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王孟源老师对科技发展特别是生物学发展还是乐观了一些

【本文由“雾满拦江”推荐,来自《王孟源:中国要崛起,基础科研需要“讲实话”》评论区,标题为雾满拦江添加】

王孟源老师对科技发展特别是生物学发展还是乐观了一些。生物学是一个突破多但应用少的学科,在能够预期的未来,生物学的主要应用场景是医疗与农业,这两个行业都不适合以市场为中心,都有一定的福利性质。人类平均寿命已经接近80岁了,医疗的提高难以带来质变。至于打破人体极限的生物技术(类似长生久视),目前还属于科幻范围,讨论价值不大。

我将科技发展的优先级大体分为四类:投入大量资源重点研发、投入一定资源保持队伍、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了再着手研发、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了也没必要研发。

1、对撞机方面我比较认同王老师的观点,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了也不急着研究。

2、可控核聚变适合等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后实现了之后再研发,前景广阔但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3、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可以投入一定资源保持队伍,等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了在研发也没什么问题。

4、生物学我觉得并没那么乐观,属于成果很多但应用转化很难的学科。我倾向于投入一定资源跟踪热点保持科研队伍,选择一部分重点方向公关即可。毕竟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生物学的优秀学员们遍布各个行业。

5、芯片、航空、高铁、电动汽车、AI与互联网等应该投入大量资源重点研发。毕竟这些技术能够迅速转化成生产力与战斗力。

6、基础科学研究都只需要保持长期稳定的较低水平投入,保持科研队伍就够了。基础研究不需要物质刺激的,毕竟爱因斯坦和薛定谔都不是为了发财学的物理学。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