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的钢铁洪流(二),纵深作战

本文选自同名公众号。

本系列文集介绍苏联装甲兵和坦克工业从诞生到二战结束后数十年间的发展历程和作战经过,参考大量国内外相关出版物编写而成,力争做到资料详实,数据准确。文集不仅专注于苏联坦克的发展,还介绍了苏联重工业化政策的形成,苏联坦克兵建军思想演变和众多历史事件,如大清洗对红军装甲兵建设的影响,二战西方对苏联坦克援助等。文集内容较长,全文分九大部分:

一、装甲兵的创建

二、纵深作战

三、轻型坦克

四、中型和快速坦克

五、T-34坦克

六、重型坦克

七、战争末期坦克

八、苏军装备的国外坦克

九、斯大林的遗产

本期刊登第二部分:纵深作战。

人们通常认为是德国首先发展和完善了纵深突破装甲作战。但实际上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苏联的装甲战术理论家和工程师建立的装甲作战理念,并以此理念赢得了与纳粹德国的战争。

苏联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1929年-1934年)及后续的五年计划建立起了庞大的军工体系,这对20世纪20年代后期苏联红军建立大规模坦克部队至关重要。1929年,红军只有340辆坦克,而到了1935年达到了7633辆,苏联拥有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坦克部队。1941年至1942年间德军给苏联红军的坦克造成了严重损失,坦克数量从28800辆减少到1503辆。而到了1945年,依靠苏联人的坚韧和细致周详的规划,红军坦克数量达到162000辆。

毫无疑问,自然资源为二战苏联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这一因素的作用不宜夸大。到上世纪末,对苏联红军的较为统一的看法如艾伯特.西顿上校所说:当时(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年代)苏联武装力量缺乏作战经验和专业技能,只是对德国军队简单模仿,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胜利只是因为他们的匹夫之勇,红军作战缺乏周密计划和精准的配合,他们只是用蛮力,而不象德国军队那样富有技巧和计划周密。

这种说法毫无证据。战争期间红军确实发动了一系列人员和装备数量众多的进攻战役,伤亡也很大,但这一结论是建立在对红军作战条例、作战环境和苏联独有的关于装甲战理念的错误理解上。

战争爆发之初,红军缺乏训练,装备不足。战争头两年苏联红军伤亡惨重,红军最高统帅部不得不四处抽调部队并将他们尽快投入战场,原本设想将这些部队训练成与德国军队具有相当作战水平的目标早已放弃。虽然数量优势是苏联军事思想中一条重要的原则,但苏联并没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力资源(没有国家能够承受快速而大量的人员损失)。1943年初苏军最高统帅部就预测人力不足的状况会越来越明显。1945年,红军步兵师的实际人数只有编制人数的四分之一约2700人。

苏联红军通过巧妙和周密的计划弥补了人力资源不足:他们在战线的特定方向上集中使用坦克、步兵和火炮,以优势兵力火力发动猛烈进攻突破德军防线。更重要的是,在1925年到1941年这段时间里,红军构建了独有的复杂的坦克和机械化兵团作战理论和组织机构,这些理论以及对作战理论不同部分的侧重,使得西方军事专家根据西方经验对红军做出了片面和错误的判断。以苏联社会思想和军事思想为背景,红军创立了独特的装甲战理论,这不是对德国装甲战理论的简单模仿,而是大胆的创新。

国内战争时期的苏联红军

20世纪20年代,苏联红军对未来战争的三个问题十分关注:第一,现代工业国家之间战争的性质;第二,如何正面突破敌方牢固防线;第三,先进技术对战争的影响。红军试图从最近的两次战争中找到三个问题的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和俄国内战(1919年-1921年)。

苏联红军对这两次战争研究为如何应对重大冲突取得战争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分析研究,苏联红军对技术进步对战争的影响有了相对理性客观的判断。这是红军创建自己军事思想的无价之宝,更为苏联集中力量研制未来战争所急需的装备指明了方向。

红军能够有条不紊地解决综合性和复杂性如此之高的问题有赖于红军内部开放而活跃的思想和讨论。伏龙芝元帅组织了一个由参加过俄国内战的指挥官、沙皇时期的军事思想家(又称冯斯帕西,voenspatsy)和进步的拥护布尔什维克党的军官组成的组织。意识形态、实践知识和理论思想的独特结合产生了20世纪20年代末的“纵深战斗(Deep Battle)”概念,接着是30年代中期更大胆的“纵深作战(Deep Operation)”概念(也可理解为“纵深战役”)。这两个概念相结合,确定了未来苏联红军坦克兵组织机构、坦克性能以及所担负的角色。

但是最终,20年代这种开放的思想和创新观念所确立的许多原则由于1937年斯大林对红军军官队伍的大清洗而抛弃,这场大清洗夺去了绝大多数“纵深战斗”和“纵深作战”思想创立者的生命,幸存下来的人都噤若寒蝉。只是在后来经历了二战初期的惨败后,斯大林软化了态度,这些战前就有的概念和思想重回红军。

关于现代战争的理念

对苏联军事思想发展至关重要的是对现代战争的理解。红军军事理论家们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研究得出结论:现代工业国家拥有的数百万计的正规军规模庞大且能灵活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因此不可能被一场战役击败。未来战争的胜利一定是通过多次胜利积累而成。数百万军队参战,空间广阔的战场意味着未来战争由多次战役战斗构成。对于战争胜负来说每场战斗都很重要,这些局部性战斗由于其结局和影响不可预测,很可能会造成巨大损失,而参战方毫无所获。

为了避免这种混乱性和不可预测性,以确保资源能够投入到获益可能性最大方向,部分军官-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A.A.斯维钦、M.N.图哈切夫斯基和V.K. 特利安达菲洛夫-认为应当在基于完善的后勤供应基础上仔细规划协调各战术层级作战行动,力图各自达成单一目标,这就是“作战(operation)”。

高级指挥官首要任务是取得战术级作战行动胜利,这在苏联红军内部通常称为战役指挥艺术。与交响乐队指挥类似,战役指挥官的任务是综合运用多个兵种和多种兵器装备,在统一指挥和设定目标前提下充分发挥各自独有的优势取得作战胜利。单独一次战役并不足以击败拥有巨大资源的敌手,确切地说,战略上的胜利来自于多场战役的胜利之和,这些战役从时间上说要具有连贯性和连续性,需要经过整体规划和精心实施。

纵深战斗和装甲战

红军最终确立了如下观念:未来战争的战略性胜利来自于众多战役胜利,每一次战役胜利则有赖于一系列相互之间有所关联且目标单一之战斗的胜利。苏联红军的军事家们尤其注意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战斗的本质。

红军得出的结论是,战术防御的成功是以相互呼应的纵深防御为基础的,同样的逻辑,进攻一方也应采用类似方式组织突击兵力。冲击队形必须为连续梯队,这样才能实施不间断冲击突破敌方防御。在一份报告中分析人员考察了多个战役,对步炮协同和各军兵种之间紧密的战术协同进行了仔细分析。分析报告中特别提到了1918年8月8日英军对亚眠的进攻作战,英军共动用了400辆坦克。而 1916年布罗希洛夫将军指挥的进攻作战表明,在宽大战线上对敌人发动进攻可有效分散敌方防御力量,为在特定地段以优势兵力火力突破敌方防线创造有利条件。

1929年出版的两部著作通过总结红军的战斗经验而阐述了一种与上述理念一脉相承的原则,称为“纵深战斗(Deep Battle)”,这一概念纳入了1929年的野战条例(PU-29)。在特利安达菲洛夫将军的《现代武装力量战役本质》一书中对这一概念格外重视。纵深战斗的目标是突破敌方战术防御地辐,突破纵深大约为10-15公里。特利安达菲洛夫将军的理论一定程度上是对布鲁西洛夫指挥的那次进攻作战的回应,特利安达菲洛夫将军认为只有将第一道防线和纵深防线都作为突破目标才能突破防线,保证突破行动具有足够的机动性。

在纵深战斗的主突方向上应以远程火炮和飞机同时对敌防御全纵深地辐发起攻击,承担正面突击的部队以纵深梯次配置发起冲击,快速突破。兵力兵器的集结要进行“伪装(maskirovka)”,综合采用欺骗、假情报、安全和伪装等各种手段,掩盖作战企图,从而达到出敌不意,最大程度削弱敌方反应能力的目的。

纵深战斗战术

特利安达菲洛夫将军著作中所阐述的军事思想已超出了战斗的范畴,勾画出了战役层级的轮廓,这也是PU-29关注的重点。这部著作对未来的大规模坦克战产生了潜在的影响,而当时的野战条例则忽视了坦克战。著作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制订前夜完成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内苏联开始为将军构想中的坦克部队提供装备。

500

▲1944年夏,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的步兵在IS-2重型坦克的支援下冲进乌克兰。IS-2坦克长长的122毫米M1943炮特色鲜明,是一种威力极其强大的武器。但它的炮弹采用分装装药方式,而普通坦克则为“固定”装药,因此IS-2坦克只能携带28发炮弹。IS-2于1944年2月首次在科尔松·舍夫谢尔科夫投入战斗。

1930年红军成立了由K·B·卡里诺夫斯基为旅长的带有试验性质的坦克旅。最初包括1个坦克团、1个步兵团、1个炮兵分队和1个侦察营,配属60辆MS-1坦克和32辆T-27轻型坦克。1932年又在斯摩棱斯克、列宁格勒、哈尔科夫和莫斯科建立了4个规模更大的坦克团,同时还成立了数个独立坦克营,这支坦克部队是1931年“大坦克计划”的成果,这一计划统筹重建了坦克工业,为特利安达菲洛夫和图哈切夫斯基倡导的大规模装甲战提供坦克。

500

▲1939年夏天,斯大林在莫斯科图奇诺机场观看空中表演。和他一起观看的还有政治局成员及其夫人们。斯大林对给红军装备坦克十分积极,一些坦克设计师如果觉得自己的工作受到干扰,会直接向他求助。

1932年苏联成立了专门分管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委员会。根据该委员会的建议,红军决定于1932年秋季组建第11和第4机械化军,每军下辖1个装备T-26坦克的坦克旅(下辖3个坦克营,1个步兵营,1个炮兵分队,1个工兵营,1个防空高炮连),1个装备BT坦克的坦克团(编制序列与第一旅相同),1个步兵旅,军直属队(侦察、工兵、喷火营、高炮分队、交通指挥连和技术支援分队)。要强调的是,红军的编制看起来与德军装甲师的编制类似,但德军于1935年才成立第一个装甲师,比红军晚了3年。

实践中,K·B·加里诺夫斯基的坦克旅在验证特利安达菲洛夫将军设想的坦克在纵深战斗中的作用及作战战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装甲部队分成三类:NPP(步兵支援)、DPP(远距步兵支援)和DD(远程作战/搜索)。这三类部队的定义与他们的作战范围无关,而是与他们在突破敌方防御纵深作战中所担负的战术任务相联系。

NPP类主要负责为步兵在敌方防御最前沿撕开突破口,作战任务包括碾压逃过己方炮火准备的敌方铁丝网,摧毁敌方火力点和坦克,还负责协助击退敌方反击。实践证明,每公里正面需要配备15-16辆NPP坦克,坦克之间保持15-30米间隔,紧随炮兵弹幕前进。

步兵紧随在坦克后方,与坦克保持不大于100米的距离,负责清除敌方阵地。如坦克遭遇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工事或火力点,则步兵前出,在坦克火力掩护下消灭敌人。消灭敌人或工兵成功开辟通道后,炮兵实施弹幕射击,坦克恢复其在攻击队形中的位置。这一战术首先应用于1929年中苏边界冲突中,效果有好有坏。

DPP类负责为突破敌方防线突入防御纵深的第二梯队步兵提供支援。它们采用的步炮协同战术与NPP相同,DPP还负责搜索并摧毁敌在防御纵深内的炮兵阵地和消灭敌方预备队。DD类则负责协助完成突破的收尾作战。

1920年代后期苏联研发了T-26轻型坦克、T-28中型坦克和T-35重型坦克来担负NPP和DPP任务。二战爆发后,它们被更强大的KV-1和KV-2重型突击坦克所取代。随着战争的进行,KV-85、IS-1和IS-2坦克-以及能抗改进型反坦克武器的苏-122/152和ISU-122/152自行火炮-逐步投入战场。T-34坦克则可用于所有三类任务,具体应用取决于敌方防御程度。

500

▲KV-1坦克穿过列宁格勒街道。红军试图为KV-1加装更多设备,结果制造出来的坦克单位功率低,坦克性能受到严重影响。而它的火力和防护与更灵活也更轻的T-34坦克相比没什么优势。不过KV-1的底盘后来成功地用于IS系列重型坦克,也用于ISU-152自行火炮。

500

▲ISU-152 1944型自行火炮。ISU-152装一门152毫米火炮,备弹20发高爆弹和穿甲弹,成员5人。每枚炮弹重43.4公斤,最大射程约为10000米,足以摧毁德国最大的坦克,还能为步兵提供支援火力,专门用来摧毁德军坚固防御工事。

500

▲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的 IS-2重型坦克,1945年4月在柏林附近森林中伪装集结待命。IS-2装一门122毫米M1943火炮,携带28发炮弹,还装有一挺12.7毫米高射机枪和三挺7.62毫米机枪。IS-2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强大的坦克,可与德军最强大的“虎”式和“豹”式坦克相匹敌。

500

▲1944年夏,车尾脱着浓烟的1944型 ISU-152自行火炮冲上小山。在战后的坦克设计中,苏联工程师发明了向尾气中注入柴油来制造浓密白色烟雾的方法。后来西方如英国“挑战者II”坦克也效仿了这一做法。

纵深作战

尽管大清洗时期斯大林下令停止对纵深战斗理论的研究,但在1936年版《野战条令》(PU -36)中这一思想仍得到了明确体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重新执行1936年条令,并编入1944年野战条令(PU-44),为苏联在战争后期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特利安达菲洛夫将军于1931年7月因空难丧生,但他的思想成为1933年提出的“纵深作战基础”理论基础。将军与红军其他一些理论家指出,“纵深战斗”只是战役的开始阶段,在此阶段红军要投入大量兵力兵器以期以压倒性优势突破敌人防御。

500

▲在这可能是用于宣传的照片,一辆BT-5快速坦克在步兵伴随下前进—-“炮弹爆炸”看起来有点太整齐,不像是真的。这张照片拍摄于1942年7月22日的克里米亚。斯大林在20世纪30年代的清洗运动开始后,红军战术理论发生了变化,使BT坦克从担负纵深突破任务降级为支援步兵作战,当此之用BT坦克并不理想。从1939年到1941年间,BT坦克是苏联武装力量中最重要的坦克,而T-26坦克数量占红军坦克总数的75%。

第二个阶段最为关键,通过对敌人防御纵深和后方发动决定性的打击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空间。这一概念就是“纵深作战(Deep Operation)”。苏军军事理论家认为,现代化军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和系统,其作战能力和作战有效性取决于前方和后方之间的有效互动。如果将敌人一线作战部队与其后方司令部、补给和仓储系统分离,则作战部队将失去作战能力。与“纵深战斗”不同,“纵深作战”强调深入敌军防御纵深并瘫痪和瓦解敌军的组织机构、指挥控制系统,这种效果又称“作战冲击”。红军的结论是,遭到如此打击的敌军容易被各个击破,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大规模防御作战。

500

▲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一队IS-2坦克隆隆驶过柏林,背景是被摧毁的勃兰登堡门。这张照片清楚地显示了IS-2坦克宽宽的履带,它在雪地和泥地上通过性极佳,这是由于履带的压强低,牵引力大所致。

“纵深作战”理念是完完全全的红军原创理论,与德国国防军的大规模进攻理念完全不同。德国军事思想中的大规模进攻指采用最新军事技术执行传统意义上的围歼战,在战术层面上德国人从来不认为瓦解和瘫痪敌军是制胜之道。

实行“纵深作战”时红军一般采用四类部队同时行动,以期产生最大的战术和战役冲击力,这四类部队可分为:掩护部队、突击部队、进攻发展部队、德桑蒂(desanti)部队。掩护部队负责在整条战线上吸引防御方注意力,而打击部队则在NPP、DPP和DD坦克支援下在敌人防线上撕开缺口并穿透其战术防御纵深。

500

▲T-34/76B坦克。这种快速、装备精良、装甲厚实的坦克首次亮相就在德军中引起了恐慌,他们发现自己的37毫米PaK 33/36反坦克炮无法穿透这种坦克的装甲。德军不得不临时调用88毫米高炮进行反坦克作战,它的高速炮弹和炮手的沉着操作常常能稳定军心,至少能阻挡T-34坦克看似不可阻挡的冲锋。

以上属于“纵深战斗”范畴,其作战目标是为发展进攻部队和德桑蒂部队创造有利条件。发展进攻部队主要由大规模坦克、机械化兵团和骑兵部队组成,它们快速突入敌人防御纵深到达后方。德桑蒂部队则指为大规模装甲兵团开路的空降兵部队,能扩大纵深打击效果。当时的苏联红军曾尝试空投轻型坦克和车辆以提高空降部队的火力和机动性,以求最大程度提升空降部队的作战能力。

500

▲南方方面军步兵,他们跳下搭乘的T-34坦克开始了与顿巴斯地区德军的艰苦作战,此时是1942年。在空旷地带,搭乘坦克的士兵很容易受到攻击,但他们装备了出色的PPSH 41冲锋枪。这种武器使用简单的冲压和钎焊生产工艺,总重3.56公斤,配备71发子弹的圆形弹鼓或35子弹的弹匣。射速900发/分钟。

红军针对装甲兵的使用制订了多种战术。正面突击的目标是将敌一线防御部队和纵深防御部队分割包围。侧翼包抄则使用大规模装甲部队突击敌后方,威胁敌方退路;或从后方向一线防御部队发动反向突击,以图从心理上瓦解敌军斗志,并迫使其作出有巨大风险的抉择:要么在前线和后方同时作战,要么将其侧翼暴露给红军强大的装甲部队。也可根据具体作战情况由装甲部队对敌军实施双重包围。

无论哪种战术都是一线突击部队与纵深机动作战部队相互配合,达成突破、击败并最终取胜。

500

▲跳下坦克的步兵冲在坦克前面,以便迅速接近德军阵地,这是一种常见的苏联战术,要求步兵在自己的坦克取得突破之前摧毁敌方反坦克火力阵地。然而,残酷的现实是,在苏军步兵还没有达到目标之前,德国机枪的火力往往就已将其歼灭。因此,如果没有坦克支援时,有时会看到红军步兵喝下伏特加,然后挽着胳膊呐喊着冲向德军阵地。

防御作战中的红军装甲部队

红军预计将在防御作战的多个阶段使用装甲部队。一线防御兵力为纵深梯次配置,并得到加强炮兵和反坦克火力点的支援。在敌方预计进攻路线上布署坦克,承担反坦克作战任务并在发起局部反冲击时充当先锋。在战役层面,大规模坦克部队和机械化兵团则布署在防线后方的第二梯队中。

这些部队都承担着双重作战任务,首先是防御:如果敌人突破防线,则第二梯队的装甲部队会发起反冲击以恢复防线;其次是进攻:第一阶段红军防御作战的基本目的是在战术防御纵深内尽最大可能削弱敌方主要突击力量,为第二梯队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发动反冲击奠定基础,反冲击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恢复防线,而是要前出突入敌方纵深,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采用这一作战原则红军要在防御和进攻之间建立紧密联系,防御可以很顺利地转为进攻。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库尔斯克战役就是红军在转入进攻前依靠牢固的防御遏制德军攻势的最好战例。

验证“纵深战斗”和“纵深作战”理论

1930年代苏联红军在一系列演习中对“纵深战斗”的原则和“纵深作战”思想进行了验证,其中规模最大的两次分别于1935年和1936年由白俄罗斯军区部队在基辅附近举行,演习由亚基尔将军策划,参演部队包括步兵第8和第17军,机械化步兵第45军,第2骑兵军和第9骑兵师。

演习验证了在空降兵配合下装甲兵对敌纵深的突破,外国军事使团派出了观察员,他们对此次演习的巨大规模和精确配合印象深刻。

尽管军事理论严谨,演习过程中也展示了红军高度的组织性,但它还算不上是一支高效的作战力量。苏芬战争中红军在训练和指挥上的弱点暴露无遗。1939年到1941年间面对德军越来越大的压力,红军缺乏训练,缺少教官,虽然人数超过5百万,但人力资源储备的短板限制了对军队进行改革。

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红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加之缺乏训练和装备,遭受巨大损失。战争爆发几个月后,来自装甲部队的报告描述了坦克部队糟糕的状况:超过30%的坦克需要大修,指挥人员训练不足,缺乏无线电台,有时甚至连地图都没有。

对后勤支援和维护保养重视不够,组织涣散,损失坦克40%是由于缺乏燃料和机械故障造成的。坦克兵无法发挥KV坦克和T-34坦克的战斗效能,没有经过战场抢修的训练。有些战例十分极端:某次战斗中,一支坦克纵队的头车被击毁,剩下的坦克并没有马上展开成战斗队形,而仍呈纵队驶过击毁的头车,然后是第二辆坦克被击毁,剩下的坦克仍呈纵队,再次驶过第二辆击毁的坦克。几分钟后,这支坦克纵队被全歼。

红军也没有明确解决涉及“纵深作战”中装甲部队有关的所有课题,其中没有解答的最重要课题是,到底是在突破作战的最后阶段还是突破作战结束后派出搜索部队。另外一个问题是突入敌人后方的装甲部队之间的合适间距是多少。战前苏联红军曾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但被斯大林的大清洗打断,斯大林的大清洗中断了红军对“纵深作战”的理论探索,红军对这些问题连同许多战术和指挥上的技术问题的疑惑只好到实战中去寻找答案了,但是这种学习的代价实在太大。

500

▲1943年12月,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的白色T-34/76D坦克停在基辅郊区的齐托米尔—肖塞公路旁。这些坦克和所有苏联坦克的共同特征是宽的履带,重量分散,使坦克能够穿越雪地和泥泞地面。这批T-34坦克到达前线后,击退了装备精良、经验丰富的德军第48坦克集团军的进攻。

1939年到1945年间红军装甲兵团的组织结构

“纵深作战”理论的演变导致了苏联装甲和机械化兵团的组织结构的变化,以满足大规模进攻作战的需要。坦克部队的大规模兵团集中使用更甚于其他机械化部队。1938年8月起共组建了4个坦克军,每军编制2个轻型坦克团和1个步兵团,共12364人和660辆坦克。另有6个独立坦克旅和6个独立坦克团以及23个独立轻型坦克营。

1937年到1940年间,苏军建立新型坦克兵团和“纵深战斗”及“纵深作战”技术的完善进程发生了大倒退。1937年斯大林对军队高层发动大清洗。2年后一半的旅级及以上军官和指挥员或被枪毙,或被投入监狱,或撤职。图哈切夫斯基和大多数“纵深战斗”和“纵深作战”的理论家被枪毙,其军事思想也被取缔,这是导致二战初期红军损失惨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500

▲步兵搭乘在T-34/85坦克炮塔后方,越过崎岖的地形向集体农场前进。这种搭乘坦克的方式经常导致人员伤亡,但对坦克和步兵们来说都是值得的。步兵可以为坦克扫除火力点和反坦克炮,而炮塔后方对步兵们来说是个暖和的地方,这总比在俄罗斯尘土飞扬的大地上或泥泞积雪中徒步跋涉要令人愉快的多。

大清洗期间,由苏联国防委员会副政委库里科负责的委员会对远东战役和西班牙内战期间的坦克战进行了不算详尽的分析,分析认为,由于新型大威力反坦克炮的出现,以及坦克军的编制庞大臃肿,无法有效控制战斗,用坦克进行纵深突击越来越不切实际。虽然委员会的多数成员赞成保留坦克军,但1939年11月,少数派的立场获得支持,取消了坦克军建制,坦克部队的编制规模不得大于旅级,且只用于支援步兵。

苏军在苏芬战争中的糟糕表现以及德军装甲兵团在波兰战役和法国战役中的出色表现反衬了这一决策的愚蠢。1940年末,红军下令对机械化兵团进行改编。战争开始时红军有29个机械化军,处于改编的不同阶段。计划中每个机械化军编成3个师,共36000人和1031辆坦克,包括256辆BT-7坦克,17辆T-37/T-38坦克,546辆KV和T-34型坦克。但如此大规模的编制其实并不可行,红军缺乏人员、坦克、兵器和车辆。到1941年中,惨重的损失迫使红军放弃了这样的编制计划。

坦克团的数量从93个减少到67个。旅和团的这种二级指挥系统导致团一级的指挥有效性不足,后苏军战斗队形取消了团才解决了这个问题。红军坦克旅中混合配属重型、中型、轻型坦克营的做法严重削弱了旅的作战有效性,因为每种类型坦克的能力差异过大。1942年7月所有坦克旅都采取了统一的编制架构,1943年末又进行了微调,这为将来主宰东线强大的T-34/85坦克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00

▲炮手们推着两门反坦克炮(1942年76.2毫米型和1942年45毫米型)徒涉河流,远处是一辆T-34/76坦克搭载步兵渡河。这几乎可以肯定是摆拍:这种队形没有任何战术意义。

1941年到1942年间冬季攻势作战验证了“纵深战斗”的基本原则,但由于当时红军方面军编成内缺乏坦克大兵团建制,限制了红军发动超出战术纵深范畴进攻的能力。为能够实施“纵深作战”,1942年3月红军坦克和机械化部队主帅费德林开始组建4个坦克军。初期每个军包括2个(后改为3个)坦克旅,1个机械化步兵旅,人数为5603人,配备100辆坦克(20辆KV重型坦克,40辆T-34中型坦克和40辆T-60或T-70轻型坦克。这样的编制并不平衡,没有火炮、工程和侦察分队,而且数量不多的军官无法有效协调各部,这一缺陷在1942年春沃罗涅日附近的战斗中暴露出来,战斗中红军严重缺乏战术灵活性,经此一战红军意识到各级指挥员需要更大的行动自主权。

1942年9月红军开始组建机械化军。通过借鉴坦克军的经验,这一新的作战单位从组建开始就包含了专业分队和辅助分队。1943年初共组建了3种类型共6个机械化军,第1和第2机械化军配备175辆坦克,第3和第5机械化军则拥有224辆坦克,而第4和第6机械化军有204辆坦克。之后第1和第2机械化军的编制成为所有新组建机械化军的标准。

500

▲阅兵式上的T-26坦克。这是1931年到1941年间的12000辆T-26坦克的一小部分。同一时期法国的坦克产量是4000辆,德国只有3400辆。1941年,红军装备着许多过时的坦克,如T-26和BT系列,但他们缺乏正确使用大规模装甲部队的技能。

与此同时,随着坦克军和机械化军的增多,红军开始组建战役性的大建制的坦克集团军。1942年5月到6月首先组建了第3和第5坦克集团军,到7月末,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编成内组建了第1和第4坦克集团军.一个月后由于损失过大,又取消了这两个坦克集团军番号。

起初,坦克集团军的组建标准依据其所领受的任务而定,差异很大。第3坦克集团军在柯泽尔斯克和第5坦克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反击战中的作战经历让红军对坦克集团军的组织结构和能力有了初步认识。由于机动性和战斗力的差异,坦克军对步兵师的支援,坦克军与骑兵军的联合作战在协同、指挥和补给上产生了一系列严重问题,1942年时的苏联红军在驾驭和控制坦克集团军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

500

▲这里展示的SU-76 SP自行火炮让人对苏联坦克工厂惊人的生产能力印象深刻。这种自行火炮的炮塔不能转动,十分易于生产,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嘎斯工厂共生产超过12500辆这种自行火炮。1945年时许多改装成弹药输送车。后来,一部分这种型号火炮转交中国和朝鲜,参加了朝鲜战争。

1943年1月国防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听取了多位著名一线指挥员的建议,制订了坦克集团军建制规范。会议还决定取消坦克集团军中非机械化步兵编制,以强调以坦克为核心的思想原则。坦克集团军包括2个坦克军和1个机械化军,还编成有防空团、“喀秋莎”火箭炮炮团、榴弹炮兵团、反坦克炮兵团和摩托车团,以及辅助分队和支援分队,实际作战中具体编制根据领受任务不同而有所变化。坦克集团军参加了64次进攻作战,在其中的32次作战中每个坦克集团军编成内实际只有2个军而不是3个军,仅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在战争中始终编成有3个军。

1943年到1944年,坦克集团军的火力、冲击力、机动性和自给率稳步提高。1943年1月机械化军编制内出现了自行火炮团(8辆SU-122和17辆SU-76)和40辆后备坦克。1943年8月反坦克火炮团被编成有21辆SU-76自行火炮的炮兵团和编成15辆SU-85加T-34型指挥坦克的自行火炮团所取代。1944年机械化旅下辖的坦克团编成内的轻型坦克更换为3辆T-34型坦克。1943年8月坦克军编成内增加了2个自行火炮团(SU-76和SU-152),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一年后又增加了一个轻型炮兵团。

500

▲英国军官正在察看一辆T-26S 1939型坦克。英苏联军于1941年占领波斯,以确保石油供应,同时防止轴心国通过叙利亚和伊拉克入侵。如图所示,T-26S 1939型是一种改进型坦克,炮塔前部为锻造,车体经过重新设计,采用倾斜装甲。

1944年坦克集团军编成内又增加了自行火炮和轻型火炮旅,此后又陆续加强了炮兵和反坦克火炮旅及反坦克炮兵团。战争结束时,编成有3个军的坦克集团军通常拥有50000人,800-92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800门火炮和迫击炮,5000辆以上的卡车和各种车辆。不过实战中很少将所有人员和装备全部投入战斗。

坦克集团军的组建使得苏军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纵深作战”,但战争中苏联红军仍继续组建独立坦克和自行火炮团以在突破德军防线时为步兵提供支援,增强遂行“纵深战斗”的能力。这一过程早在1942年就开始了。

500

▲通过对T-26改装克里斯蒂悬挂系统改进出T-46型坦克,还配有框架式无线电天线。然而,T-46过于复杂和昂贵,只生产了了70辆,并参加了1940年冬季的苏芬战争。

1942年10月红军开始组建独立突破重型坦克团,用于主要进攻方向上的突破作战。这些坦克团一般编成有4个坦克连,每连4辆KV-1型坦克。初期这些坦克来自撤编的独立混成重型坦克营和重型坦克旅。1944年2月突破重型坦克团整编后更名为重型坦克团,装备21辆IS-2型坦克并配有辅助分队,不久这些坦克团就被冠以“近卫”荣誉称号。独立坦克团经整编后撤消轻型坦克编制,加强了指挥和后勤补给分队。1944年12月又增加了独立近卫重型坦克旅,编成有6辆IS-2重型坦克。

500

▲一组苏联坦克成员站在T-34/76前摆造型拍照。战争初期,红军坦克兵遭受到巨大损失的原因之一是缺乏训练。不过1943年他们还是挡住了德军前进的步伐。苏军坦克兵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匆匆投入战场,在与经验丰富的德国坦克兵的战斗中逐渐成长起来,随着战争的进行,红军坦克兵变得更加技艺娴熟和富有战术意识。

结语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红军处于一种自相矛盾的境地:一方面他们极富才华的指挥官们创造了一套复杂精密的理论开世界军事史上使用装甲部队的先河,为将理论落到实处还编成了大规模坦克部队,装备了一些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另一方面由于斯大林的清洗运动和库里科领导的委员会作出的一些错误决策导致新组建的部队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足,士兵和军官缺乏训练,无法有效实行这一新的复杂的军事思想。红军经过残酷的战争才逐步掌握了“纵深作战”的理论和战略战术。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