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媒体的涉华报导话语权是好事还是坏事

无需置疑,欧美媒体(尤其是英语媒体)在当前世界上占有话语权。欧美媒体罔顾事实的恶意报导肯定对中国人很堵心,但这完全是坏事吗?要看怎么看待这事了。

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被抹黑。欧美媒体的涉华报导出于意识形态导向和文化傲慢,充满偏见和恶意误导。中国做了很多努力,试图纠正这样的偏见,收效甚微,在很多时候反而被看作欲盖弥彰。

欧美长期的文化自信甚至文化傲慢来源于长期领先世界。欧美一方面坚信欧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普世性,有天然的传教狂热,另一方面对任何不符合欧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叙述一概斥之为无良宣传。这种双重标准只有在宗教营养里才能达到自洽,而“自由民主教”确实已经形成欧美的新宗教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欧美已经政教合一了,只是这里的“教”改为自由民主。必须指出的是,宗教有信仰和组织两个方面,这里仅指信仰方面。

有意思的是,欧美在近代跃居世界领导地位,正是由于理性主义、政教分离的结果。很多人对伊斯兰的侧目也正来自于政教合一。但“自由民主教”同样难以避开政教合一的陷阱。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崛起对于欧美就像异教威胁一样难以容忍。

必须说,自由与民主并非欧美独有的,中国文化和崛起模式更不是在本质上反自由、反民主的,只是不尽符合欧美“一人一票”、“个人权力至上”的自由、民主定义。中国人更加看重集体主义,在部否认个人利益的前提下,从集体生存出发,并反过来用集体力量帮助个体。这是从中国特定历史而来的。在人与自然或者外力的斗争为主的时代,集体主义最大限度地保护了集体的利益,并通过集体使得个人得到发展。但在工业革命后,自然和外力不再是生存威胁,人与人的利益冲突成为主要矛盾,个人主义能更好地保护个人利益和发展,欧美的大发展和文化成形正是在这样的时期,所以个人主义成为欧美的主流价值观念。

但这样的价值观念差异上升为宗教差异的时候,就是的欧美对中国的发展形成盲区,“异教”的中国可以成为欧美猎奇或者怜悯的对象,但超过欧美的成就则难以接受。欧美媒体对中国的选择性甚至恶意的报导并非只是受到“深层势力”的操作,而是符合民意的。在很长时间里,即使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依然远远落后于欧美。这样的盲目使得欧美对中国的追赶视而不见,然而,当真相“突然”撞入视界的时候,欧美从政界到民间都感到“受骗”了,好像中国一直在欺骗中悄悄崛起,意图推翻欧美主导的世界秩序,这是当前欧美反华情节的一个重大因素。

在民间,中国就理所应当是落后的,所有成就如果不是在欧美指导下取得的,就必然是“偷来”的。在政界,欧美在自以为是“改造”中国的时候,一直忽略中国在根本“不接受改造”中自行发展的事实,直到中国实力“突然”世界第二并坐二望一了。这种对中国成就的视而不见在很大程度上是欧美媒体造成的,偏听偏信与他们对中国的认知是一致的,不需要心灵拷问的日子总是更加舒心的。

与中国媒体经常甚至过度引用欧美媒体消息相反,欧美媒体基本上不引用中国媒体的消息,主要来源基本上是少数大牌媒体的驻华记者,其他媒体只有“开篇一句话,剩下全靠编”,而这句话基本上来自少数大牌媒体,所以少数大牌媒体的导向作用巨大。作为舆论塑造者和自诩为欧美价值观念的看护人,欧美媒体拒绝宣传“异教”中国的成就是情不自禁的。

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迅速成为第二媒体的现在,单向的语言障碍强化了中西信息的单向化。中国人中间能从英文网络获取信息并有效交流的人数远远超过欧美人能从中文网络获取信息并有效交流的人数。

这样的组合使得欧美政界和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出现高度偏差,而“突然发现真相”带来的受骗感增加了敌意。问题是,随着战略竞争的加剧,这样的“突然发现真相”还会迅速增加。在美中贸易战开打之前,特朗普的“贸易战是好事,容易赢”实际上是大多数美国人的共同认知,只是对容易的程度在估计上有差别。在封禁华为之前,一封就必须下跪也是大多数美国人的共同认知。

中国与欧美的战略竞争会长期存在,关系正常化只有在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乃至政治、军事发展已经形成决定性和不可逆转的落差。在此期间,斗争会持续,有时会激烈,需要高度的政治智慧,保持斗而不破。暴力和战争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但竞争首先是需要知己知彼的,不知道对手的竞争是盲目的,也是必然要失败的。中国希望和平崛起,共同繁荣。中国繁荣不以落差级领先欧美为目标,中国只是从历史教训中意识到,发展无止境,不发展没出路。中国的宿命是当龟兔赛跑中那个跑得比兔子还快的乌龟。但如果欧美决心要以战略竞争回应,还有比自己把自己的眼睛蒙上的对手更好的吗?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