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跟西方最不一样的地方是,在同样面积土地上,中国相应的工业人口是西方的三四倍

【本文来自《房宁:疫情改变了世界,但中国有个目标仍要坚定推进》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挺进达克尼斯

    对于中国这种无论是人口还是国土面积都是大体量的国家来讲,城镇化肯定不能按照所谓的65%照搬,我相信领导层也认识到这个问题,所以现在也不刻意去看这么个比例,顺其自然,到底什么比例,只要做好了自己,这个答案自己就会出来。城市化应该是一个辐射状态,看中国的规划方向来看就是这么一个走向,到现在为止,中国的基础建设可比国外好太多了,城市和乡镇甚至农村的生活正在加速缩小距离。城市对于年轻人来讲更有吸引力,对于退休老年人来讲其实吸引力并不大,大多数选择城镇定居的年轻人基本是出于事业发展和孩子的教育问题,另外中国的地理结构也让过渡城市化产生矛盾,城市建设需要大量优质土地。感觉中国下一个5年计划完成后,国外根本跟不上中国的脚步,加油。

    另外感觉国外的经验,基本就是省单位可以参考,好的经验我们当然要学要用,国家层面需要更细节的进行调整试行然后找出符合自己的方案。

中国跟西方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中国在同样面积的土地上,人口是他们的三四倍,相应的工业人口也是他们的三四倍。这样,西方需要吸收掉几乎所有非农人口(对应于70%-90%城市化率)才能实现工业化,而中国如果用跟西方同样多的工业人口来实现相同规模的工业化,需要吸收的非农人口将只是西方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就算中国可以通过吸收更多工业人口来实现高于西方的工业化深度和规模,在现有的产业复杂度的情况下,也并不需要像西方那样吸收几乎全部非农人口。

 

需要注意的是,西方工业社会发展存在严重的市场瓶颈,需要靠世界市场(实际主要是殖民地半殖民地)来消化其过剩产能。因为太多的人都从事工业了,如果只是自给自足的话,那现代大工业的生产效率体现在哪?所以城市化率超过50%的国家的工业产能必然是过剩的(假设城市化人口大部分是工业人口)。除非我们降低城市化率,只让少部分人生产工业产品,才能没有过剩产能,这是违反我们一般成见的,但仔细想想还真是这样。

 

打个简单的比方,假设西方(欧洲或北美之一)W和中国C的面积一样,双方人口P|W=100,P|C=400。

 

W的城市化率为80%,也就是工业人口约为80,农业人口约为20。

 

如果C实现同样的工业规模,同样需要80的人口,那么工业人口80,农业人口320,城市化率仅为20%。

 

考虑到中国为了发展的需要,建立了更多工业产能供给国际市场,成为了世界工厂。这时C的工业人口达到了240,农业人口还有160,城市化率为60%。C的产能已经濒临世界市场的极限,不仅供给本国有余,供给到全世界也带来了贸易不平衡问题和外国劳工失业问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不满。此时,C必须永久性地提高内需,也就是构建“经济内循环”来摆脱对外部市场的依赖,也改善外部竞争环境,不搞自己一家独大。当此之时,城市化率是否还有必要像西方工业革命时那样提得那么高?

 

当然,农村现代化是题中应有之义,拒绝过高的城市化率不意味着抛弃农民;城市人口也并非全部是工业人口,相当多的城市人口只是从农村迁入的消费人口,这些人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会增加内需、而不会增加过剩产能。但是,居住在城市还是农村,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不是需要或能够由政府强力推进的。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