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阅兵袭击案:谁是台前幕后人?

500

 

9月22日,4名身穿军服的武装分子突然在伊朗阿瓦士纪念两伊战争结束阅兵现场向密集的人群开枪扫射,造成至少29人死亡,57人受伤。这是自2009年10月18日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针对革命卫队高层自杀式袭击(42人死亡,其中包括至少6名革命卫队高官)后,伊朗伤亡最惨重的一次公开性恐怖袭击事件。据当地警方称,所有4名袭击者都已在袭击中丧生。

由于美国单方面撕毁伊朗核协定,加上伊朗因叙利亚问题和美国及其在中东多个盟国间关系险恶,此时此刻发生如此惨烈的恐怖袭击,自然引发广泛关注。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到底是谁干的”。

截至目前为止,宣称对此事负责的有两个组织,一个是阿瓦士省当地分离主义组织“解放阿瓦士阿拉伯斗争运动”(Arab Struggle Movement to Liberate Ahvaz,),该组织发言人托斯塔里(Yacoub Hor al-Tostari)宣称是他们做的;另一个则是大名鼎鼎的国际恐怖组织“伊斯兰国”(ISIL)。

这次阅兵是纪念两伊战争的活动,每年都会在伊朗各大中城市举办,此次也并不例外,袭击虽然造成惨重伤亡,但地点并非在德黑兰,而是在靠近两伊边界和阿拉伯河口的阿瓦士省省会、伊朗第八大城市阿瓦士。

从情理上判断,“解放阿瓦士阿拉伯斗争运动”很可能是直接策划实施者:首先,该组织是当地“土著”分离主义组织;其次,该组织近期组织过多次夜袭并破坏输油管的行动。

“伊斯兰国”曾策划并实施了震惊世界的2017年针对伊朗议会大厦和霍梅尼陵墓、导致13死43伤的“6.7”恶性暴恐袭击事件,但此次袭击该组织虽然迫不及待宣称负责,却连袭击地点都搞错了(误以为是在德黑兰),鉴于该组织以前也多次将他人策划的重大暴恐袭击事件“据为己有”以炫耀自己的“战斗力”,这次他们可能又是故技重施。

最初伊朗官方称4名枪手是“takfiri gunmen”,这个词一般被他们用于形容“伊斯兰国”武装分子。但很快伊朗方面便转而集中指责“分离主义者”——这是专指“解放阿瓦士阿拉伯斗争运动”的词汇,该组织的骨干多为阿瓦士省当地信奉逊尼派的阿拉伯人,和信奉什叶派的波斯人矛盾重重,一直试图从伊朗分离出去。

但如前所述,这个“小众”分离组织此前的活动局限于针对无人看守输油管的夜间骚扰破坏,突然爆发出如此大的破坏力,伊朗官方不能不怀疑“背后有人”。

事发后,设在伦敦的、有沙特财团背景的一个波斯语卫星电视台第一时间播发了对解放阿瓦士阿拉伯斗争运动”发言人的独家专访,这立即引发伊朗官方强烈反应,伊朗驻英国大使哈米德·拜伊贾德(Hamid Baeidinejad)称这一行为“令人发指”,表示伊朗“将为此向英国讨个公道”,而稍晚伊朗外交部对英国、丹麦、荷兰三国发出批评照会并召见三国驻伊朗外交官,指责三国“涉嫌包庇分离主义恐怖分子”;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 Ayatollah Ali Khamenei )将矛头对准“美国支持的本地区某政权阴谋”、“伊朗国家敌人的阴谋和暴行”,总统鲁哈尼( Hassan Rouhani)也发表了类似言论,但两人均未直接点出这个“本地区某政权”究竟是哪一个国家;伊朗外交部方面,部长扎里夫( Mohammad Javad Zarif)指责“美国及其地区盟国”支持“地区分离主义暴徒”,但同样未点出“地区国家”的名字,而其副手阿拉基奇(Abbas Araghchi )则点了阿联酋的名,但并未说明有何证据。

由于历史、教派、民族、地缘政治和石油利益的根本对立,伊朗和以沙特、阿联酋等为首的海湾阿拉伯诸君主国(“海合会”国家)间长期对立,更因美国自特朗普(Donald Trump)上台以来“一边倒”支持后者,和沙特带头支持美国退出伊朗核协定而弄得剑拔弩张。“解放阿瓦士阿拉伯斗争运动”核心成员和沙特、阿联酋等阿拉伯国家有“同宗之谊”,双方当前关系又紧张如此,事发后伊朗官方在初步锁定“解放阿瓦士阿拉伯斗争运动”是直接肇事者后立即“联想”到这些“邻居冤家”顺理成章,而在美伊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再“发挥”到支持“海合会”的美国头上也并不足奇。

事发后第一时间,美国官方便发表声明,表示“谴责所有恐怖主义行为和无辜生命的丧失”,这也并不奇怪:作为“9.11”的受害者和全球反恐战争的旗手,即便恐怖袭击的对象是素来不睦的伊朗,“政治正确”的姿态也还是要摆出的——当然,这样也意在撇清,毕竟在公共场合实施暴恐这件事以国际通行标准衡量,是不光彩和可耻的。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