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党在战争时期是如何抢占外媒高地?毛泽东在杨家岭向外国记者传授六字真言……

看到观网发的这篇讲美国记者报道南京解放的文章,《纽约时报前执行主编去世,最先向世界报道南京解放,曾在淮海战役中被俘》 。

想到了前不久看过的一篇文章《向外媒爆料和骂外国政客》,讲的是党在战争时期是如何抢占外媒高地的,写的很好,分享一下:

来源:微信公众号“抢占外媒高地”

500

曾家岩50号,昔日的周公馆,位于渝中区中山四路东侧尽头。

其不远处是中山四路36号。这片隐藏在茂密植物背后,与重庆市中心隔绝的暗色建筑群,是现今市委之所在,当年一掌打跑护士长的圣地。足见新闻之灵周而复始,弥久不散。

1939年党南方局决定在此办公后,为了安全,建了防空洞从天井直通嘉陵江畔。多年前去朝圣,天井早已封住,防空洞或已成洞子火锅。

今日市中心彼时尚属于城乡结合部。

《大公晚报》1941年一篇介绍重庆住宿信息的文章如此点评曾家岩,「重庆住家,最好选在城外中山二路或上清寺、曾家岩一带,因为那里的房子比较好租,且空气新鲜,环境清静,半山半水,兼得都市与乡村之优点。」

南方局的选址在后来获得普利策奖,美国《时代》周刊的白修德印象里,是「寒酸的地方,下雨时小巷的泥就没过脚面,接待室的地上也被踩得到处是泥」。

落魄的曾家岩是当年党讲好中国故事的阵地。在周恩来领导下的南方局,在此接见外国驻华记者,主动喂料,让党的主张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很多当年外国驻华记者的回忆录里都留下曾家岩的身影。美国驻华记者兼广告商卡尔·克劳于这年的六月来到曾家岩,拜会时任中央副主席周恩来,两个人采访之余整了点威士忌。

这名后来以兜售性感中国姑娘广告画闻名的商人记者回忆,曾家岩50号位于「重庆最昏暗的一条街道之一」。而周恩来,无疑在他所遇到的人里最具魅力。

周恩来的一次爆料

500

安娜·刘易斯·斯特朗和毛泽东

被郭沫若称赞为「中国人民的朋友」的美国记者安娜·刘易斯·斯特朗在1940年12月,由苏联回美国途中抵渝。

彼时皖南事变刚发生月余,国际上各种谣言不绝于耳。对于处在风雨飘摇中的党来说,紧迫需要发表一篇在国际上的定调稿,从而让世界接受党对这个故事的解读。

为了抢占外媒高地,周恩来在曾家岩50号同斯特朗彻夜长谈几晚。

曾任周恩来办公室秘书的童小鹏在《风雨四十年》里回忆,除了讲明当前战争形势,并预言即将发生更大的反共事件外,周恩来把一篇26页的文章和其它文件交给斯特朗并反复叮嘱:「这些材料暂时不要发表,等我捎信给你,同意你这样做时再发表」。

返回美国后不久,斯特朗接到了一封来自马尼拉的未署名航空信件,信中只简单地说「发表你所知道之事的时机已经到来」。

据说,得到独家新闻的斯特朗把消息给了《纽约先驱论坛报》的朋友,帮助别人搞了个大新闻。受该报道影响,美国政府向国民党政府发出警告,对在我党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时候被迫进行内战起到了的延缓作用。

所以说,关于境外媒体「爆料要有根据,没有根据就不要硬爆,也不要编造」的说法,从党史上看,确其根据。

斯特林女士因此更加获得党的信任。1946年她前往延安的时候,毛泽东在杨家岭向她传授了密宗的六字真言:All
the reactionaries are the
Papertiger。这使她在党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在今天来看,这句口号也恰逢其时。

来自外电的内参

500

晋察冀军区授予林迈可的聘书

不止于被喂料,那时候的外国驻华新闻工作者甚至可以荣幸的写内参。

英国男爵林迈可,祖父是苏格兰长老会的领袖、以及鼎鼎大名的格拉斯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1940年,林迈可担任英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参赞。后来因为爱中国心切,索性在新华社创立了英文部以便于「让世界听到延安的声音」。

在其回忆录《抗战中的中共》中,他提到自己曾经多次同博古探讨如何改进对外的新闻报道。

不断地对政敌使用辱骂性词句的习惯对海外听众是有副作用的,反对国民党要用可靠的事实讲话,有说服力的论证比简单而过激的陈述更为有效,」他建议。

在1944年,林迈可,这名被认为「积极报道和宣传中国抗战壮举」的英国国际主义战士,把自己的批评写成内参,抄送中央领导。

在这份长达五十页的《延安哪里有缺点》的内参里,他批评新华社的一些对外新闻看上去「使人觉得这不过是宣传者有意挑选有利于自己的事实」。

同时,「各分社的记者常常误以为,自己在为一个会相信他报道中所说的一切事情的读者而写作,而实际上他们是为那些对于中国形势不甚了解甚至抱有怀疑敌视态度的读者而写作,因而报道常常不能适应国外读者。」

林迈可的建议在一望无际的历史中消逝,又在漫漫现实中复苏。

历史进程之悠长,往往超出我等凡夫俗子的预期。莫泊桑说,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