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扩容!谁是下一个2万亿GDP城市?

文|凯风

城市GDP突破2万亿,是什么概念?

01

2万亿俱乐部

2万亿GDP,可以排进全球前50。

目前,全世界共有233个国家和地区,只有不到50个地区GDP突破2万亿人民币,越南、葡萄牙、希腊、新西兰、乌克兰等国家的GDP均在2万亿之下。

可以说,城市GDP突破2万亿,相当于超过世界上3/4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不容小觑。

目前,包括港澳台在内,2019年全国GDP破2万亿的城市只有6个:上海、北京、香港、深圳、广州、重庆。

500

这六个城市,除了重庆一市相当于一省之外,其他均是中国最为发达的区域。不仅GDP总量遥遥领先,人均GDP也是位居全国前列,综合实力突出。

谁是2万亿GDP俱乐部的后备军?

从近年经济增长情况来看,最接近2万亿GDP的城市有6个:苏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

这6个城市GDP在1.4万亿-1.9万亿之间,最高苏州1.9万亿,最低南京1.4万亿,如果不出意外,未来3-5年内都有望触及2万亿的门槛。

500

届时,包括港澳台在内,中国将有11个2万亿GDP城市,超过20个万亿GDP城市(参阅《逼近万亿》一文),共同构成中国经济的第一方阵。

02

苏州:毫无悬念的2万亿城市

苏州2020年破2万亿,可谓毫无悬念。

2019年,苏州GDP高达1.92万亿,离2万亿只有一步之遥。2020年只要经济不出现负增长,突破2万亿是大概率事件。

苏州GDP如此之高,但至今仍旧只是一个普通地级市,既没有计划单列市的光环,也没有副省级城市的加持,经济发展能够如此突出,足见其竞争力所在。

苏州是与上海、深圳相当的中国三大工业城市之一,也是首屈一指的外贸城市。制造业相当发达,县域经济突出,无论是全国百强县还是百强镇,均名列前茅。

500

作为外贸城市,苏州难免受到疫情大流行、国际贸易争端的影响。不过,这种影响正在逐渐消退,苏州经济有望出现明显反弹。

这背后,与出口的恢复性增长不无关系。疫情虽然造成国际贸易萎缩,且破坏了全球供应链,但得益于中国疫情的迅速控制,中国制造非但没有出现大幅缩减,反而增速不断攀高,一些国际订单持续回流,对外贸形成了阶段性支撑。

这其中,机电产品、纺织品出现明显增长。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8.45万亿元,增长3.8%;出口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9084.1亿元,增长34.8%。

苏州外贸以机电产品为主、纺织品为辅,借助中国制造的复苏,苏州有望从中受益,带动今年GDP突破2万亿。

03

成都

成都有望继苏州之后,成为第8个2万亿GDP城市。

成都向来是西部地区的领头羊,也是首屈一指的强省会,更受到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加持。

且不说国家中心城市、西部金融中心、西南门户等传统地位,成都在成渝双城经济圈、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内大循环等国家战略中均有一席之地。

500

近年来,成都借助强势扩容做大强省会,固然引来一些争议,但这些举措毫无疑问提升了成都的发展空间,让成都自国家战略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成都最为突出的优势有三:

一是区位优势。成都与广州有一定相似之处,都是大区中心,也都是综合枢纽,且都综合实力突出。

目前,成都已开馆/签约(不含已闭馆)的领事馆有19家,入驻成都的世界五百强企业数略超300家,成都汇聚的资金总量高达4.35万亿,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和杭州,而机场吞吐量长期位居全国第五位,仅次于北上广港……

这正是大区中心的优势所在。

500

二是成都新兴产业正在崛起。成都目前已形成以电子信息、汽车装备、数字经济为主的支柱产业,英特尔、戴尔、联想、富士康、阿里巴巴、一汽等纷纷在成都落地。

三是内循环时代的机遇。四川人口众多,常住人口总量超过8000万人,仅次于广东、山东、河南,这些人口形成的劳动力优势,让成都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最佳目的地之一。

而庞大人口规模和消费市场,也进一步提升了成都在内循环时代的分量。

04

武汉:疫情冲击有多大?

武汉与成都一直处于你追我赶态势,但这场疫情,让武汉元气大伤。

2020年年初,武汉封城2个多月,从雪满大地到樱花盛开,武汉和湖北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经济增长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

2020年前三季度,武汉GDP实际增速为-10.4%,虽然相较一季度-40.5%的巨大跌幅,出现强势反弹,但全年GDP负增长是大概率事件。

抛开疫情冲击,武汉基本面没有太大问题。

2019年,武汉GDP超过1.62万亿,位居全国第8位。相比2008年的3960亿元,翻了4倍多。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物流枢纽、重要科教城市,武汉的区位优势依旧存在,这为武汉经济反弹奠定基础。

500

近年来,武汉正在向高新科技产业转型。目前,已形成以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为代表的新支柱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武汉拥有国家存储器基地、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航天产业等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长江存储、华星光电、京东方、华工科技、烽火科技等龙头企业扎根于此。

这些都是武汉经济反弹乃至冲刺2万亿的有生力量。

05

杭州:数字经济之王

这几年,杭州风头之盛,甚至盖过上海广州。

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信息经济产业异军突起,G20等重要活动的落地,让杭州获得了堪比深圳的曝光度,“北上深杭取代北上广深”、“上海成了环杭州城市”的说法不胫而走。

杭州工业、外贸均不发达,虽是省会,但在区域经济发达的浙江,并无强省会优势。

让杭州脱颖而出的,恰是数字经济。

仅2019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1296亿元,同比增长19.4%;增加值3795亿元,同比增长15.1%,占GDP比重24.7%。

面对疫情冲击,杭州的数字经济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经济占比进一步提升。今年前三季度,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2952亿元,增长11.5%,占GDP的25.5%。

500

2019年杭州主要支柱产业

虽然蚂蚁金服上市遇阻,杭州蠢蠢欲动的房价遭遇一记重击,但数字经济作为未来的朝阳行业,对杭州的助力将是长期的,这也是杭州跻身2万亿俱乐部的最大底牌所在。

至于,上海沦为环杭州城市、杭州取代广州之类的说辞,都只是为了流量人为制造的概念,这种炒作并不利于杭州的城市形象。

06

天津:老牌直辖市

在万亿GDP城市里,天津可谓是最大的失意者。

过去这一轮经济普查,天津GDP被砍了5000多亿。2019年,天津GDP仅为14014亿,被苏州成都武汉杭州接连超过,而普查之前的2018年,天津GDP一度超过1.88万亿。

今年以来,由于疫情影响,天津GDP又被南京超越。如果经济不能迅速反弹,未来一到两年,天津GDP很有可能跌出10名开外。

要知道,六七年前,天津曾经一度与广州、深圳、重庆、苏州争夺第三城之位。如今,深圳已经遥遥领先,广州重庆不相上下,苏州保持稳健增长,而天津却不免落寞。

这背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天津产业结构过于传统,新兴产业不足。

天津以石化、汽车、钢铁等为支柱产业,虽然作为工业重镇的底蕴仍在,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不足,而金融、互联网、数字经济等均不发达,这使得天津无法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

同时,天津虽是直辖市,且背靠京津冀城市群,但缺乏人口吸引力。

2019年,天津常住人口1561.83万人,相比2016年少了0.3万人。而同期,深圳新增146.1万人,杭州新增117万人,成都新增66.3万人,连东北地区的沈阳也增加3万人。

500

这都构成了天津的短板。

不过,天津作为老牌直辖市的底蕴仍在,加上京津冀城市群能量的释放,以及中日韩自贸区的呼之欲出,天津经济有望得到持续反弹,未来不乏重新跻身2万亿俱乐部的可能。

07

南京:“徽京”的势力圈

中国最有名的非强省会有两个:一个是济南,另一个就是南京。

2019年,南京GDP突破1.4万亿,但相对于江苏的9.9万亿,省会首位度为14.1%,仅高于济南,与超过30%的成都、西安、武汉等形成明显差异。

500

这背后,则是江苏经济的均衡布局。江苏最大的经济强市是苏州,而万亿GDP城市则有苏州、南京、无锡3个,南通离万亿也仅有一步之遥,这种区域格局,决定了南京很难成为强省会。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南京虽然无法成为江苏的强省会,但“徽京”的历史底蕴,则让南京成了跨省域的存在。

南京都市圈不仅包括江苏的南京、镇江、淮安、扬州等4个江苏城市,还将安徽的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等4个城市纳入“势力范围”。

500

可以说;南京虽然不是江苏的强省会,但可以称得上苏皖两地的重要中心城市,连皖北的蚌埠等城市都向南京伸出橄榄枝,可见其优势所在。

虽然无法做成强省会,在长三角也没法成为独一无二的中心城市,且新经济产业不如兄弟城市,但南京背靠江苏这个中国经济第二大省,本身的潜力就是无限的。

在未来一到两年,南京有望重新跻身中国内地GDP十强城市之列;未来3-5年,有望进一步向2万亿俱乐部进军。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