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控制舆论的能力有多强?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李大大饼”​

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今天有一件挺大的事情,热搜挂了一天。

拼多多员工加班后,在半夜 1:30 回家的路上猝死,经抢救无效死亡。

500

500

这个爆料在昨天晚上( 1 月 3 日 )就开始有了,不过只是小范围讨论,大饼朋友圈有不少讨论。

500

但是这种网上爆料很容易翻车,没办法验证真实性,即便脉脉上有实名用户表明是真事。

等到了今天,微博上的消息开始喷发,全民激怒,热搜挂了一整天。

知乎紧随其上,甚至还爆出了 “ 拼多多官方回答 ” 的截图,内容可以说是非常避重就轻且不要脸了。

500

( 拼多多官方曾将此答案截图定性为谣言 )

下午 5 点左右,有消息表示拼多多官方回应员工猝死确有其事,并且发了一张回应的便签。

加班+猝死这俩关键词,最近几年每几个月就要出一回。

今天在准备写这件事儿的时候,我脑袋里甚至蹦出了个小人跟我说:

“ 别写了 ”

“ 写个屁啊 ”

“ 写两个贱字儿有用吗? ”

说实话,发生这种事儿的时候,我们次次骂,天天骂,普通人在骂,有影响力的 KOL 也在骂。

骂到狗血淋头,骂到上热搜,骂到 10W+,骂到 100W+,骂到对面公司老板祖坟冒青烟,也基本上解决不了问题。

人家股价都不带动一点的。。。

500

天天哭真能哭倒长城吗?

不能。

张麻子天天骂,真能骂死黄四郎吗?

不能。

公司最终还是照常运营,每个人骂完了都还要继续在原有岗位上打工,毕竟房贷要还,车贷也要还,嘴上可以厉害点,身体却要很诚实。

然后按照以往的加班后猝死常规剧本,过程基本都是:

家属获得赔偿 → 舆论逐渐骂不动 →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劳资关系相关的事非常复杂,是整个社会的难题,我说不出什么建设性的解决方案,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多半也提不出什么完备的解决方案。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我有一瞬间不想写这件事儿的原因。

但,思来想去,我觉得在我的认知范围内,可以抛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资本在抑制发声、控制舆论上的能力是不是有点太强了?

作为一个相关从业者,拼多多这次的公关策略挺教科书的。

首先有个准则:不报就不会有,不盖章承认的事儿就是谣言。

从昨晚开始,就不停有关于这件事儿的爆料。

作为事主,无论真假,总要有个回应对吧?

对不起,没有。

这都是大厂的常规操作了,在行内叫 “ 冷处理 ”。

因为所有舆情事件都不一定最终走向爆火,有可能传着传着就熄火,不出来表态就跟自己没关系,日后也留不下把柄。

光是硬挺着不说话当然没办法冷处理,要辅以删帖降低热度。

现在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拼多多有在做删帖,因为某些删帖操作诸如 “ 有偿删帖 ” 在法律上是入刑的。

同时即便他真的删帖了也不会给你留证据,比如 HR 让员工在脉脉上删贴,没人会跟工作过不去,还是那句话,毕竟要讨生活。

500

在微博平台上之前还有一招 “ 操作热搜 ”,不过微博被网信办约谈热搜整改之后也不太能做了。

那不删帖怎么办呢?

污染信息流和权重。

今天上午,“ 拼多多 ” 已经上了热搜。

但当你搜索 “ 拼多多 ” 之后,并不会出来相关消息,而是整屏幕的拼多多广告页面。

因为拼多多买了这个词的广告,开屏就塞满你,百亿补贴值得拥有~

你心说我往下划页面总会看到了吧?

对不起,往下划你看到的是这些 ↓

500

你滚两屏都看不到真正的新闻,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微博信息流是乱序,并不完全按照实时热度显示,优先显示高权重内容。

划到第 4 屏,你才能看到转评赞明显比前面那些 “ 美好的内容 ” 高的新闻。

500

知道哪里不一样吗?

前面那些内容的标签是 “ 口碑 ”。

500

而后面的正常内容的标签是 “ 热门 ”。

500

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正当的、尽可能的让用户看到你想让他先看到的内容。

可惜,这并没有奏效,人们的情绪越来越激烈,骂了一整天,还出了 “ 知乎官方回答 ” 的乌龙事件。

500

到这个时候,舆情到了白热化的地步,不出来说点什么已经不行了。

但宗旨还是那句话,要尽可能的撇开关系。

所以又出现了 “ 全网都在传拼多多回应,但拼多多官方账号并没有发消息 ” 的诡异一幕。

500

( 我这张截图截图时间为今天的 16:58 分左右)

这些信源有新浪财经、环球网、腾讯新闻、新京报、金融界等三方媒介,整齐划一,前后时差不超过 20 分钟。

那么回应的内容是什么呢?

是一张看起来并不像是回应而像是谣言的便签图。

500

500

500

前面提到的那些新闻,基本都是转述这张图片。

这大量的通稿,足以灌满每个人的搜索和信息流。

这对于资本来讲并不难,现在有无数家通稿供应商可以全平台通稿直发。

500

平台之全面、发布之速度,单篇价格之低廉,刷新你的认知。

500

500

当人们搜到这铺天盖地的通稿新闻的时候,极大的概率会认为这里面的内容全都是真的。

而妙就妙在,拼多多正主没有现身说法,微博知乎等平台官方号都没吱声。

这个回应显示煽动了一波 “ 我们爱你,深深的想念你 ” 的共情。

公关的祖传技能 —— 打情感牌。

随后,又用逝者父亲的朋友圈,借逝者父亲之口来表示 “ 不要让逝者卷入舆论是非之中 ”。

500

这其实是非常惯用的技能了,让事主出来回应以息事宁人,正所谓 “ 死者为大,你们就别来多 BB 了 ”。

如果你仔细截图的话,会觉得冰冷彻骨。

截图者截逝者父亲的朋友圈时间为 “ 2 分钟前 ”。

500

公关极有可能刚刚与逝者父亲商议,换来这个朋友圈。

朋友圈被发出之后,立马截图留用。

作为从业者,我很佩服这个高招。

但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这大概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 “ 吃人 ”。

声明的最后呢,还反手辟谣,说那张价值观非常扭曲的回应是谣言图。

500

反正这个回答已经在问题下面找不到了,谁知道到底是谣言还是自己删了呢?

死无对证。

资本的嘴,骗人的鬼。

一些知乎用户开始反抗,表示图绝对是真的,自己亲手截的图,发律师函都行。

500

按照常规操作,不管是不是真的,大公司都会借用司法流程较长的特点来把这件事儿拖到猴年马月,到时候到底是不是谣言截图,已经没人在意了。

可偏偏知乎站出来了。。。

500

拼多多被光速打脸。

这个官方辟谣才是真正的谣言。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这个声明并非由拼多多发出,而是由海量的通稿发出了吗?

正所谓 “ 不利的价值观,必然是别人说的,我们自己不可能说 ” 。

这波操作本来又是漂亮的舆论控制手段。

可惜,因为知乎的搅局失败了。

这就回天无力了,总不能再出一个辟谣说刚才的大量通稿通知也是谣言吧?

于是,在晚上 19:45 分左右,拼多多终于用官方微博发声了。

500

图一就是前面提到的辟谣声明,没什么改动。

而图 2 是新东西,内容是 “ 关于辟谣的辟谣的辟谣 ” 。

在这个 “ 关于辟谣的辟谣的辟谣 ” 上,加入了公关舆论引导上的常见的诸如临时工/盗号/外包商这一类喜闻乐见的元素。

500

你看,这是外包商干的,外包商价值观扭曲,外包商思想不行,跟拼多多可没关系啊~

总之,真的说成假的,假的再说成真的,实在不行了就说不知道。

无知群众的舆论方向和获取的信息,就被这么轻而易举的控制。

这都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之前有个媒体爆料说拼多多的店铺被网络博彩行业利用变成洗钱渠道。

马上就有海量且整齐划一的通稿出来写拼多多表示不属实、这个媒体是无良营销号、为了博眼球、为了博流量而抹黑拼多多。

并且拼多多转手起诉了人家一波 “ 侵犯名誉权 ”,索赔 1000 万。

一年多以后,《 财新 》的深度稿件再次提起这件事,并且附上了公安机关给出的案件信息。

500

可惜,已经没人在乎了这件事儿了,也少有人能看到这个新闻。

而那个当年指责拼多多店铺涉嫌洗钱的媒体,被大量通稿永远的扣上了 “ 无良营销号 ” 的帽子,不知事情经过的吃瓜群众还信以为真。

你说,可怕不可怕?

你说,恐怖不恐怖?

上一次洗钱风波的确用公关了力量摆平了一切。

这次的加班猝死风波,却没那么幸运了。

再强悍的公关,再厉害的舆论把控,终有一天是要露出马脚的。

因为谎言永远是谎言,不公之事永远是不公之事。

圈里有句话叫从来没有公关的胜利,只有经得起考验的价值观。

拼多多,请问你的价值观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