玉钗掉在地上没有摔坏,说明你怀的是男孩,如果摔坏了,说明是怀的是个公主。至于赵恒从哪里搞出来这一套歪理邪说,就不清楚了,反正他一天到晚钻研各种妖言谶纬,加以比附,这是他的一大爱好。

大中祥符三年五月底,李宸妃的预产期到了。狸猫是不是也该出场了?很遗憾,这里没有喵星人什么事。孩子出生很顺利,母子平安。但是……

仁宗在繈褓,章獻以為己子,使楊淑妃保視之。

史书这寥寥就这么几个字,隐去了李宸妃的多少悲苦?很多时候,她的痛苦程度应该不亚于被打入冷宫。这个孩子一生下来就被刘贵妃(两年后她就成了皇后)抱走了,既然你一入宫就是伺候我的丫鬟,你的孩子也算我的孩子,我代理给你照管一下,而且找了杨淑妃当乳妈。孩子的事儿,小李你以后就不用再操心了。

从此这个孩子和李宸妃天涯两隔,给孩子取名叫赵受益。

宋真宗绝非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本来有六七个,大多数都早夭,在皇子的夭折率方面,大明也堪堪和大宋匹敌,笔者还专门读到过一篇分析明朝皇子为何多夭折的文章,限于篇幅,就不多讲了。

赵受益本来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赵祐,他是章穆皇后郭氏所生。但赵祐长到九岁的时候也夭折了,随即章穆皇后郭氏也因为思念皇子身体没有撑住,几年后也病逝了。性情温和娴熟的郭皇后的去世对赵恒来说打击很大,更让他受刺激的是爱子赵祐本来已经被立为太子,也没长大成人。

被逐出宫外的李宸妃

赵受益出生的时候,赵祐已经死了七年了,赵恒也算是老来得子,对这个儿子特别喜爱。 但我们看到,李宸妃“妃嘿處先朝嬪御中,未嘗自異”,被刘贵妃剥夺了抚养权之后也根本不敢发声,这就是后宫权贵真正的力量——只需刘氏的一句话,并不需要阿喵来换。

至于狸猫换太子话本中所讲,李氏和刘氏凭借怀孕产子竞争皇后之位也是不存在的,二人的等级尊卑差别太大,有了抢过来的这个赵受益,这也是刘氏在大中祥符五年登上皇后之位的很重要的一个砝码。

皇帝也当了,封禅也封了,新儿子也有了,契丹人也不那么作乱了,坐在龙椅上的赵恒,按道理也该舒一口气,心想,虽比不上尧舜汉武唐宗,但史书应该不会把我描写成昏君吧?

公元1010年,他年逾不惑,遍观群臣,心里却依然五味杂陈。一个一个山呼万岁,面带忠厚,张嘴闭嘴仁义礼智信,但他们内心在想什么呢?他们和朕是一条心吗?

我们的第三股势力——文官士大夫集团即将登场。请看第三篇《君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