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霸占电台”了吗?

“一代名将陈光的曲折人生”一文(《党史博览》2003年第9期,何立波文。以下简称“何文”)中提及,1945年11月下旬,林彪带领总部指挥所从山海关撤到阜新。这时,国民党军已进占锦州、沟帮子一带,情况十分紧急。林彪曾给陈光发电报,“要调配分给他的电台和机要人员到阜新总部工作。当时陈光考虑到战况紧急,没有电台无法进行联络指挥,回电希望不调。此后林彪连发两电催调电台,并指责陈光扣压电台不上调,妨碍他指挥作战等等”。这是林彪与陈光抗战结束重新共事后首次爆发的矛盾,然而结合其它各种材料来考察这一事件,却发现仍然存在着一些未解之谜。

林彪赴东北时,带了北方局的一部电台。电台队长是高宪魁,报务主任冯晶阳,报务员张炳、杨文仪。作为军事指挥员,林彪非常重视通信联络,对电台爱护有加。据高宪魁回忆,赴东北途中有一次碰到下雨,林彪得知电台队没有雨衣,特地关照他们就地避雨,不要淋湿电台,并留下一个警卫班负责保护,使他们很受感动。[1]

林彪抵达东北之后,为执行拒止国民党军进入东北的任务,最初打算“对进犯之顽军决以坚决彻底歼灭之打击,作战重点指向山海关方向”,[2]并提出“变沈阳为马德里”的口号。[3]但是,不久之后山海关即失守。战斗不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即是由于联络不畅,前后方沟通极其困难,以致耽误了决策和行动的时间。林彪11月16日才从第19旅旅长张鹤鸣处得知杨国夫师撤出了山海关,且因“杨师撤得仓促,未及电话联系,第二步作战方针不明”。[4]而担任坚守山海关阵地的第7师(杨国夫师)则称15日曾经发电给东北总部,报告明天山海关可能失手,并请示如何处置,这份电报总部电台收到并给了“收据”,但7师却始终未得到进一步指示。当天,林彪、彭真在给军委的报告中,提到:“此间电台尚未弄好,与许多台不通,山海关情况不明”。[5]

林彪等虽然急调已到达东北的原山东军区司令部指挥机关人员和物资乘车赶赴沈阳,但由于军情紧急,指挥机关和人员物资无法及时到达。林彪于11月19日赶赴前线时,只带了临时的轻便指挥机关和一部电台。虽然林彪亲赴前线指挥作战,可是这段时间的通信联络仍非常糟糕。林彪11月21日给军委的报告中提到:“通讯联络至今混乱,未能畅通”,要求军委指示除发给前总外,还同时发各兵团,因“我与各部不能畅通电报”。[6]当时林彪能比较可靠掌握的只有梁兴初师(1师),11月23日,林彪电称“黄师连日地址不明,不知到何处”、而第7师则因“杨国夫与我没密本”,也无法联系。[7]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林彪“决心在锦西高桥以西山地进行大规模的歼灭战”,[8]但结果可想而知。12月2日林彪将当日作战的情况上报军委和东北局,并指出:“我通讯联络不好,在战场也不能以电话通知配合攻击,以致于此起彼伏,同时电台联络不好,应调到的部队未能照计划赶到参战,至未能造成对敌兵力之绝对优势(只不到四个团的兵力加入了战斗)”。[9]关于通讯联络上的问题,林彪在12月4日、7日的电报中,曾反复提到。如12月4日8时林彪致电彭真、罗荣桓、伍修权,告知:“部队通讯联络极坏,战场上此处打彼处停”,要求用飞机运电话到前线。12月7日11时林彪给中央和东北局等的电报中也提到:“电台没有弄好,虽有兵而调不到”。在此战事紧张之际,林彪所携带的唯一一部电台又因为马达功率小,无法及时与中央联系。林彪12月3日电称:“我台因电力小,发延安的电报均积压发不出”。[10]这就更增加了作战指挥上的困难。

由以上背景可以看出,当时的确存在前线通信联络差、电台少、功率小的问题,作为前线指挥员,碰到这种有兵调不到、有仗打不好的情况,确实是很恼火的。但是,林彪有没有提出要陈光将电台交其使用?有没有可能致电陈光进行指责呢?笔者认为是值得怀疑的。理由如下:

首先,提出要调用陈光电台的是彭真和罗荣桓,不是林彪。从目前的资料来看,林彪虽然多次抱怨电台没有弄好、通讯联络极坏,但并未提出调配电台的要求。是罗荣桓、彭真于1945年12月4日主动向林彪提出:“你们电台忙不过来,可将陈光电台调你处工作。陈光可用二师电台。如何,请你决定”。[11]

因为前线通讯联络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作战,所以12月3日东北局提出:“各级指挥机关宜以最大努力,健全通讯联络。在电台人员缺乏、机器配置还来不及时,应调整电台使用,可以撤去团或旅或师之间的电台联络,代以利用长途电话使用密码或骑兵、汽车,使各战略指挥单位有足够电台使用,如果这一工作仍限于现状中,会一误再误,会使我全部失去指挥的掌握”。[12]

彭真、罗荣桓12月4日请调陈光电台的电报,从时间上看,是东北局为应对前线作战需要所采取的措施,这和林彪应该没有直接的关系。

其次,林彪和陈光之间缺乏电讯联系,不可能数次去电陈光处要电台,甚至直接电责陈光扣押电台。

由来往电报可知,林彪11月19日赴兴城前线指挥作战,除和东北局的电台联系尚称通顺之外,和各部队之间的联络均不同程度存在问题。林彪和陈光的电台虽然都能与东北局电台沟通联系,但他们之间却因为缺乏联络方式和密码等原因,没有建立直接的联系。陈光于11月28日率2师主力到大虎山,29日“集结二师大部及邓克明的主力占领有利地形准备截击由锦州向沈阳前进之敌”,是奉彭真、罗荣桓的指示而非林彪的命令,且须通过东北局告知林彪。[13]

同样,林彪11月29日致电陈光,要求其择地设防迟滞敌人前进,也必须经由东北局转去。[14]12月4日,陈光所率2师以一个团(第4团)配合梁兴初师作战,因为不能通过电台直接联系,该团首长不得不亲带一个排去第1师(梁兴初师)受领任务,以致在途中于虹螺岘与敌遭遇,发生团政委被俘的事(团长杨大易只身脱险,政委杨廷昌及随带人员均被俘)。之后,陈光与第1师虽然可通电报,但与林彪处仍无法直接通信,林彪给陈光的电报须经第1师中转。[15]

由此可见,直至12月7日止,林彪和陈光之间都无法直接用电台联系,所谓“林彪给陈光发电报,要调配分给他的电台和机要人员到阜新总部工作”、“林彪连发两电催调电台”的事,恐怕难以成立。

“何文”中称:“陈光接此电报后,即亲自通知机要股长冯学彦、电台队长黄传龙,要他们做好准备,一两日内即去总部报到。冯、黄等正拟带电台动身时,突然发生紧急情况,锦州、沟帮子的敌人向北镇大举进攻,冯学彦等只好随陈光向东转移至吉林磐石一带”。

国民党军进攻北镇的时间在12月23日,从彭真、罗荣桓要求调电台的12月4日拖到12月23日,最后仍然未交电台,从这一点上来看,陈光不无本位主义之嫌。当时前总电台是指挥作战的关键,陈光就算有某些顾虑,但从大局出发,仍应该立即上交电台,但却表现得不很积极。

与之相对比,黄克诚的大局观就很强,不讲价钱。12月5日,前总通信主任张瑞向3师(黄克诚师)提出抽调一部完整建制电台人员、器材和一个骑兵排的要求。黄克诚马上就决定让第7旅调一部电台、人员和一个骑兵排去前总报到,解了前总燃眉之急。

即使陈光有拒绝抽调电台的电报,多半也是发给东北局的,但事后林彪不可能对此一无所知。在电台问题上,与黄克诚相比,陈光的态度也很难令林彪毫无芥蒂。因此,后来批评陈光时提出“无理霸占电台,抗命不交”的指责,也算是“事出有因”的吧。


[1] 沈阳军区司令部通信部通信兵史编写委员会编:《辽沈决战中的通信兵》,白山出版社,1994年5月,第70页。

[2] 1945年11月9日林彪、彭真、吕正操致各兵团首长并报中央电。

[3] 1945年11月4日林彪致彭真、陈云电。

[4] 1945年11月16日林彪、彭真、罗荣桓关于山海关附近战况电。

[5] 1945年11月16日林彪、彭真向军委的报告及给黄克诚同志的指示。

[6] 1945年11月21日9时林彪致军委、彭真、罗荣桓电。

[7] 1945年11月23日林彪电。

[8] 1945年11月23日11时林彪致黄克诚、杨国夫、军委、东北局电。

[9] 1945年12月2日20时林彪致军委、东北局电。

[10] 1945年12月3日19时林彪致中央、东北局电。

[11] 黄瑶主编:《罗荣桓年谱》,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466页。

[12] 1945年12月3日东北局致林彪、高岗、陈云等并报中央电。

[13] 1945年11月29日10时彭真、罗荣桓致陈光、吕正操、李运昌并告林彪电。

[14] 1945年11月29日21时林彪致东北局转陈光等电。

[15] 1945年12月7日15时林彪致梁兴初、梁必业即转陈光电。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