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几个关键词的理解(一)

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闭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创新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

会后,机关党委先后印发了《党组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资料汇编》,又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党组中心组“读书班活动”》重要内容,并且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列为11月支部主题党日的活动主题。

这段时间,我就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行了学习,也有一些体会,主要想从纵向比较的角度把握几个关键词的理解,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大家进行交流。我深知,由于理论功底有限,我的一些认识和理解,有些片面,作为一家之言,不到之处,请大家谅解。

(一)重要战略机遇期

2002年,党中央针对当时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科学判断,提出“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

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这十年,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报告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

现在,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即将过去,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否还存在?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有一句话,直接回应了人们的关切:“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因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整体判断,也说明了中央现在面对着复杂的内外形势,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中央经常提醒我们要有战略定力,现在看来我们中央本身就是个榜样。

现在有少数人感觉我们外面四面楚歌,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从最近中央的表态来讲,中央很有定力,仍然判断我们有重要的战略机遇。

在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香港《星岛日报》的记者提问:“当前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五中全会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重大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解释说,我们要辩证地认识机遇和挑战的关系,并且善于化危为机。接着,他举了新冠疫情的例子,说今年新冠疫情带来了巨大冲击,但是危中有机,克服了危就是机。

表面看,最近我们外部形势有点严峻。但长期看,问题应该不是很大。中国外交的四大块: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国际组织外交,其实总体还不错。现在,只是我们大国外交的美国方向出了问题,但是中俄关系还是很好的,中欧关系也是可控的。周边外交中也就是印度这一个方向出了问题,其他都还好。发展中国家外交里面有一些小矛盾,但是大的基调还是不错的,我国在周边国际组织的影响力总体也是稳步上升的。这就是一个基本事实。

我们不回避问题,知道外面问题很多,但是从全局和长期看,这些矛盾还可控。关键还是国内,国内问题处理好,对外就能比较主动。

但一以贯之的信心背后,还有理性的考量。在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和这次公报里,提到过一句相同的话:“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这表明,挑战,正在增多。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疫情带来的冲击,不会在短时间过去,中国要打的是一场持久战。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