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这个鬼东西

500

无论我在哪个团队,都有共同的一个现象:当家的都会对我说,灰鸽啊,你带带小朋友,让他们多少也能写一点。就像小区里许多老阿姨都笃信我能教孩子作文一样。

而我一直笃信写作是一个需要门槛和技巧的活儿,写作和体育一样,后天培训固然能提高些许,但“是不是这块料”依然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情。形式上的东西确实能教一些,但总有一些只可言传不可意会的东西,靠教是决计教不出来的。

今天这篇阅读量预计不会太高,毕竟国庆假期,蹭热点也浪费,不妨就给到有缘人谈谈那些只可意会的要素之一:语感。

有良好语感的人,不说万里挑一,至少不会占据大多数。尤其是汉语言文学,那些音韵结构对于阅读感的影响其实非常大,但很少有人会去琢磨它。就算内行的,也未必擅长写作,可能去做音韵训诂学了。

我其实也不算是此间高手。但是岁月累积下来,多少有那么一点点感觉。这种感觉也是很玄妙的:感觉能教,但又感觉教不了。它也很难给出准确的操作定义:有时候是反复推敲,有时候又是刹那之间的事情。

后台偶尔有些同样写文章的大学生、年轻人会问我产出的技巧,毕竟我不是那些大规模配图和转载的营销号。那么,我挑一些我在码字时会留意到的一些语感细节,给到有缘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分享和指正。

我就拿我最近的三篇文章举例吧。

国庆节的文章因为文字比较碎,阅读量不算高。但不高不代表语感的缺失。例如:“有人获得了一两年的财务自由,最终失去了人身自由”。

按照新闻体的写法,其实是“有人获取不义之财,最终身陷囹圄”。两句话的意思其实完全一样,但从语感上就会产生一种距离感和说教感。

同样的一个词“自由”,对应不同的形容词,起到了对比的作用,“财务自由”的妄想感就表达了出来。

再说结尾。整个结尾的结构是这样的:

愿所有的善良都有犒赏,愿所有的诚实都有回报。

那些不辜负时代的人,时代也莫要辜负他们。

这两段其实并没有太明显的联结关系,那么能不能互换呢?例如:

那些不辜负时代的人,时代也莫要辜负他们。

愿所有的善良都有犒赏,愿所有的诚实都有回报。

是不是会觉得差口气?

猜猜为什么?是因为人在阅读的时候,实际上处于一种快速朗读的状态,而文章结尾的时候,人们会倾向于通过更短的句式、更清晰的断句来进行总结。哪怕是很少的字数差异,也会形成一种语感上的差异。

所以大家会看到,我绝大多数文章的结尾都是短句。

说街机的那篇,是“但我有点想念它”;说小平的那篇,是“喔,真该死,我特么还真不是张小平”,都特别简单。

在一个需要快速阅读的环境里,你的文章可以开头读起来费劲,中间读起来费劲,唯独结尾不能读起来费劲。

还有一个在语感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元素,叫做押韵。很多人都懂得押韵的道理,觉得说唱歌手都是此间高手。其实写文章也一样。

中文之美,美于节奏,押韵这种事情其实是无处不在的。我拿写街机的那篇为例,“绝大多数游戏没有需要挑战的对手,也没有需要配合的队友”;“街霸高手和奥数冠军一样,都是孩子心中的偶像”;“你投你的币,我投我的币,哪有需要互相配合的道理”……

其实非常多,但你在读的时候,是不是并没有留意到?

其实我写的时候也未必留意到。但如果做一下同义词替换,例如“绝大多数游戏没有需要挑战的敌人,也没有需要配合的同伴”,逻辑关系和文章主体都不会受影响,但语感就会差一些,读者的阅读快感也会弱一些。

在诸多同义词里选择哪个词,对写作者来说几乎是下意识的事情,但往往就是这种“下意识”,往往可以决定一篇文章受欢迎的程度。

这种“下意识”,是语感构成的核心,其实是很难教的。

当然,尽管有门槛和天赋,但也未必没有学习的通路——特别简单,就是多读和多写。

多读,就是阅读量的扩大,词汇量丰富了,手段自然就多。那些让自己产生阅读美感和快感的表达方式,其实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创作。

多写,就是哪怕没有广告,甚至于没什么人捧场,也要逼着自己时不时写点东西。比较好的状态,就是看前一年的文章时,觉得面目可憎。那说明有进步。

如果你不肯多读,也一直怀着功利心动笔,是很难变成一个“会写”的人的。

我以前也说过,连量变都不肯的人,没有资格谈质变。

如果你实在觉得写作枯燥,我告诉大家一个排解的方法:留彩蛋。

例如这篇文章的第一段到第五段,每段第二句的第三个字,连起来是“共和国万岁”,算是给国庆的小把戏,如果我不说,你肯定发现不了。

它会让写作变成一件好玩的事情。你又得刻意地留着它,又得藏着它。任何语感的晦涩都会让它露出马脚。

但话说回来:如果你对此毫无兴趣,也感受不到任何乐趣,那只能说明——

你其实不是这块料。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