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纸草纸和中国的造纸技完全两码事,明明两个文明独立发展出的,扯啥联系?

【本文由“呵呵”推荐,来自《埃及莎草纸,中国竹简,中国纸之间的神秘联系》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作者对造纸根本就是一知半解,才扯出这种不知所云的东西。

埃及纸草纸本质上根本就不是纸,其制造工艺,更类似于现代胶合板。三合板的制造工艺。剖片制篾,编织,压紧,利用纸莎草茎本身的胶质胶合,干燥后使用浮石打磨光滑。本质上是制造了一张超薄的草席子。

而中国的造纸技术则是物品性状的彻底改变,生产出的是植物纤维纸。造纸工艺的出现,与中国传统而特有的缫丝工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之后无论是蔡伦的改进 造纸术,和更后期的竹纸,木纸技术,其技术改进基本集中在制浆环节,即植物长纤维短纤维化,目的是使用更廉价的原料,提高纸张质量。

  从造纸原料的更迭也看出了中国造纸技术的发展脉络,蔡伦改进造纸术是采用废旧麻织物取代丝絮,扩大原料来源,用较为廉价的麻取代更昂贵的丝絮,东汉末年的左伯纸,则是改进了纤维捞取技术,提高了纸张强度。唐代出现的竹纸工艺则利用更为廉价的竹纤维取代麻纤维,进一步降低了纸张成本,也使中国纸出现了档次差距,高档纸使用丝絮麻,低档纸使用竹木。宋代的造纸工艺基本就与现代无异了,石椎粉碎--石灰蒸煮法漂白制浆---造纸。

不同文明的同样或相似的制品,不能简单的单纯从年代判断其有无传承关系,必须考察其制造工艺,及源头工艺。埃及纸草工艺与中国纸的性质不同,制作工艺不同,源头工艺不同。明明是两个文明独立发展出的。却被作者莫名奇妙的拉到一起,遗笑方家。

最后作者又故作玄虚的车什么埃及学小知识。敬告一句,这叫光屁股拉磨---转圈丢人。

第一埃及本来就是大洲交汇之地,人种间交流频繁。

第二埃及独特的葬俗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古人类学材料,摘抄一点一个非洲起源的常染基因标记(以下称A标记),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展非常广,但没有明确说是从哪个古埃及法老木乃伊上提取的基因。直接翻译下面文字看:“埃及人、十分之一的非洲人或者非洲裔美洲人都有它。埃及科普特人拥有频率最高,到达27%。大约7%的欧洲裔美国人拥有这个标记。美洲东海岸的印第安人和默伦琴人(美国田纳西州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的深肤色人;为印第安人、白人和黑人的混血后裔)明确地具有较高层次的分布。但是这个标记在亚洲人中并不显著。”

自然》旗下子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刊发一项研究,发现90具埃及木乃伊的DNA与古代的中东人更为接近。而现代埃及人则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人那里继承了更多的基因。

这90具木乃伊来自于埃及史上的新王国时期到罗马时代,在公元前1380年到公元425年之间,被埋葬在埃及中部、尼罗河西岸的Abusir el-Meleq地区。德国马普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和图宾根大学的研究团队提取并比对了这些木乃伊的DNA信息。

埃及地处非洲东北部,位于亚非欧三大洲要冲,北部经地中海与欧洲相通,东北与以色列、约旦接壤,中南部是撒哈拉沙漠。研究者比对这90具木乃伊的基因信息,发现他们关系最近的“亲属”,可以追溯至以色列、约旦地区的古代农民。相比之下,现代的埃及人则从非洲中部人群继承了更多的基因。

论文的联合作者Johannes Krause还提出了另一个发现:在1300多年间,埃及经历了亚历山大大帝、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和亚述人的轮番征服统治,古埃及人的基因却呈现出了连续性,并未出现明显改变。

总结一下1 古埃及人与黎凡特人有着十分相似的血缘,而且与新石器时期的安纳托利亚半岛及欧洲人的基因相似。2与古埃及人相比,现代埃及人在基因上与撒哈拉以南地区的非洲人更为接近。3 没有找到亚历山大等外来入侵者带来的基因影响。本次研究样本跨度1800年(公元前1400年至公元400年),但是基因方面未发生重大变化,未找到入侵者的基因痕迹。

这就打破了作者的胡乱臆测。这篇文章与上世纪初,嚣闹一时的中华文明西来论一样的恶心。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