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玉,爷青结……

500

  1990年,张曼玉与尔冬升正式分手。

  分手当晚,尔冬升跑去同母异父的哥哥姜大卫的片场,等待他下戏。那一晚,姜大卫的戏拍到凌晨3点,尔冬升就在戏棚外等到凌晨3点。

  姜大卫后来回忆:“见到他时我都惊呆了,他直愣愣地看着地板,等了我足足7个小时。”

  那天 ,兄弟两人一同喝酒到凌晨5点,分别时,站在空荡的香港街头,尔冬升对姜大卫说了一句:“哥,谢谢你。”

  那一年,尔冬升33岁,张曼玉26岁。

500

  贾樟柯至今都记得与张曼玉的一次偶遇。

  那是2003年的法国巴黎,他在蓬皮杜中心旁的MK2电影院看电影,电影播完,他独自坐在影院旁边的咖啡馆,读着报纸消磨下午。

  在某个抬头的瞬间,贾樟柯看到一辆飞速驶过的自行车,车上的人像极了张曼玉。

  后来,贾樟柯在文章中写:“她不知从哪里来,瞬间之后又消失在楼群里。”

500

  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贾樟柯一直不能确定那时看到的人是不是张曼玉,直到回国后,在一本杂志上,他读到一位住在巴黎的女记者写的一篇文章。

  她写到在蓬皮杜偶遇素颜的张曼玉,骑着自行车在人群中自由穿行。看完文章,贾樟柯终于确定,自己那天没有看错。

  彼时,是张曼玉与法国导演奥利维耶离婚的第二年,也是张曼玉出道的第20年。

  从这一年开始,张曼玉再也没主演过电影。

500

  1983年,一副巨型海报被挂在香港尖沙咀东部的商场外墙上,照片上的女孩脸有些肉,有一颗虎牙,黑直的头发长到腰间。

  那是19岁的张曼玉。

  10个月前,她还只是一名在香港连卡佛商场童装部工作的普通员工,休息时,偶尔会去拍拍模特照,当做兼职。

  改变这一切的,是1983年的香港小姐选拔。在那一年的选拔中,张曼玉一举拿下了“香港小姐亚军”以及“最上镜小姐奖”。

  自此之后,张曼玉顺利签约香港无线电台,正式踏入娱乐圈。

500

  获得香港小姐亚军的张曼玉

  在那个年代,几乎没有女孩能够拒绝港姐带来的光环,张曼玉也不例外。

  6年后,当她在访谈节目《今夜不设防》中提起这段经历时,她半开玩笑半坦率地说:

  “就是因为贪慕虚荣才进入娱乐圈呀。”

500

  成为港姐第二年,张曼玉出现在王晶导演的电影《青蛙王子》中,镜头下的张曼玉尚未褪去婴儿肥,黑长的头发垂在身后,一颦一笑之间满是娇憨。

  就连一向以毒舌著称的王晶,都在自传中评价张曼玉:

  “一张白纸,毫无心机,性格比外形更可爱。”

500

  电影《青蛙王子》中的张曼玉

  《青蛙王子》之后,张曼玉又搭档刚出道不久的张国荣出演了电影《缘份》,凭借这部电影,张曼玉获得了第三届香港金像奖“最有前途新人奖”。

  非科班出身,出道一年就能担任电影主演并获得香港金像奖,纵使在香港娱乐圈最黄金的那几年,张曼玉也可谓是“出道即巅峰”。

500

  电影《缘份》中的张曼玉与张国荣

  在那个时期,张曼玉的演技与经历,让她在角色选择上存在很大限制,她所扮演的大多数角色,都是一些年轻貌美的女性。

  褒奖与质疑声一齐涌来。

  有人认为她空有美貌,毫无演技,更是有影评人尖锐评价张曼玉:“美则美矣,毫无灵魂,她就好像一只在屏幕上走来走去的花瓶。”

  1984年,香港导演杨凡买下亦舒的畅销小说《玫瑰的故事》,计划将其翻拍成电影。

  选角之前,杨凡特意前去咨询亦舒,在她心中谁最适合出演书中女主角“玫瑰”一角。几乎没有片刻思考,亦舒就说出了张曼玉的名字:

  “她一出场那双美腿就能‘杀’死人,我不管她会不会演戏,只要她走出来,我就要看。”

500

  在亦舒的极力推荐下,张曼玉成功拿下了“玫瑰”一角,而与她搭档的,则是周润发。

  彼时,很多人对于张曼玉能否饰演好“玫瑰”一角充满质疑,毕竟如果用“青春娇憨”来形容张曼玉的话,那么“玫瑰”就是她的对立面——“成熟知性”。

  面对质疑,她选择用镜头下的“玫瑰”来回应。

  出现在《玫瑰的故事》中的张曼玉剪短了头发,磨掉了标志性的兔牙,减掉了婴儿肥,摇身一变,成为了亦舒笔下的“玫瑰”。

  在当时,《玫瑰的故事》不仅打破了香港文艺片的票房纪录,同时也让张曼玉对于“表演”两字背后的涵义,多了一层理解。

500

  电影《玫瑰的故事》中的张曼玉与周润发

  如果说,《玫瑰的故事》是张曼玉演艺生涯中的重要片段,那么电影《旺角卡门》则可以被称为是她演艺之路的转折点。

  在电影圈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张曼玉遇上王家卫,是电影圈最美的相逢。”

  一方面,张曼玉在王家卫的镜头下,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他编织已久的故事,另一方面,王家卫也让张曼玉明白了:“何为演员”。

  1987年,彼时还是编剧的王家卫转型成为导演,他写下一则发生在香港九龙区的故事,取名《旺角卡门》,请来刘德华、张曼玉与张学友共同出演。

  而之所以选择张曼玉,是因为看中了她在《玫瑰的故事》中的表演。

500

  拍摄电影《旺角卡门》时期的张曼玉(右一)

  王家卫(右三)刘德华(左二)

  在拍摄中,王家卫不断引导张曼玉,努力将自己与角色融合在一起:

  “不是扮演,而是共存。”

  张曼玉说:“在王家卫之前,演员对我而言只意味着做反应,毫无原因地狂喊,像孩子一样哭、蹦蹦跳跳。

  而拍《旺角卡门》时,我要寻找感情的深入点。从这开始,我就开窍了。我也决定将拍电影作为自己的事业。”

500

  电影《旺角卡门》中的刘德华与张曼玉

  凭借电影《旺角卡门》,张曼玉第一次被提名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演。

  电影中,她扮演的阿娥,藏起了一支水杯。现实中,24岁的张曼玉,也慢慢将“花瓶”这个称呼,埋在了过去。

500

  对于张曼玉而言,除去演戏,恋爱在她的人生板块中,也占据了十分重要的比例。

  曾经,在访谈节目《今夜不设防》中,当被主持人倪匡问及为何要恋爱时,张曼玉一脸诚恳地看着镜头说:

  “没有恋爱谈,就很苦闷。”

  那是1989年,也是张曼玉与导演尔冬升恋爱的第二年,

500

  1987年,张曼玉与尔冬升的恋情浮出水面。

  彼时,是尔冬升由演员转型成为导演的第二年——1986年,尔冬升推出自己指导的第一部电影《癫佬正传》。

  凭借这部电影,他被提名“第六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首战告捷。

500

  年轻时期的尔冬升(左一)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