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双十讲话说给谁听

台湾领导人的双十讲话,向来都会引起两岸关注,因为大家都想从中了解台湾当局接下来的政策思路,虽然这一演讲的大部分内容主要还是关注台湾内部议题,但谁都知道,这些内容没有多少人会真正关心,最重要的当然还是两岸部分。

因此,每当台湾领导人发表双十讲话,智库和媒体都会仔细研读相关内容,比对其与先前讲话内容的差异,从而找出可能的变化趋势,今年自然也不例外。通观蔡英文的这次演讲内容,可以看到并没有多少新意,对大陆的诸多指责早已见诸之前民进党和蔡当局各级官员包括蔡英文本人的各类讲话之中,不过,这些内容出现在双十庆典的场合,确实是第一次见,因而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首先从讲话的谋篇布局来看,今年最大的变化是一改过去先讲民生经济议题的做法,开宗明义就谈国际政经情势,以及所谓大陆对台湾的文攻武吓和外交打压,她指责大陆的这种做法,不但伤害了两岸关系,更严重挑战了台海和平稳定的现状。

不过,如果认为这篇讲话是向大陆喊话,那应该是误会了蔡英文。在以前的讲话中,蔡英文确实曾经呼吁两岸应该搁置政治争议、实事求是,增进交流,甚至还曾经倡议“两岸领导人应该共同努力,展现长年累积而来的圆融政治智慧,以坚定意志和最大耐心,共同寻求两岸互动新模式,为可长可久的两岸和平稳定关系奠定基础”。但两岸官方互动停摆的现实也让蔡英文放弃了幻想,现在完全不再提这类希望,对蔡英文来说,现在的主要诉求对象不是大陆,而是美国,换句话说,她这篇讲话的两岸内容,主要是说给美国人听的。

蔡英文从2012年第一次败选之后,就痛定思痛总结教训,认为美国对她两岸政策的不认可才是她败选的最大原因,因此在2016年的竞选中,将两岸政策的重点放在说服美国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处理两岸问题,或者至少不会带来两岸冲突。等她上台之后,更是全面奉行“亲美远中”路线,积极配合川普政府的种种对华政策,甚至不惜在贸易问题上对大陆背后捅刀,而在印台战略问题上,台湾更是最早的呼应者之一。蔡英文的这一战略抉择虽然在岛内饱受争议,但对台美关系的维系来说,确实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而现在中美贸易战的升级,特别是彭斯演讲所带来的新冷战风险,更让蔡当局感受到新的机会之窗,认为可以通过选边站队来牢牢绑住美国,让美国基于对抗中国大陆的考虑给予台湾更大的保护。

如果理解了蔡英文的这种政策思路,再来审视今年的双十讲话就会清晰许多。蔡英文在讲话中提到假新闻、选举干预乃至民主价值的议题,她指出,“外在力量企图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做法,不可能被台湾人民接受,任何违反普世价值的主张,也绝不会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持”,这当然是在指责大陆对台湾的所谓政治渗透,但也同样是在呼应彭斯的讲话内容,因为在彭斯的讲话中也都特别提及中国对其中期选举的干预,而在台湾问题上,彭斯则认为台湾的民主道路可资中国借鉴。蔡英文通过对彭斯的呼应,来向美方表明,台美面临同样的中国威胁,双方在对抗中国大陆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从而推动台美的实质同盟关系。

由此可见,当前的中美对抗情势已经被蔡当局视为可资利用的战略机遇,因此不仅积极配合美方的对中战略,而且也意图引导美方相信,改善台美关系有助于美国战略的实现。当然,蔡英文也不至于幼稚到认为,美国就会为了台独而让自己陷入台海危机之中,与美国打交道多年之后,蔡英文也清楚的认知到,美国看待两岸问题的政策底线是台海不能生战,而台海和平的前提就是台湾不能主动挑起事端。所以我们看到,蔡英文在讲话中特别提到,“越是激烈的变局,台湾就越要维持稳定,以沉着的态度化解压力,冷静地寻找生存的利基”。

她还特别针对深绿日渐高涨的台独行动,向美方做出保证,自己不会采取对抗性的行动,联系到最近民进党中常会作出决议,切割喜乐岛联盟的公投活动,就会发现,蔡当局当前的主流做法就是维稳,避免激进行动导致台海风险骤增。

可以看到,这正是蔡英文与前任李登辉、陈水扁的最大不同,后两者过去曾经为了内部政治利益,不惜挑起两岸事端,结果也得罪了美国,迫使美方不得不出手压制他们的爆冲行动,后续也衍生出所谓“美中共管台湾”的说法,这当然不是说台湾真的处于中美管控之下,而是说“台独”处于中美管控之下。而现在蔡英文的套路就是,自己虽然不会承认一中,也不会向大陆妥协,但也不会主动挑起事端,简而言之,就是向美方表明,自己不会给美国添麻烦,因而不会变成“麻烦制造者”。

今年的双十讲话,无疑是蔡当局这种心态的最完整写照,如果说过去两年,蔡当局在倒向美国的同时还希望两岸能有和缓空间的话,那么当今的国际局势却也让他们见猎心喜,自认为无需再向大陆作出妥协。这也预示着,蔡当局已经彻底放弃了与大陆对话的期待,而真正走向依靠美国的路线,这也是两年来蔡当局选边站队的最终结果。

当然了,陆委会的官员后续或许会对蔡英文的讲话做一番诠释,他们会提醒大陆,说要注意到蔡英文的善意,因为讲稿中原本写的是“中华民国台湾”,但蔡英文特别拿掉了“台湾”二字,说明他们还是坚持“中华民国”的既有体制。但看了上述分析之后,你还会相信这种说辞吗?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