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当酒品分三等? 秋风: 贪腐官员背后的酒场真相 | 文化纵横

500

✪ 姚中秋(秋风)|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导读]近日,乌鲁木齐市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李某因涉嫌贪污、受贿犯罪,被移送审查起诉。据媒体报道,该官员认为自己处处高人一等,在酒桌上人分三等、酒分三档的摆谱耍特权情节令人瞠目,普通人消费不起的高价酒,成为其彰显特权的象征。本文作者认为,限制官员纵酒,仅靠政策约束还不够。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精英对物质主义的追求愈演愈烈,很多人的价值追求变成满足肉体感官的欲望。酒能抑制精神的自主控制能力,增加感官的敏感度,让人投入于追求感官满足的生命过程中。而群体性纵酒,可以通过共同享乐对冲不断降低的感官敏感度。面对商末纵酒所导致的失序,武王伐纣时历数殷人纵酒所导致的严重伦理与政治后果,进而严禁周人在祭祀娱神之外饮酒。相对纵酒之“逸”,武王提出“敬”的概念,只有对满足感官之欲的酒色始终保持戒心,才能敬于身,敬于事,敬于他人。“敬”的精神传统,恰恰是当代纵酒精英所缺失的。

本文原载“爱思想网”,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诸君思考。

2012年,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三公消费禁喝某款酒”提案,惹恼了该酒酒厂。在新闻发布会上,该酒厂原负责人反问:“我请问你,三公消费应该喝什么酒?”并继续说:“我们省领导也说过了,如果三公消费不喝这酒,那么你去喝拉菲吗?”。这种无酒不成席的惯例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大约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

说起来,倒也不是新鲜事。早就三千年前,中国就出现过一次让人吃惊的景象,司马迁《史记·殷本纪》中用“以酒为池,县肉为林”描述商纣王的“长夜之饮”。司马迁所描述的诸多现象,如今也并不罕见,其内在的逻辑,一言以蔽之,这个时代的基本精神是物质主义。人们相信,人的唯一真实的存在就是作为物质之肉体,精神是虚无飘渺的。因此,人生的唯一价值就是满足肉体感官之欲望,能满足这欲望的只有外在的物质。

这物质首先是声、色,它们直接对应于人的最本能的感官,其所带来的感官满足是最强烈的。所以,众多被揭露出来的贪官,几乎无不沉溺于声色。财则可以购买到这两者,所以,败坏的官员普遍爱财。这些败坏者也十分虚荣,他们希望别人仰慕自己,所以,他们喜欢建造宏大的宅第,喜欢奇异的玩物。

而所有这些物质满足过程都离不开酒的刺激。酒的基本功能是抑制精神的自主控制能力,而增加感官的敏感度,让人投入于追求感官满足的生命过程中。感官有这样一种性质:效用递减,敏感度会不断减低。而共同的享乐则可以增加满足程度。这就是太史公最后一段话的含义:酒将解除人本应有的羞耻感,而让一群人共同投入纯粹的感官满足中。这样的场景,在现代诸多酒场都可看到。

可以说,群体性纵酒,尤其是精英的群体性纵酒,是物质主义时代的典型标志。这种群体性纵酒伴随着一些人的私人生活混乱、疯狂聚敛财富、滥用手中权力,以及最重要的,对共同体秩序的不负责任。

正因为见证了商末纵酒所导致的失序,周武王声讨商纣王的一大罪责就是“淫酗肆虐”,周公在他的弟弟康叔被封到殷人居住区时,专门制作策命《酒诰》、《毋逸》,历数殷人纵酒所导致的严重伦理与政治后果,进而严禁周人在祭祀娱神之外饮酒。而在此相关论述中,周公再三提及“敬”。

纵酒是“逸”,也即放纵身体和心灵,“敬”则与“逸”截然相反,始终保持精神在一种严肃、紧张的状态,身体因此也获得条理。周公要求周人当敬于神,敬于身,敬于事,敬于他人。可以说,一切美德都是以敬为基础的。经过周初圣王之教诲,“敬”成为周人精神之基底。这一点被儒家所承继。经由儒家的教化,也成为中国人精神之基底。比如,程朱教人修身的功夫,也就是“主敬”而已。“敬”正是中国文明保持顽强生命力的精神根源。

因为敬,传统社会精英群体,也即儒家士君子,对于酒始终保持戒心。历史上,精英的群体性纵酒偶有出现,比如魏晋之际的所谓竹林七贤,或者明末西门庆式人物。但放到历史大视野中,这只是插曲而已,而这样的时代,总是乱世或者制造乱世。

不幸的是,到20世纪中期,这一精神传统中断了,人们逐渐不知道“敬”为何物。物质主义成为时代之主流精神,尽管其间发生过巨大的变化。这个物质主义把人化约为纯粹肉体的存在,于是,纵欲就成为生活的标志。酒就是这种物质主义生活的象征和催化剂,精英的群体性纵酒蔚然成为一种风气。酒类广告在各类媒体上占据显著位置,官场、商场上已经无酒不成席,普通民众似乎也把纵酒当做生活的荣耀。

精英群体性纵酒之后果,已经显而易见了。有识之士已经发出了结束这种荒诞现象的呼声。建立约束性制度,比如从财政预算上控制公务消费开支,当然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不过,与此制度建设同等重要的,还有时代精神之省思与改造,尤其是精英群体心灵之改造。而这种改造,只能通过回归的方式完成,那就是重温经典,重新找回塑造了中国人之特有精神气质的“敬”。有了这样的敬,精英的群体性纵酒之精神基础将不复存在,而所有美德也将获得一个稳固的基础。这一点是精英自救的唯一法门,也是中国社会完成秩序再造的关键。

—  2020年10月新刊目录  —

▍域外

美欧跨大西洋关系的中国挑战

任希鹏

▍封面选题:美国的百年未有之变局

01 中美冲突:国际经济层级体系的裂变

封凯栋

02 寻找新的“敌人” :美国对华战略加速调整的国内根源

潘亚玲

03 从“帝国”到“国家”:美国国家能力转型进行时 

欧树军

04 里根政体的衰败与美国重建的特朗普道路

左亦鲁

05 疫情后大国关系新格局

纪明葵

▍城市政治经济学

06 全球化时代城市的转型发展

周伟林

▍公益理论与公益实践

07 美国国家构建过程中的科学公益

牛 可

▍技术革命与社会变迁

08 “防疫国家”的信息治理:实践及其理念 

戴 昕

09 区块链与国家治理的融合重构 

李雯佳

▍中国发展模式再讨论

10 进行中的开创:华为实践的工业史意义 

宋 磊

▍社会结构变迁

11 精细分层社会与中产焦虑症 

熊易寒

12 当小农户迈向大市场 

谭同学

▍学术评论

13 文科为什么要交叉——兼论知识发展的一般规律 

钱乘旦

▍后发国家发展道路

14 拉丁美洲的未竟工业化 

程文君 郑 宇

15 “弱国家”困境和埃及的再工业化前景 

段九州

本文转自“爱思想网”专栏,原标题为“秋风:精英的群体性纵酒”。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联系版权方。

500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