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地跻身世界经济强国了吗?

中国真地跻身世界经济强国了吗?

(2007年旧文但还有参考价值故发出)

摘引——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2月21日文章,原题:民意测验显示美国人认为中国超过美国成为经济领导者。

一项最新民意测验显示,多数美国人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强国。

盖洛普国际事务调查发现,每10位美国人中就有4位认为中国经济引领世界;只有33%的人认为美国是世界经济的领头羊。2000年,盖洛普曾进行过类似民意测验,当时有65%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是世界经济最强国。

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显示,美国经济产量全球最高,日本紧随其后。盖洛普机构称,2006年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排名第四。

8年前,半数以上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将成为未来20年世界经济的动力源。现在,更多的美国人预测中国将在未来20年中引领世界经济。

此项民意测验于2月11日至14日进行,相关机构对1007名美国成年人进行了电话采访。

由以上所谓调查看来,中国似乎已迅速迈入富豪之列,而且看势头不久要超越头号巨富。果真如此吗?论证起来定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将依据马、列、毛的唯物辩证法(矛盾论)来概要分析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即代表一国经济技术实力的核心:《财富》全球500强及其概要剖析。这些跨国企业实力雄厚,是(经济技术上)保家卫国的定海神针,更是(经济技术上)开疆拓土的铁骑精锐,因而是分析经济强国时的主要矛盾,而这些跨国巨头通过在投资国的经济技术活动,还潜移默化地从人文、社会及政治等多层面塑造乃至改变一个国家(民族)的结构与面貌——这也是笔者将要分析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否令人信服,请读者置评、补正。

一、              根据2007《财富》500强名单,美国有162家入围、法国有38家、德、日分别为37和67家,中国有30家(包括港台的8家),按人均来看,美、日、德、法等差不多,但中国则不仅总数与美国相差甚远,按人口平均数则更是望尘莫及。而且,如果我们再大致考察一下各国500强的分布,就会发现,西方发达国家在汽车、电子、电气、机械、化工及半导体等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方面几乎都占有一席之地,美国更是大包大揽,其在信息产业、半导体等方面目前仍然处于领袖群伦之地位,虽然在传统支柱产业汽车业有通用、福特两大巨头亏损,但看看其营业额就一目了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中国上榜的上汽、一汽之和还不及通用/福特的18%——更不用去深究上汽、一汽可怜的技术积累与自主能力。当然,我们也从中看到了上述巨头的衰退趋势,但是,在其它行业绝大多数美国500强都是盈利的,因此,美国目前的经济实力仍然非常强大且难以撼动。如果再看看中国乃至全球大地上充斥的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微软、耐克、哈佛、好莱坞大片等产品与服务及其它林林总总美国式的思想、行为模式,那么按目前中国企业的实力以及堪称媲美国足的追求,在整个产业战略的重大失误造成的浮躁奢靡、崇洋媚外、目光短浅、不思进取的情境下,十数年内不应奢望经济技术上能与美国并驾齐驱。即便与韩国比较,我们也称不上经济强国,2007年共有14家韩资企业入围《财富》500强,其中制造业有8家,特别列出如下:三星电子(排名46)、乐金(73)、现代汽车(76)、鲜京(98)、浦项制铁(244)、韩华集团(374)、现代重工(422)及韩国S-oil公司(491),但韩国的人口是4850万(2007年),不到中国的二十六分之一。再以同是世界500强的现代汽车与上汽集团对比,现代的营业额是666.66亿美元,利润额为13.19亿美元;上汽集团营业额为180.10亿美元,利润额为0.897亿美元,分别是现代的27%和6.8%,其利润额与利润率(0.5%)甚至远不及做贴牌代工的世界500强台资企业鸿海精密(利润额18.41亿美元,利润率4.53%)与广达电脑(利润额3.97亿美元,利润率2.4%)。从以上几个典型例子来看,我们不仅在世界500强的数量上与所谓经济强国相距甚远,而且每家入围世界500强的企业的质量也与竞争对手(的参照企业)差一个档次。进一步考虑到支撑这一经济技术之果的根基即教育、科研与思想文化系统的差距,那么我们除了自省、惭愧并奋起直追外,有什么理由心安理得甚至沾沾自喜?相反,我们应认真反思:为什么国内一有人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为什么两会就要召开之际,美国人立即不期而至地推出了这一所谓“调查”?与此同时,还在大报上吹捧我们几句“科技竞争力世界第一”?

二、              也许有人会反驳说:以市场换技术,发挥低成本比较优势(如大量台资企业),积小胜为大胜。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快速富强之路;更有人一定会念念不忘:要避免战争,尽可能争取一个长的战略机遇期——然而历史表明,战争并不意味着倒退(萧条),如美国立国之初的独立战争,之后的南北战争以及一系列侵略扩张战争,为美国日后的远大前途开拓了广阔空间、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试想一个不到中国十分之一领土面积的国家如何与2240万平方公里的苏联争雄?或者一个像印度那样的殖民地?抑或四分五裂的南北朝?它在世界上的地位会如何?);又如一、二战德、日的侵略战争,从道义而言是非正义的,但从当时情势及国家、民族需要而言,他们都给自己的国民立下了一个高标准并举全国之力锐意进取,虽然失败最终难免,但掌握了一般情形难以掌握的知识技术积累;相应地,片面和平并不意味着进步(繁荣),如中国历史上那些苟安的小朝廷,美洲印地安人对殖民者好心不得好报的菩萨心肠,中国国民党政府9.18事变时奉行的绝对不抵抗政策等。再看现实如何呢?商场如战场——短暂的蜜月期之后,外资开始又一次跑马圈地,原来想要“母以子贵”的一厢情愿换来的是人老珠黄、人(技术积累)财(市场/利润)两空;原本想要客随主便、借鸡生蛋结果却是反客为主、鸠占鹊巢。外资会怜悯、拯救我们吗?过去和今天部分外资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先进发达的技术工艺、丰富精致的产品与服务,但是一旦站稳脚跟、入主中原,必定又是新一轮人老珠黄、人财两空乃至(经济技术上的)扬州八日、嘉定三屠。长期结果必然是我们民族企业的扩大再生产链条被斩断,及至于简单再生产,最终步入萎缩再生产的不断恶性循环,整个民族在世界上无立足之本,如果发生争夺各种资源的世界大战,则会因无资本而无立锥之地。单个的外资不一定处心积虑要扼杀中国的民族企业,但客观上逐利的资本就一定会扼杀现存的本土市场主体——这种案例已在中国多次发生并正向纵深发展。加上西方反华势力的强大政府推手,则民族企业的发展前景更不乐观。如中国企业对外扩张中的中石油并购优尼科流产、联想并购IBM PC部几经波折、最近的华为并购3com案受阻等。与之相应的是外资在中国的并购如入无人之地,如洗涤品,全国四大年产8万吨以上的洗衣粉企业,3家被外资收购;高盛并购双汇这一国内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凯雷并购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最大的企业徐工集团等(更多请参阅《外资对我国企业兼并控制概况》,高梁 著)。这些并购案中首先是资产被贱卖带来的损失——割肉,这是眼前可看到的损失,更严重的是断血,未来的民族企业发展之路被掐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工作起来很累很危险,大多数人工资(相对外国人而言)却很少的缘故,相应的就是外资很闲很体面,外国人待遇却很好的根源。且不说事实上:据有关报道,2003年前,外资在中国并购仅占它们在华直接投资总额的5%,2004.1-2006.6,这一比例突然上升到63.6%。理论上也是如此,还是先对照世界500强,那些中国上榜企业(除极少数台资外)几乎全是因为量中华之物力而堆上去的,如自身无多少核心技术积累与自主能力的石化与汽车行业,在标志经济技术核心与基础的机械、电子、电气及半导体等方面无一入围。再拿出中国本土500强的任意一个制造企业与之对比,单从营业额、利润额与利润率就优劣立见——中国民族企业想要与外资进行所谓公平竞争,譬若以肉投馁虎,总体而言毫无胜算。如果再解剖一下双方背后的技术、品牌、金融货币及思想文化背景之长短,那么结论很明显:中国不仅还没跻身世界经济强国,而且如果不改变目前的错误产业战略,根本无望跻身世界经济强国。——充其量只能算是世界经济大国。

三、              所谓经济强弱主要是一个横向对比的概念:即一个经济体与同期其它相类经济体之对比。不可想象,一个国家没有几家身怀绝技的跨国企业,相反倒是人才为对方所用、市场为对方所享、企业为对方所并、思想为对方所控,怎么可能成为经济强国?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矢志不移誓与经济强国并驾齐驱、逐鹿中原外,没有它途可以达到经济强国之地位,通过所谓发挥“低成本比较优势”、通过并不自由的“自由贸易”参与全球化更是与经济强国目标南辕北辙。不论是早期的美国、还是紧随其后的德国与日、韩,他们都是注意保护、扶持本土的民族企业,直至他们能够参与国际竞争。为此,笔者也提出以下几条建议(其中有些国家已在实施如大飞机项目)

a)      通过国家计划与统筹力量,实施战略性的产业扶持行动,其切入点在各种重大的工程项目方面诸如:高速铁路、大型市政工程与重点水利项目、核电、航空航天,在这些招标过程中主体系统严格采用国内企业的解决方案。初期肯定会有不足,但通过严格论证,不仅能保证工程质量、有效保障国民经济安全、更能愚公移山培养起自己的科学技术队伍、日积月累扶持起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民族企业(这方面笔者有一定切身体会:日、韩的几家大企业在国内采购时,都会优先考虑本国企业,哪怕比较小的配套(周边)设备,也会拿着搜集到的资料尽可能寻求本国制造,在他们那里,为国内企业谋利(即为整个国民谋利)优先于降低成本。读者有更深入体会与研究的请补正——相信会进一步证实笔者结论)

b)      尤其在政府与教育系统采购中,主体应采用本国企业的软、硬件集成方案。一是使相关配套供应商为我所调动而非反之,使国家的领导力量(如宏观调控、政策引导等)能够具有权威、切实有效;二是使青少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适应新的国内解决方案,培养起民族自豪感及锐意进取精神。——这方面主要包括汽车、计算机及服务器体系。不仅可有效解决经济、金融及国防安全问题,也能充分利用国家力量来有效扶持民族企业,以最终与对手同台竞技,乃至挤垮对手。

c)      重要的资源(如水、电、煤、石油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金属矿产)收归国有,以提高综合利用效率,提高国际谈判(议价)能力;有效防止私挖滥采、竭泽而渔;这些资源还可有效保证人民的基本衣食住行,因而可切实缩小贫富差距、改善民生、凝聚民心。与此同时,提高人民对相关企业管理人员的监督权力与能力(即恢复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等自由,允许人民集会、罢工与游行。)否则还会出现各种贱卖优质公有资产、换汤不换药及中石油“亏损”需要国家补贴这样的闹剧。

d)      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而言,只有两条路,或进或退,最终绝不可能与世无争、独善其身——如同非洲大草原上的雄狮,要么称雄,要么装熊。如没有美国崛起时国民顽强的独立自主意识,没有德、日崛起之时国民争雄世界的抱负而幻想刘表式的不思进取、自我守成,最终只能沉沦。运十的夭折;高速铁路的移花接木;汽车业的喧宾夺主乃至思想文化上的“市场经济”原教旨主义;“自由贸易”教条主义;盲目“接轨”与天真“全球化”;《河殇》、《色.戒》等粉墨登场;血汗工厂林立、环境污染遍地、资源挥霍浩劫各地政府却往往为外资敷衍塞责、为掠夺者保驾护航而非为民请命、为民族未来深谋远虑,这表明我们民族近现代以来在精神上的妄自菲薄、崇洋媚外以及以官僚习气、等级思想为代表的封建残余依然根深蒂固——如果没有思想意识上的全民族崛起,何来经济技术上的全面崛起?因为每一个人及/或组织都在行为中无意识地表现出其思想文化底蕴:如北京的公交改革,为什么一定要快奥运了才行动?如果真是为人民服务,早就应该改革。为什么富士康在大陆的血汗工厂,事实确凿,却最终不了了之?为什么日本许多产业本处于后发劣势,现在却能在世界上获得一席之地?——光用体制问题来逃避/掩饰是不符合事实的——如芜湖国企奇瑞十余年间勃然奋起。为什么有些国企高管毫无根据地获得令人咂舌的高薪而普通员工却度日艰辛?为什么会强硬推出所谓“下岗分流”、“减员增效”这样的改革损招?——难道不是缺少对国民的真正人文关怀?那什么可以担此战略重任?笔者以为一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如爱国主义、平等博爱思想以及丰富的辩证法智慧;二是近现代以来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集大成者毛泽东思想——核心在于其大公无私、独立自主的民族基调以及为人民服务的平民(大众)立场;其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及其以我为主、百折不回、自强不息的气概与信念。思想的启蒙是先导,而思想启蒙的先导在于告诉广大人民真相,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统一而非选取特定事实去解释主观判断并进行理论总结。因此,现在首要地是坦率地告诉人民:我们还需要苦心孤诣的长足努力,才可能跻身世界经济强国。剩下的就交给人民吧——因为他们才是奇迹的真正创造者。综上,正如马丁·路德所说:“一个国家的繁荣,在于其公民的文明素养,在于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