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造车,可以结合腾讯的一段历史看:当年腾讯放弃了“全都要”的战略

【本文来自《华为发布决议:谁再建言造车,可调离岗位》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可以结合腾讯的一段历史来看:

微信和塞班版手机淘宝都是2011年才推出,2010年之前,互联网企业主要的战场还是在电脑端。

当时,腾讯的战略是利用QQ用户优势,推动自己开发的各类产品进入多个赛道,比如音乐、看书、新闻等等,通过会员体系、QQ弹窗、一定程度上的绑定,推腾讯自己的产品。

这等于是在抢所有同行的饭碗,而且,基于QQ的用户基数和高度粘性,其他企业毫无招架之力,这不仅仅是产品的比拼,而是一场不对称竞争。

彼时很多企业都对野心勃勃突入自己优势赛道的腾讯心怀忌惮,腾讯成为多个互联网企业的公敌。随着QQ医生出世,周鸿祎联系马化腾,提出了腾讯投资360的的倡议,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阿里腾讯买买买是司空见惯的常规操作,但在十年前,at和兄弟企业们还没有今天这么大的身位差,大家想的更多是自己抢占电脑屏幕上的势力范围,周的提议,马没有接招。

后面的故事,就是大家熟知的3Q大战的历史了。360以攻为守,指控QQ窥视用户隐私,推出专门监控QQ的安全组件,QQ指控360的安全组件为外挂,盗取QQ用户,往复的指控反复几轮,最终一轮是QQ认为360通过安全组件接管QQ登录动作会最终威胁到腾讯的安身立命之本:用户。

于是腾讯经过激烈讨论,推出了最后的杀手锏:二选一。也是在这时,工信部行政干预,要求双方解决分歧,不得胁迫用户抉择。时至今日,关于双方对于对方提出的指控,仍然是罗生门,无法判断每一项指控的真伪与准确程度,但唯有一点是明确的:交战双方都不是基于“保护隐私”“用户权益”而发起的战争,而是基于商业利益疆域的争夺,借隐私和安全为由头建构正当性,而双方所宣示的对方的罪行,有多少是就事论事,多少是借题发挥,多少是欲加之罪,多少是血口喷人,无从分辨。

此事也或许是腾讯在toC层面所遭遇过的最大危机,事后,马化腾在内部组织了具有相当深度和广度的改革,完整体系难以详述,但两个现象可以窥见一斑:

一是腾讯从自己开发“我全都要”的进攻型战略,更多转向投资和收购,不单独强调追求自有产品建立优势,而是把更多资源放到投资收购市面上出现的有希望的新产品,以及与已具备相当体量的企业的战略合作;

二是对于核心优势的运用更加谨慎,内部赛马谁都很难拿到现有业务的直接支持,即使赛马胜出,对于跨事业部的支持,使用也很谨慎,直观的体现就是手机QQ和微信等手机业务产品,两者是基本靠自身拼斗拼掉其他内部产品起来的,过程中很少会通过QQ弹窗这种高强度的推广支持来扶持其中任何一个,即使在微信大胜,手q存活之后,也没有给予特别激进的绑定支持,换到今天微信时代,微信对于腾讯其他产品的支持,手法非常谨慎,基本都是以无感的方式来进行的,比如在支付模块悄悄增加了一个按钮等等,微信从诞生起,就很少用类似QQ弹窗、官方推送未读消息等强制方式来支持腾讯的其他产品和业务。

这些改革的措施,避免了用户的不满,从背后的业务逻辑来说,也及时放弃了“我什么都要自己做,我全都要”的互联网公敌战略,否则的话,在360之后,难保不会又与当时其他企业发生龃龉和冲突。

任总是一个非常注重商业逻辑的人,你看他的采访,他很少说到非常具象的一城一地的得失,倒是经常提到最基本的商业逻辑,就是华为的逻辑,一是能为客户创造价值,那大家就会用华为;二是能和其他企业合作好,和合作伙伴实现共赢,那就大家愿意合作。

单纯讨论360和QQ当年的隐私和安全之争,很难讨论出个子丑寅卯,而腾讯时候采取改革,主要的方向也不是什么隐私和安全策略,而是第一避免骚扰用户,第二减少冲击友商,这些策略的收效,也说明腾讯找准了问题的根本。

根本就是,技术的优劣,产品的好坏,当然都是必要的基本功,但在此之上,如果不能体察到用户的价值观,伙伴的利益所在,那商业模式终归会崩塌。

相比于华为的信息能力、ai能力如何,更根本的问题是:华为会不会去造车?如果答案为是,那和车企就是另一种合作模式,如果答案为否,华为要与车企进行现在模式的合作,那保证这一个问题的答案清晰明确比其他所有技术问题都重要的多。

同样的问题,谷歌在nexus和pixel系列上也面对过,以谷歌的经验来说,我倒是觉得华为目前这种策略可能更有实际意义。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