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站在科学上是否物有所值? | 袁岚峰

  导读

  我们应该及早考虑中国空间站的科学价值,多想想在里面能做些什么实验,而不是等到发上去以后再想办法去填空。

  最近,我看到了 “科研圈”的一篇文章《国际空间站20年花掉超千亿美金,一些人开始觉得它“没啥用”了》。里面讨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空间站在科学上是否物有所值?

  文章摘录如下:

  空间站的组装开始于1998年,要求美国派遣30艘太空飞船,俄罗斯发射40多座火箭,将组件和模块送入空间站,到了2011年,空间站正式完工。多年来宇航员们都忙着建造空间站,直到最近几年,他们才能够集中展开严谨的科学研究,包括和地球上数千名科学家一起合作进行3000多项实验。

  建造国际空间站的最终费用超过了1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700亿元)。每年用于空间站维护和服务性飞行的成本更是飙升至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8亿元)。美国支付了其中大部分款项。问题来了:如此巨额的支出,真的值得吗?

  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Birkbeck, Universtiy of London)的行星科学专家伊恩·克劳福德(Ian Crawford)教授认为值得:“空间站是一个高水平国际合作的典范,诞生于全世界急切需要能够凝聚人类和国家的活动之际。并且,学会如何在太空中生活工作让我们处于有利形势,因为我们准备重返月球,可能还会送人类上火星。”

  然而,其他科学家的观点则不尽相同。“你没法证明,花费巨额数目用来建造国际空间站合情合理。”英国皇家学会天文学家马丁·里斯爵士(Sir Martin Rees)说,“首先,它的科学回报目前看来微不足道。我们对于长时间生活在太空中身体会有何种反应有了一些了解,我们在零重力条件下生长了一些晶体,但这绝不能和给空间站投入的上百亿美元相提并论。事实上,空间站只会制造花边新闻,比如厕所堵了,或者宇航员飘在空中弹着吉他唱歌。”

  从今年开始,中国将启动空间站的建设,所以我们很快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我的一些看法是:中国现在建空间站总是有价值的,因为以前没建过。不过当我们有经验之后,要不要建个更大的,就值得认真考虑了。本文的反对意见也许是值得参考的,从来没听说空间站做出过什么重要的科学发现。这也说明,我们应该及早考虑中国空间站的科学价值,多想想在里面能做些什么实验,而不是等到发上去以后再想办法去填空。

500

  对空间站的科学研究,大家有什么建议?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