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地国风歌曲兴起,使国产乐坛在类型、曲风以及传播渠道上大大加强?

【本文由“zj20191010”推荐,来自《中国有没有市场规模大、利润空间足、却升级停滞不前,被死死压制的产业?还真的有。》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MrMing

    我想说的是我们的文化音乐方面是严重倒退的,近来5年我是没有知道一首值得传世的中文歌。现在全是什么狗破rap,这种多听两次就厌倦的东西

你这看法是好几年前,特别是用在2000—2010年的时候才更准确,因为这个阶段就几乎只有林俊杰、周杰伦的歌且主要是情歌和内陆的农业重金属(比如凤凰传奇、刀郎之类的)。

可是,中国歌曲乐坛,流行的类型是在慢慢变多的,其热门主流的类型乃至传播渠道也一直在变的,如果跟不上时代主流或者听歌面接受面窄,就会觉得乐坛再下降——可是国产乐坛是在缓慢提升的。

        80年代,主要就是《甜蜜蜜》之类的情歌了吧,类型很少、范畴很窄的,主要来自台湾且多是翻唱日本的。

这时期以电视、广播和磁带为主要传播渠道。

        90年代,除了台湾的情歌以及新增的“小虎队”之类的,则是有了香港的加入,特别是四大天王和BEYONG的崛起,比如BEYONG的歌曲多是大情怀特色和四大天王的情歌之外的歌曲类型(家国之类的大情怀也有),同时还有一点内陆的所谓乐队带来的其它歌曲类型(比如所谓”诗与远方“的类型),是使得国产乐坛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的。特别歌曲的风格类型上,已经比80年代的几乎只有情歌有了很大的提升了。

这时期则以电视、电影、广播、VCD、DVD、CD为主要传播渠道——磁带几乎退出了舞台了,跟不上传播渠道和方式,只习惯听磁带的人会觉得没歌了。

         21世界00年代,则是开头所说的退化为只有来自新加坡、台湾的情歌和内陆的重金属了,使得国产乐坛整体上是有点下挫了的。主要原因是前个十年那样的来自香港的乐坛质量大幅削弱——BEYONG的“消失”、四大天王的退出,导致香港乐坛青黄不接,几乎是突然”消失“了似的,00年初还有谢霆锋之类的和后面一点的陈奕迅等也挽救不了颓势;同时台湾的“小虎队”没了,新接班的"S'H.E" 也短暂,其它像刘若英、孙燕姿之类的,也在慢慢“走退”,虽然后来又出现了“五月天”的乐队,但整体上是走颓的。

这种整体局面,从而导致国产乐坛整体上无论是来源地还是歌曲类型、风格都呈现重挫的下降状态(新增的内陆重金属也只能填补内陆乐队的退出)。

这时期,音乐传播渠道除了变得次要且加速变颓变弱电视、电影、广播,主要传播渠道则正在发生由众多的”D“变成MP3、MP4之类的数字音乐了——跟不上传播渠道和方式,只习惯听磁带和”D“的人,更会觉得在乐坛本身已出现下挫的背景下,更没歌了。

          21世纪10年代(2010—2020),前半期,国产乐坛还持续沿袭着00年代的颓势和下降惯性——特别是林俊杰、周杰伦,进而显得颓势依然。后半期,随着内陆国风歌曲的兴起,众多内陆和港台新生代(包括乐队)的出现,国产乐坛出现了止颓并重新往上提升的局面。特别是国风歌曲的兴起,对颓势的国产乐坛,无论是类型、曲风,都是一个大大的提振。

这一时期,特别需要注意和值得庆幸的,就是10年代后半期开始的内陆国风歌曲的兴起了。不但使得国产乐坛在音乐类型、曲风以及传播渠道(除了刷短视频、汉服兴起,古装剧一直是中国电视剧的主要类型,国风歌曲能很好地与其进行搭配)上大大加强,还让国产乐坛出现了往“诗歌”复兴的苗头——都说诗本来就唱出来了,诗歌更是,而国风歌曲就是“诗歌”的复兴。

比如最近的《牵丝戏》、《红昭愿》,特别《芒种》,歌词就几乎是一首带有古诗风格的现代诗了。这一点尤其值得高兴并让人期待——唐宋诗词的爆发这种文艺兴盛在现代这个时代,会不会以新的形式——国风诗歌的形式出现?

但是这一时期,音乐的传播渠道变成了主要以网络数字音乐为主了——后来还强调版权。虽然有了电视剧行业的重新繁荣的加持,但习惯电影、广播、众多“D”听歌的人适应和跟不上网络这个渠道,特别是不习惯购买版权、网络听歌和刷短视频的人,更会觉得没歌可听了。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