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想吐槽。但与楼主有区别

【本文来自《作为工程师我对制造业前景很悲观,做技术升级比登天还难,否则德国日本早被干趴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也想吐槽。但与楼主有区别。

技术进步是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才会以比较快的速度更新。也就是所说对劳动者的压榨已经无以为继了的时候。说句实话,市场饱和催生新技术新产品的时候就这样,谁进步,谁活着,然后才是能赚多少钱的问题。

楼主的担忧是因为你看不到今后该怎么走,如果你很轻松的运气很好的马上就解决了,那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就是大街货了,也轮不到您来公关。其实我也想吐槽下国内很多企业的技术管理。

如您文中所言:

1、圈钱,这是技术升级?您我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只是资本游戏。以为圈到钱后,扩大生产,或推出个不疼不痒的新噱头就可以收割一波的时代过去了。如果是供小于求的时代,金融还可以提供扩产资金。但同行竞争时代,金融和营销手段永虽然有用,但远替代不了技术进步。

2、对劳动者的压榨已经无以为继了。很多都这样,还停留在“血汗工厂”的思维里,以为随便招个人都能干好活,完全不考虑员工培养,内部技术交流流于形式,甚至拿技术员当随时可以更换的牲口。新工艺呢?新管理呢?新设备呢?完全不考虑。圈的钱哪里去了?就是没魄力尝试推动进步。永远是等着别人的成果以为可以顺利化为己用。技术可不光是设计。甚至很多时候,设计是基于技术进步。如果大老板仅仅看重从下属员工赚取“剥削”利润,那这样的企业注定与技术进步无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国内的企业才会明白,自己培养的技术员,成本和风险远远小于你从外边聘请来的“成手”。

3、每个行业的蛋糕都会也只能会越来越小。这是必然的。市场总量就摆在那里,从业企业越来越多,谁做得好,谁活下去。这叫竞争。2000年那种只要做出来就卖得出去的时代到头了。

4、您以为国家并非不知道问题所在么?您以为2025计划是什么?国家是为了尽可能的创造新的产业,可以让更多企业活下去。注意,我说的是活下去。国家希望可以借由能源、电子、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和普及创造新的产业链,带动新的企业,从而再带动其余能够抓住机遇的企业。国家不会无止境的给旧有的产业输血。靠国家?除非你的产品对国家有绝对的战略意义,否则不要期望国家。话说回来,对国家来说具有绝对战略意义的企业,可能交给私人么?

5、别人做不到的留给你的都是难比登天的问题。这个你是绝对正确的。没人是傻瓜。以汽车为例,产业进步和技术升级可不是主机厂自己的升级,新车技术升级造出好产品那是结果不是原因。汽车技术升级是基于供应商的技术升级之后才有级可升。供应商的技术升级是基于原材料、新工艺、软件、硬件和设备的升级之后才有级可升。而原材料、新工艺、软件和硬件等的升级是基于国内外实验室里理论和实验方法或设备的升级之后才有级别可升。那种今天灵光一闪,明天就掌握新技术新材料的情节只存在于小说里。即便这样,还得汽车企业的大老板懂得技术升级且愿意投资技术升级才行。技术升级是有成本,有风险的!升错了,升晚了,损失巨大。

6、您说密封环成型从材料到工艺您都一头雾水。我有过这种感觉。简单的说,靠手边的方法设备,材料搞不懂,工艺也更不可能想明白。不过要我说,这就对了。人家也是花了金钱和时间搞出来的技术壁垒,如果你真的看一眼就学会了,这个世界上也不会只有我们总被说成山寨大国了。个人拍脑袋的建议,材料和工艺分开公关。但要以成品件技术要求为准,反向推导思维试试,与供应商联系或者见面开会,讨论技术要求难点和细节。个人的经验,供应商永远比你更了解你手里的东西。或者,干脆买张火车票,和供应商一起去某个大学实验室寻求合作。投资合作,承担开发风险。当然,如果您的老板财大气粗,自己弄个实验室,卖点好设备,请几个材料学的很角色来公关就更好了。

7、汽车业,国内都是拿来主义。即便是新能源车,也是国家推着走。老板们还停留在营销觉得一切的画面里。殊不知,那是国外!宝马奔驰大众卖的好,那是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技术主导生产,市场主导设计,积累出来的。国内的生产,是啥?国内的汽车设计是啥?都是领导审核,拍脑袋订的。

哎,,,,,

以上,纯吐槽。勿喷。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