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意识问题的科学范式】

本文为书籍《认知的维度》推荐序

意识问题是科学界长久以来一直未解决的重大谜题,这个问题的症结在于,用于反思意识问题逻辑的,恰恰就是意识运作体系本身。意识问题的研究对象所呈现出的高度复杂性,在整个科学界很难找出第二个,意识体系对万事万物间的关系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使得任何基于个案的实证研究都很难具有绝对的代表性,已有的科学探究方式对意识问题往往莫衷一是。

社会经济发展演变的动向难以把控,日益复杂的社会性事件愈来愈难以着手,学科知识体系不断碎片化导致知识的鸿沟一步步扩大……这些现代文明的典型病症同意识问题一样,经常在拷打着人类的智力极限。不过,意识问题的解决,对于这些文明病症来说,具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人是一切社会事物的组织加工者,是推动社会事物发展演变的重要源动力之一,只有认清了人的处事机制,才能进一步科学的探索由人所催生的那些复杂事物。而调节和优化人的处事能力的,就是潜藏于大脑之中的意识。

对于意识这样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既古老又前沿的问题,本书初步给出了一套成体系的答案,这也是目前为止学术界最为完整和系统的一套答案。在人们还不知道怎么去定义意识这个概念的情况下,在人们还未形成对意识体系的科学认识的情况下,一套关于意识的全新理论体系是否有效,并没有绝对的评判标准。但是,作者给出了一套评判标准,至于这套标准是什么,我们稍后探讨。

对于未知科学领域,提出一个好问题,往往是打破研究僵局的重要突破口。然而,问题就在于,如何有效发现解构僵局的好问题。本书作者对于问题的拿捏是自有一套的,例如作者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己在开车时,他人摩托车擦碰了你的车,会让你极度生气?你生气的怒火为什么不是指向摩托车,而是指向人?”乍一看,这个问题实在是相当无聊,因为很多人经历过类似的事件,其中的道理不用细想就能“明白”,然而,事实就真的那么简单吗?换个思路来看待这个问题,假如开车的是一只狗,它能够第一时间“明白”去找开摩托车的人去理论吗?假如开车的是刚刚研发的驾驶机器人,它能够瞬间“理解”事故责任人就是开摩托车的人吗?稍微了解科技进度的就应该知道,机器人离理解日常事物关系还相当遥远,在很多方面连动物都不如。那么对于许多事物之间的关联性,为什么人能够秒懂,而机器人或动物又不能够呢?问题到这一步,你就会发现这个问题不仅不会无聊,而且相当的深奥。针对这个问题,作者给出了自己的反思:“别人对你身体又没有怎么样,只是碰到一件物品而已,为什么会导致你身体发生剧烈的情绪反应,诸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激素快速分泌等等现象呢?这种连锁现象背后的生成逻辑是什么?”

深入想一想就会发现,所谓的意识运作机制问题,其实就潜藏在这些日常的生活小事当中,在这些场景中,有具体的对象,有具体的作用程序,有明确的行为反应,意识体系也生成了较为清晰的关系指向,唯一的问题在于,意识这个黑箱系统是如何基于给定的条件而加工生成特定的结果的。

如果只是解决了这一个特定场景的内在运作逻辑问题,并不能说明其所对应的意识理论体系的有效性,为此,作者一口气提出了上百个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是同一类场景的重复,而是涵盖了从神经系统、肢体结构、行为调节、情绪表现和关系认知等各个方面,其中关系认知方面的问题存在明显的逐渐复杂化、抽象化的趋向。作者所给出的评判一套意识理论体系有效性的标准,就是能否通盘解答所有这些代表性的疑难问题。

这个标准是否科学是否合适暂且不表,但是这个标准的要求之高、范围之广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多数的科学创见往往集中于解决特定的问题。稍微分析这些代表性问题就会发现,它们几乎涵盖了生物学、心理学、行为学、经济学、营销学、逻辑学、决策学、社会学、哲学、认知科学等众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些问题不仅仅代表着意识运作机制问题,同样也是相应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性问题。回过头来想一下,这样的高标准是有其道理的,人类的一切知识沉淀都离不开大脑中意识体系的认知加工,因此,能够解析意识运作机制的普适理论体系,一定也会牵连到其所生成的知识库。解决意识问题,实际上相当于是解决知识生产机器本身的内在逻辑原理,这个问题对当代科学的意义可想而知。

为了解决这样一个宏大的问题,很难想象要付出怎样的努力。没有先例、没有捷径、没有依靠,如何向前迈出得当的一步都无从知晓,唯一可以确信的就是不断的尝试。正如作者所言:“在实际研究中,为解构意识模型的参考素材有很多,包括人工神经网络、大数据与算法、耗散结构论、社会心理学、意识研究与决策理论、神经生物学、生物心理学、东西方哲学、逻辑学、行为经济学、管理学、信息论、相对论等,都为剖析意识、认知和价值的基本逻辑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思路类比,为丰富完善意识框架体系提供了一种极为繁重但却积极可行的路径。”

靠着一股蛮劲,作者思索了逾十年之久,最终给出了一整套答案,这就是认知与价值分级演化理论。许多研究者在感受自己行为动机的时候,一件极为头疼的事情就在于,很难去考察生成动机、目的和价值观的思维过程本身,然而,认知与价值分级演化理论则将这个过程清晰的刻画了出来。作者没有直接给出判定意识理论有效性的那上百个问题的答案,但如果读者真正读懂并理解了这套体系,就会自行领悟这些问题的谜底。

500

初次查阅这套理论的总体模型框架图(雪花模型),你一定会惊叹于它不同寻常的美感,因为那活脱脱就是一朵精致的雪花。人虚无缥缈的思维过程的底层运作逻辑,就蕴藏于这朵“雪花”之中。与一般的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等书籍的描述框架有所不同的是,这本书既不是就事论事,也不是基于具体实验的实证归纳总结,而是像建设一座巨塔一样,一层一层垒起来的,并且在逐层建设的过程中,有几条核心的骨架始终贯穿其中。在初期的建构过程中,可能看不出这套工程到底在建构什么,而当工程初具规模时,才大体摸清它的建构样式。支撑巨塔的四座骨架分别为作用层、关系层、意识层和价值分化机制,这些骨架之间又互有影响,其中作用层基于价值分化机制而沉淀出各个关系层,关系层又反过来影响于作用层,关系层的典型逻辑架构则代表了意识层。基于这些相互关联,可以初步看出建设巨塔的复杂性与严密性。但问题在于,为什么是这样的一套结构体系?

刻画描述复杂系统有多种方式,一种方式是用系统的阶段状态表现来表征,一种方式是用系统的主要组成构件来表征,一种是用其经常性的典型外在表现来表征,一种方式是用其运行规则来表征。具体来看,这几种方式都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复杂系统的一个典型特点在于,其状态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当中,比较棘手的是,这种变化往往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一种变化为主,而另一种变化为辅,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则可能相反或是产生另一套变化模式,这种相对的变化导致既难以捕捉系统的关键组构,也难以捕捉系统的典型状态表现,同时也难以定性系统或系统组构的运行规则。

500

针对这个问题,“遗传算法之父”约翰·霍兰教授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即描述复杂系统的普适理论模型应该具有的四个基本特点:状态、对策树(转换函数)、规则(生成器)、主体。这四个方面相当于是对上文所说的四个方面表征的综合,它融合了要素的变化与不变,而要完成这种融合,必须基于一种层次性的演绎机制,同时演绎过程遵循一定的分拣规则,演绎机制可以重现系统的复杂性与混沌性,而分拣规则则展现了复杂系统在万变过程中所少有的相对不变性。由此,以运行和分拣规则为固定标尺,而以系统状态为阶段性的变动因子,霍兰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剖析复杂系统的新的方法论,这是一种建构式的思维,一种生长性的思维,而一般的分析方法往往是首先寻找系统的固定稳定因子,然后探究各因子之间的逻辑关联,其实质乃是一种静态思维,这与霍兰的思想是完全对立的。

对照本书所给出的雪花模型与霍兰的普适理论建构要求,就会发现两者的思路是一致的。在展开意识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全书始终以行为调节过程为基础,并基于调节过程的优劣分拣结果来定义意识所生成的各种关系认知,随着行为调节过程的不断复杂化,所建构的关系因子也不断向纵深发展,从而不断支撑个体实现对愈来愈复杂的事物进行解构和处理。换句话说,人的复杂意识表现和关系认知是基于一套内含特定规则的作用系统而涌现出来的,这套作用系统就是人的行为调节系统。由此可见,理解行为的触发机制,以及行为的优劣分拣规则,对于理解整个意识理论体系来说,是至为关键的。而行为机制是可以用已有的自然科学知识来推导和演绎的,这为科学的认知人的意识体系打开了一条全新的窗口。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万象,很少有人能够对这种高度无序性进行全面阐述,然而,这本书却将时间最复杂的系统梳理得如此井井有条。这本书学术范式浓厚,逻辑体系严密,较为完整的展现了人的行为、认知、思维方面的运作规律,是一本难得的综合性大众科普专著。理解了意识的运作逻辑和演绎规律,实际上是为自己打开了一片全新的思维天空,无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还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都能从中获取深切的感悟。如果你想成为一位心理学家、行为学专家、经济学行家,乃至哲学大家,这本书不容错过;如果你想探究通用智能、解构高维逻辑、透视复杂系统、窥探生命奥秘,这本书不可不品。

对于许多人来说,都需要终其一生来不断的锤炼敲打自己的认知和思维,以更好的面对自己、面对社会,即使如此,依然有很多问题是其怎么也想不明白的。这本书可以对人的思维体系来一次彻底的洗礼,让认知能力来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新升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