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没有市场规模大、利润空间足、却升级停滞不前,被死死压制的产业?还真的有。

中国有没有市场规模大,利润空间足,然而产业升级停滞不前,被死死压制的产业?

还真的有。我自己搜集了不同产业的数据,市场规模较大的产业里面,国产化下降的例子几乎没有。但国产汽车产业,十年间自主品牌份额不升反降创十年新低。

汽车产业,不只是本土市场自主品牌份额停滞,而且还直接导致上游的国产汽车零部件产业也没有搞起来,因为外资系品牌更多用外资系零部件。

中国的乘用车自主品牌市占率(包括轿车,SUV,MPV三种,中汽协数据),

2010年45.6%,2011年42.23%,2012年41.9%,

2013年40.3%, 2014年38.4%,2015年41.3%,

2016年43.2%, 2017年43.9%,  2018年42.1%

2019年39.2%

2020年上半年更是进一步下跌到了36.3%。

过去的十年,自主品牌份额居然还下跌了,而且上半年的份额还是十年来最低,

这在中国的产业升级过程中可以说非常罕见了。

分车型看,主要是轿车市场彻底溃败了,

2010年自主品牌轿车销售293.30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0.89%;

2019年中国品牌轿车销售204.6万辆,同比下降15.2%,占轿车销售总量的19.9%;

十年间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下降了11个百分点,2019年甚至还不到20%。

不只是份额,十年间国产自主品牌轿车的销售数量也下降了,从每年大约三百万辆的水平下降到了两百万辆的水平。。

乘用车的份额下降没那么多,是凭着SUV销售量的猛增。

2010年的中国乘用车69%是轿车,SUV销量占比很少,2010年全国总共才卖出132.6万辆SUV,而在2019年,光是中国品牌SUV就销售了492万辆,占SUV销售总量的52.6%。

汽车的出口稍微好一点,

根据中汽协统计的中国的汽车出口(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

2010年为54.49万辆,其中乘用车出口28.29万辆,商用车出口26.19万辆,汽车出口量占当年中国汽车产量的2.98%。

2019年,汽车出口102.4万辆,同比下降1.6%。 其中乘用车出口72.5万辆,同比下降4.3%;商用车出口29.9万辆,同比增长5.7%。汽车出口量占当年中国汽车产量的3.98%。

十年的时间,在基数如此之低的情况下,出口增幅也只有一倍左右,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

国产汽车没有跟上中国发展的脚步,

中国的产业升级和国家的发展总体是明显的,不管是一个地区也好,一个产业也好,一个企业也好,要坚定的向中高端走,要坚定的把做中高端产品作为核心。

以SUV为例子,2019年在本土市场中国品牌SUV卖了492万辆,下降了15%,市场份额52.6%,而同样在2019年,价格更贵的德系SUV销量同比却增加了40%,份额上升到了17.6%,仅次于国产和日系品牌。

从智能手机,大屏幕电视,旅游,汽车,住宿,化妆品,大家越来越需要的是中高端品牌和高质量产品,从最典型的智能手机和汽车产业都可以看出来,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在越来越高,千元以下智能手机销量占比越来越低已经彻底边缘化占比不到10%,

根据乘联会的统计,8万元以下市场占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比例,从2017年的28%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6%,而这个价格区间恰好是自主品牌的优势区域,这样的市场格局,自主品牌怎么可能不受打击。

2019年中国人均一万美元,到2030年人均很可能到两万美元,人均迈入发达国家门槛,这个就是大趋势,做低端货的利润空间在越来越小。

现在造车新势力,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华为入局汽车零部件可能会带来一些机遇,再过几年看自主品牌有没有起色。

另外说个题外话,

因为中国汽车没有搞起来,导致欧洲和日本汽车公司每年在中国市场赚取了巨额的利润,2019年大众集团全球销量38.6%在中国,其中旗下大众这个品牌全球销量的50.38%在中国,竟然超过了全球其他国家总和。

2019年德国奔驰品牌汽车全球销量29.64%在中国市场,

宝马集团(包含BMW和MINI两个品牌)28.7%的全球销量来自中国市场。

德国人能赚多少钱呢,光是以大众集团为例子,2019年他们在中国卖了400多万辆车,这就已经至少是5000亿人民币以上的销售额了,利润和中国合资伙伴分成。

2019年大众集团从中国市场获得了44亿欧元的营业利润,相当于华为2019年全球营业利润的40%左右,比小米和中兴2019年的营业利润加起来还多。

或许是巨额的经济利益缘故,导致德国对美国要求禁止华为5G的态度始终消极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