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曾资助贫困孩子,但实操后发现问题很多,比如生活反差害了孩子怎么办?

【本文来自《把留守儿童集中到镇上,统一寄宿学习,能否解决偏远地区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楼主出的这个主意太理想化了,想当然,典型的闭门造车,思想幼稚。事情如果都是那么简单就好了,什么事情如果只是通过钱就能解决,通过资源就能解决。国家这领导就太好当了,我举个小例子。

朋友的几十个同学商定做些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事。每人没每年出500元,共计3万,资助一个11岁贫困孩子到18岁,孩子父亲早逝,母亲痴呆。大家决定每周派2到3人去孩子家一趟,送生活必需品,教育孩子学习,帮助清理家务。

几个月下来,这些人就产生了不同意见,第一,送的东西太好(实际也就是我们自己家平常吃的,用的。)孩子和母亲吃开心了,标准降不下来,平时不去的时候,母女二人反而吃不下以前吃的饭。

第二,母女二人卫生习惯根本没有,那里条件差,带着他们到家里洗澡,结果强烈的生活反差让孩子根本接受不了。所有人都害怕,哪天孩子会不会因此产生抑郁的想法,想做好事反而害了孩子。第三,孩子反映没有手机,学校通过微信留的作业看不到,他们就计划给孩子买个手机。

问题是,孩子从此用手机天天玩游戏怎么办?又不是亲生的,打打不了,骂骂不成的,怎么教育?第四,让孩子突然感受到如此温暖富足的生活,孩子会产生依赖感,但她的现实社会确无法满足她,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于是,大家认真的把这件事梳理了一下,降低期望值。

第一,只送给孩子够一天的食品,衣物被子等还是使用孩子现有的,不再重新购置。培养孩子立足于自身家庭条件,通过努力自己改善。第二,不再带孩子洗澡,引导她在家利用自己条件洗澡,哪怕是凉水。第三,手机收回,还是用原来的方式,手抄老师布置的作业。第四,资助金额降低到每年3000元。

这样以来,其实大家都明白,按这个方案,这孩子也就勉强能完成义务教育,无法和正常家庭的孩子进行比较,除非孩子是个天才,但是,这是没办法事,只能这么做,孩子必需要能够面对命运给她带来的挑战。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