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重树威信的一战——秀水河子战斗(三)

三、序战八家子

2月11日上午,民主联军得知国民党军第89师第265团第1营进至团山子,并派出小分队向双台子进行侦察活动。下午,总部临时决定,令7旅首先歼灭团山子之敌。[1]第7旅旅长彭明治、政委郭成柱确定当晚24时开始攻击,令第20团由大房身出发经苏家窝棚、七家子分别由南向北由西向东攻击团山子之敌并切断其退路;令第19团主力集结于卡路营子,该团以1个营由东向西攻击团山子之敌并以1个连进到东山台(团山子北)向西南警戒;令第21团在第19团后跟进,随时准备战斗;令保安1团仍位于登仕堡子向新民严密警戒;旅直位于双台子,做好收容伤兵的工作;旅临时指挥所设在卡路营子靠近第19团。[2]

按照战史记载:“是日晚我攻击部队正向团山子运动时,敌即沿公路仓皇向秀水河子撤退,此时进到团山子东西路以南之廿团三营即迅速追击,俘获敌数名,缴六零炮一门”。[3]但实际是因为该团三营动作太慢,未能达到战斗目的。时任第7旅第20团政治处特派员的王志臻在日记里写道:“下午又进行战斗动员。敌人已进到秀水河,离驻地只十余里了。黄昏时,集合出发,走小路,是打敌之侧翼。到七家子待命。团山子有敌一个前卫营,任务是消灭该敌。没有路,走的都是雪地,踏下去很深。到底是春天,鞋子都被弄湿。布置十二时总攻。时间已过,听到一阵枪声,敌人发觉,跑了。三营的作战行动不积极,否则,敌人是要遭到歼灭的”。[4]秀水河子战斗战例材料中提及:“当20团3营进至团山子西南地区时,发现敌人正向秀水河子撤退,但由于该营指挥犹豫,出击过迟,致使敌人逃走,只俘获陷入雪地的敌兵1名,缴六零炮1门”。[5]该团第3营第12连已经看到敌人在撤退,大概是担心兵力少,不敢打,致使敌人跑脱。军史在总结教训时也指出:“该团(按:指第7旅第20团)三营十二连在团山子战斗时,看到敌三路逃窜,也未敢大胆切断敌退路,结果使敌一个营窜回秀水河子”。[6]在战斗总结材料中也提到:“但因该团未彻底执行命令,敌人一发觉我向其进攻,立即向秀水河子退窜,而我布置在公路附近堵击部队未敢出击,致让敌人完全逃脱,仅俘虏陷入雪坑未能走脱的顽兵一名,缴掷弹筒一个,我当即占领团山子,并在该处宿营休息”。[7]

如此一来,原定诱敌深入的计划不适合再实施了,民主联军总部遂决心按第二方案行动,包围秀水河子之敌并歼灭之。于是令7旅进至秀水河子东南彭家窝棚、东西八家子地区;1师返回秀水河子以北榆树坨子、长岗子地区,准备12日夜间向秀水河子之敌发起攻击。保1团在登仕堡子地区,向公主屯方向派出侦察警戒,保障7旅侧后安全;另外令辽西第5军分区第1支队进至彰武东北之后新秋地区,监视彰武之敌,保障1师右翼安全。[8]

第7旅于2月12日8时,按照第21团、第19团、旅直、第20团的次序向秀水河子推进,第21团进至东西八家子、孙家窝棚之线,向秀水河子进行侦察,查明秀水河子之敌的动态;第19团进至秀水河子东南彭家窝棚,第20团进至吴家窝棚、刘家窝棚集结备战;旅直指挥所设在高家窝棚。

就在这厉兵秣马准备进攻之际,12日忽然得到消息,称11日晚敌有汽车40余辆约1个团的兵力增援到秀水河子,[9]敌情似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幸亏此前已经获得较准确的情报,知道国民党军在彰武、新立屯、阜新各只有1个营,因此7旅判断该消息可能系谣言,故坚持原定决心不变。

当时国民党军的消息也还比较灵通,“十一日晚,第六十四团团长(按:原文如此)于秀水河子得悉匪军已集结其第一、第三师之主力两万余众,向秀水河子移动,显有向我反扑之模样”。[10]我军战史亦称:该“团有谍报组织,敌刚到秀水河子即了解我军有六个团的兵力在其附近”。[11]但刚进入东北的蒋军气势正盛,并不将共军放在眼里,在得知民主联军向其开进后,不退反进,采取先发制人的战法,出动约2个营的兵力主动向民主联军发起进攻。当日下午“13时,敌1个营在东高三家子占领有利地形,与进至孙家窝棚的第二十一团三营对峙,敌另一部300余人向防守西八家子的第二十一团二营阵地猛攻,战斗甚为激烈。旅首长判断敌人的企图是以此破坏我攻击部署与准备,决定首先歼灭这两股外出之敌,为包围歼灭秀水河子之敌造成更有利的条件。当即以第二十一团在正面牵制敌人,第十九团一营由左翼、第二十团以两个营由右翼向敌侧后出击,配合第二十一团首先歼灭西八家子之敌,尔后再消灭东高三家子的敌人。各部队正在运动攻击时,这两股敌人又缩回秀水河子”。[12]

当日战斗很激烈,据王志臻的日记:“敌人向二十一团猛攻。增援去,走了七八里,接近了前线,炮弹落地一阵阵的烟,机枪弹从头上飞过,队伍隐蔽待机出动。黄昏后,队伍开始运动接触敌人。到拉拉屯休息,离敌正西一里多。二十一团打得很好,在八家子抗击顽敌整半天,刺刀拼了数次,杀回去了。炮弹、燃烧弹把房子烧得火光冲天,仍坚守着阵地。夜,摸了一阵,敌人已退回秀水河去了。队伍又倒回原地吴家窝棚休息”。[13]

西八家子是一个有20户人家,长、宽各约一千多公尺的小村庄,村子周围有一道七、八十公分高的土围墙,与东八家子相隔1公里左右,两庄中间是一片开阔地,从地形上看,西八家子是一个难攻易守的要地。第21团团部设在东八家子,令第2营第6连坚守西八家子。第6连连长尹继先指挥部队在一百多公尺的正面土围墙后展开战斗队形,连长率第1排占据西南角,指导员向真带第2排占领村子正面,副连长带第3排在村子西北角,全连迅速构筑了工事,准备应付敌人的进攻。

进攻之敌从三面包围了西八家子村,用严密火力封锁了东、西八家子之间的开阔地,切断了第6连与团部的联系。战斗约1小时,第6连遭受了很大的伤亡,1排长陈士友在激战中被炮弹炸断双腿,仍趴在围墙上指挥,直到牺牲。连长尹继先的一条腿也负伤了,仍坚持指挥战斗。战斗至黄昏,第1排由副排长李家友代理排长,个人独当一面,打退了敌人数次冲锋。[14]黄昏前,我部队开始出击。由于雪地难行,部队在开阔地形上运动,遭敌猛烈火力拦阻,未能切断敌人退路。致使敌人全部撤回了秀水河子。[15]

这一战的7旅的指挥思路似稍有问题。决心歼灭出击之敌是没错,由西八家子出击,截断东高三家子之敌退回秀水河子之路,也是合理的设想。7旅指挥员可能是考虑到武器装备上的差距以及西八家子附近地形开阔的因素,希望把出击时间选在天黑以后,以减杀敌人火力的优势。但实际的出击时间是黄昏前后,被敌人发觉拦阻,未能达到迂回的目的。其原因据战史检讨,是第21团在“高三家子村与孙家窝棚遭敌袭击时,虚报与敌数次拼刺刀,战况激烈,致使其他部队出击过早,未能达到在守备中大量杀伤敌人的目的”。[16]该团谎报战情,固然是不对,但该股敌人出击的目的系“破坏我攻击部署与准备”,而国民党军又无夜战的习惯,指望能等到天黑再出击消灭敌人,也不太切合实际。

此战虽未能达到目的,但确实弄清敌人兵力与战斗力。国民党军美械装备部队,火力大大超过了我军,技术熟练,各种火力配合组织很好,因此很骄傲,轻视我军,1个营就敢向我军单独攻击。但缺点是自动火器太多,步枪少(每班仅3支步枪),因而攻击力很弱;同时怕夜战,战术动作与战术指挥机械,装备笨重,行军力不强,战斗顽强性甚差。[17]

民主联军虽然有7个团之众,其中第1师和第7旅还都是红军底子的老部队,原来的武器装备也不错,由于出关前留下了很多武器,是准备到东北改换新装备的,但实际上并未得到多少补充。因此秀水河子战斗之前,部队武器缺额很大。据调查当时团仅有迫击炮2-3门,营有重机枪2-3挺,连有轻机枪3-4挺,排以下步枪也不足,个别的班甚至只能配矛子枪。[18]另外,部队的编制和装备混杂,整体战斗力也不易形成。如第7旅第21团,有120多人的连队(仅3个步兵排),有180多人的连队(除了3个步兵排还有1个机枪排),还有240人的连队(3个步兵排、1个机枪排、1个小炮排)。武器也纷杂,有老套筒、汉阳造三八大盖、日七九式步枪、土造七九式步枪、洋造九九式步枪、八八式掷弹筒、六零小炮、八一迫击炮、八二迫击炮、马拐子、铁公鸡等等,干部手枪就有六轻子、四四式王八盒子,日本大匣子(还分一、二、三号)、德国二十响,五花八门。[19]相对而言,保1旅第1团系冀东较早出关的部队,反倒是装备较好一些。

民主联军主要参战部队第7旅约有9000余人,第1师有约7000余人。第7旅除司政机关外,下辖第19、20、21团,其中第19团有3个营共9个步兵连(番号是由第1至第12连,但其中第1营缺第4连、第2营缺第7连、第3营缺第11连),第20团有3个营12个步兵连,第21团3个营仅8个步兵连(第2连至第9连,缺第1连)。直属单位有1个警卫营(3个步兵连)、1个山炮连、1个侦察连和1个通信连。第1师辖第1、2、3团,每个团3个营9个步兵连,直属单位除机关外,尚有警卫连、侦察连和通信连各1个。[20]

国民党军的出击将民主联军原定的进攻计划打乱了。鉴于时间已经到夜晚,部队也很疲劳,敌人在秀水河子构筑了工事,且已聚集一处,如当夜继续发起攻击,不易迅速解决战斗。为避免仓促投入战斗,7旅提出建议,经林彪批准,决定推迟一天,至13日晚再发起攻击。[21]林彪更进一步指示,不要压得太紧,以免敌突围逃跑,增援部队也可能来得更快。[22]第1师由于未接到停止攻击的命令,黄昏后仍按原计划行动,第一梯队先头部队分别对秀水河子以北敌人阵地发起攻击,并俘获一部。在接到停止作战命令后,才将部队撤出了战斗。[23]国民党军战史对这次小的接触战大肆铺张,称:“18:00时,匪另股约五千余,亦向我前后五里河子(按:对照作战地图,应为前后五里山子)及秀水河子猛袭,各路战斗,均甚惨烈,匪伤亡约六、七千人,我亦伤亡干部约五分之二,士兵百余”,“至当夜21:00时,匪再以主力分由东西两面,向我猛攻,但均经我浓密之火网所击退,计毙匪团长以下千余,然我六零迫炮弹及手榴弹,已耗用殆尽,各种枪弹及炮弹亦消耗过半”。[24]这说明第1师当晚的作战意外地起到了消耗敌军弹药的作用,国民党军防守全靠火力,处在包围圈中无法得到补充,这对于13日的战斗是有影响的。然由第1师未能及时接到命令这一细节,反映出总部、7旅和1师之间的通讯联络仍不通畅。1师电台和东总、7旅的电台各有一套呼波,不是同网工作,虽然有利于保密,但也增加了守听和监听的困难,不仅要频繁改波,还必须于守听时精力高度集中。当时第1师电台仅陈俊三和陈汉民两人,一人上机收发,另一人要负责整理电报,轮流工作,还须将备用收报机打开,分别守听总部及7旅的电报,虽然两天两夜没有休息,但亦难免有遗漏的情况。[25]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