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缺货涨价潮的市场机会

最近半导体供应链的圈子里,最多的就是涨价和缺货的消息了。

8寸晶圆厂涨价,封测涨价,MCU缺货,MLCC涨价,各种涨价此起彼伏。

究其原因,我却觉得各有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比如8寸晶圆厂的产能爆满,可能就有三个叠加的原因:

1、近两年没有新建的8英寸晶圆代工厂,很多半导体设备厂已经不再生产8英寸设备,导致产能上限被锁定;

2、新冠疫情催生了大量的新需求,例如线上办公、线上教学等应用导致笔记本、iPad等终端需求爆发。

3、华为囤货给供应链带来了巨大的扰动。

MCU的涨价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全球MCU老大意法半导体(ST)的罢工,ST在法国的三个晶圆厂大罢工,导致ST的通用MCU需要5-10个月的交货期。

芯片供应链涨价中,谁得益最多?

在一条供应链中,谁有定价权,谁就有涨价的话语权,在半导体供应链中,也要看具体情况。

我一般把芯片设计行业分为两类:消费和工业,有点像电商里的B2B和B2C。

消费类以手机供应链为代表,这类芯片公司的主要客户是苹果、华为、小米等,这类芯片比如国外的Skyworks、Quovo、高通,国产的卓胜微、韦尔等。

消费类不止是面向手机,还有汽车、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家电等。

凡是目标客户是对准最终消费者的大品牌,都可以算。

消费类的芯片上游是晶圆代工厂,下游是苹果华为这样的大客户,涨价的话语权不是很大。如果说整个产业链的利润是100元的话,他们的利润是最小的,可能连10元都没有。

他们的客户都是垄断强势的大品牌,意味着他们需要经过残酷的竞争才能进入到大厂,选择不多,而华为苹果却有大把的供应商可以挑选,甚至可以设置账期来拖欠货款。他们的客户太少,竞争对手又太多。

消费类的芯片,除非有自己独到的技术门槛或者象三星Intel这样的自有产能优势,很难享受到涨价的成果,应该说基本没有定价权。

消费类芯片最大的风险,在于技术迭代太快,以至于很容易被大客户抛弃,容易大起大落。这类公司一旦被苹果或者华为踢出供应链,公司就会遇到生存危机。

工业类的芯片,是那种客户极多,各行各业都用的产品,而竞争对手又相应没那么多的企业,典型的代表是TI、ST、Xilinx、村田等,他们的每个客户可能要的量并不大,但是他们的客户数量以百万计,从另一个角度他们是直接面对终端客户,即2C模式。

工业类的芯片公司话语权就比较大,因为任何一个客户的规模都无法与之相比,一旦他们的上游晶圆厂涨价,那么他们将比较倾向于将涨价传导到下游客户中。

就拿ST所在的MCU行业来说,ST占据了全球老大的位置,一旦ST的供应出了问题,MCU市场供需就会很不平衡。不过这次MCU涨价也给国产替代带来了机遇。

中国每年的MCU市场容量达到400亿元左右,国产MCU目前总的市场占有率还不到5%,产品也主要是聚焦在中低端领域。

在工业、白色家电等领域,本土MCU已经开始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与外企争夺市场,而在汽车领域,由于产品自身认证与车型导入的固有时间节奏限制,所需的时间可能还会更长一些,但也最多5-8年就能看到成果。

本土国产MCU中,兆易、中颖、芯海、航顺等都属于市场头部团队,工业类芯片本身是个慢生意,需要稳扎稳打,所以在短期不一定有消费芯片增长那么快,但是一旦做起来后,商业模式就会稳如磐石,适合长期持有。

有朋友问对中芯国际还是否看好,应该说我对中芯的业务始终是看好的,短时期内国内很难再造一个中芯国际出来,也就是说没有竞争对手,不过股价是不是会涨就无法估计了,要看市场对它的定价是不是合理。同样的判断适用于兆易、中颖这些MCU公司。

股价就像钟摆,有时候偏高有时候偏低,只要企业不乱搞,就一直有得玩。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