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笑的台湾

  文化是一座有声无形的桥。走过这座桥,曾在两岸背包而行的我们,行中带着含笑的美意。赴台交流的回味仿若新北市缓缓流淌的淡水河流进我心田,在文化之水的温柔诉说中,我发觉在中华文化熏陶下的我们其实是心灵相通的。

500

  用汉字书写我在“淡江”的学习

  每年淡江大学新生入校都要先集体爬克难破,这是为了考验同学勇往向上所必须的强健体魄与克服困难的毅力。这个132阶的陡坡是淡江初创时进入校园的必经要道,也是我在交换期间每周去做志愿者的必经之路,时常是背着书包一爬两歇才能爬到顶,克难坡顶就是淡江大学的正门口,站在那里,远远地能看到校园内右衽路上极具中式风格的宫灯教室。

  在绿意盎然的淡江校园中,既能看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传统教室,看到广场上古代竹简书卷造型的现代雕塑,又能走进24小时自习室和图书馆里看书学习,还能走进书香画卷气息浓厚的文淄艺术中心看展。还记得在与大师对话的课堂上,台湾的书法大师来给我们上了一节课,那一次我深深地体会到书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在台湾,80年代有一档电视教学节目叫《每日一字》,每天介绍一个汉字,而淡江大学文淄艺术中心的张炳煌老师正是为这档节目做了十九年的书写示范的那个人。他在课上问我们:“大家知道淡大‘朴实刚毅’这四个字的校训是谁写的吗?”老师提示学校里有一条路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我突然想起来自己不经意间看到的那个路名,“是于右衽吗?”起初我还不确定,只记得他是中国新闻史课上老师讲过的《竖三民》的办报人。然而当老师把他特制的书法挂历送给我作为奖品时,有种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温暖在我的心底油然而生。书法像活水般存在着,书法课程进课堂的教育已经在大陆亿万学生中进行着,而张老师也表示期待着台湾的课堂恢复书法课。写汉字,写的不仅是文字符号本身,更是其背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文字的形与神皆传递着不言自明的文化生命力。

500

  “行”中有爱

  对于交流生来说,选课是相对自由的,很幸运的是,从大一到研究生的课我都有选上,在这些课堂中我感受到了台湾的大学中不同年级的上课氛围,也感受到了教学的多样化,有的课程使用的是授课老师自己编写的课本,有的课程是讲座课,每一节课都邀请不同的业界大咖来做主题演讲,还有的课是老师带着学生走进社会做实践。在所有课程里,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王慰慈导演的影视项目企划与制作课。王老师是美学大师蒋勋的学生,对于影视制作的人文内涵和美学要求都很高。在她指导下,同学们参与到USR计划里,大学生们备受鼓励地进行社会责任的服务实践学习。具体到大淡水USR专案来说,建筑系同学们的任务是为淡水地区的老街修补房屋,中文系和历史系的同学们要依据淡水的历史编写有地区特色创意文化故事,而学习传播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大淡水地区拍摄纪录社会民生的短片。拿起相机,透过镜头,我了解到了自己原本所不能看见的台湾社会。

  早在三十年前,淡水区正德里还只是一块山坡地,由于经过建筑商的陆续开发,这里早已成为大楼林立的社区,近二十年来新北市人口速增,所以在淡水区的居民七成都是外来人口。在这个邻里之间可能只存在点头之交的时代,我看见了人与人之间在街里中还有种种互动的可能。

  我所在小组的拍摄对象正是管辖淡水区“正德里”社区的里长。作为一个新社区的里长,黄里长通过一系列活化社区的努力,让需要被照顾的人与有能力照顾别人的人相辅相成,彼此连结。他在里民活动中心开办了一系列好康活动,银发族生日会共餐、健康日弥免费体检、拉伸操课、书法班、少儿聚点等等,不仅让老年人走出家门,减轻了年轻人的负担,还吸引了一百多名志工来到这个社区中。透过观察,我发现这个社区里有一群充满活力、心态年轻的老人,还有一个“有爱”的社工队伍,每次见到我们扛着机器来拍摄,他们都是笑意盈盈的,还时常要留我们一起吃饭。从访谈的字里行间,我感受到居民们对于里长以及这个社区的情感。

  走进学校周边的社区,自己才更深刻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极具温度的互动。除了拍摄纪录片,我还去学校附近的小学当了四个月的志工,帮助小孩子练习英语口语,每次看见邓公小学里孩子们的笑脸,整个人都仿佛被治愈了。这些课程以外的社会实践,让我产生了很多对于“社区”的新认知。既要心中有爱,也要“行”中有爱,希望自己能将所见所闻的感动带回到我家乡的社区中。

  含笑的美意

  我常常在没课的时候,就搭上“淡水-象山”线的捷运,到台北市区参加各式各样的活动,像是文化市集、音乐节、读书分享会,或是到台湾科技大学去听马世芳老师的课,再或者是去华山文创园区去听龙应台基金会思沙龙的讲座。

  记得有一次《华盛顿邮报》的记者飞来台北演讲,龙应台老师儒雅起身,也作为听众向主讲人提了一个问题,她说:“今天在场有很多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未来是他/她们的,请问你对这些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记者John给出的建议是互相了解。

  演讲结束,我走到龙应台面前同她交谈。龙应台的眼睛里闪现出了一种温润的光,让我不自觉地挽起她的手臂,她的微笑深深地印刻在我脑海里。她的笔记本上写到「那些不经意回头的刹那,尽是瞬间偶然,然而一个刹那、一个刹那接起来……」在我的脑海里,时常浮现出这一刹那,她温暖的微笑。正如她化繁为简说所的那样,日子怎么过,就是文化。文化不过是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生活的实践中。

  其实,龙应台那些充满温情的文字是我最初想要来台湾交换学习的原因,她在《文化是什么》一文中写到:“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

  在社会未来的课堂中,老师曾问过我们“你们擅长什么?”我想了想,写的第一个就是“笑”。没错,我很会笑,虽然经常傻笑,但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拥有龙应台老师那种自内而外的儒雅笑容。一个笑容,可以做的不仅是表示友好而已,还可以给予包容与关怀。

500

  信任的样子

  四个半月的台湾交流生活已成为让我含笑诉说的美好回忆,还记得任课老师给我发的第一封邮件里的问候,她问我在台湾过中秋会不会想念家人,还记得临走前去系办公室跟老师道别的不舍;还记得三两好友坐在台北爵士广场看艺术节表演的画面,也还记得同一拍摄组的四五个年轻人聚在一起轻松地谈论着深刻问题的场景。我记得与每个伙伴拥抱道别,看到大家在我的本子上的留言,那一瞬间的心动。這些台湾师生给了我家一般的温暖关怀。

  不大的台北,让我寻觅到某种多元融合的氛围,收获了一颗更加温情的心,不带有色眼光地去听,也去表达,互通有无。这段交流学习的回忆似乎已在我们的心中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在台交流期间我曾一个人背包环岛,遇到很多美好的人与事。回到家乡,我们彼此之间的连结还未完结。

  元宵节的时候,我提前回到位于济南的大学,买来一小摞明信片,坐在泉城广场旁边的书店里,构思了将近一个钟头,终于写完了所有明信片,走到山东省邮局,把它们寄走到台湾。

  三月份的某一天,花莲民宿的爷爷突然发来消息,还附上一张印有趵突泉邮戳的照片,他在消息中写到:“你回大陆了吗?收到你的信了。你的字很漂亮,跟你的人一样!”后来,阿里山的巡山员也给我发消息说谢谢,告诉我有收到明信片,我说:“感谢是相互的,我觉得你是一个有温度的人”。“真的是相互,我喜欢这种信任感。”巡山员回复说。感谢这些人在旅途中给予我的帮助,他们似乎都带有一分自然给予的纯朴与真挚。“我喜欢这种信任感”,这句话让我在心中默念了好几遍。

  再后来,我陆续地收到了一些台湾朋友的信息,还有的同学要给我回寄明信片,她写道:“今天请鸽子咕咕给你带了张台北,祝它平安送达:)”

  等我写下这些,我知道终于可以给这四个半月的访学交流画上:)

  祇有笑脸,没有句号 

500

  每周五去邓公小学做两个小时的英语志工--帮一年级的小朋友做手工

500

  课堂直接搬去了在台北当代美术馆,红衣服的就是我所交换的系所的老师

  p.s.2019年4月18日花莲地震后的十分钟,台北的好友IG发来消息,“吓死宝宝,上周还在聊……今天就地震了,台北4级超晃。” 朋友圈居然被还在台北朋友们刷屏,大家都说被吓到,是最近几年体验到最大的一次。我想起来在震级最大的花莲的爷爷,发消息问平安,他隔了一天才回:“一切都平安。谢谢你喔!”虽然隔了一天,但平安就好。

500

  (作者:方方)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