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意外: 年轻人为何对历史片更挑剔了? | 文化纵横

500

✪ 王锐 |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本文原载《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9期)

导读】历史电影《金刚川》引发热议。与传统主旋律电影不同,导演借用西方大片手法,对历史故事作了个性化改编。然而在年轻人聚集的网络平台上,对影片的批评却多于赞誉,一些年轻人甚至主动调用史料对影片的历史观进行批判性解读。这届年轻人为什么对好莱坞式改造的历史片不买账了?

本文作者认为,正在形成新历史观的90后、00后一代,具备走向“政治成熟”的契机。今天,除了读书,微信、B站、知乎等媒介已成为年轻人了解不同历史信息的重要渠道,呈现出传播快范围广、聚焦近现代史、思想与价值观不同以往、论辩热烈等鲜明特征。成长于中国高速发展时期的年轻一代,对国家发展有认同感,也相对更有机会出国游历和求学,其“世界视野”更具现实感。结果是,上世纪末期流行的思潮无法引发他们的共鸣,他们渴望突破过去文化话语权所形成的无形之网,表达自己对国家和世界的真实感受。

这种新的历史观体现在:(1)中国史方面,不少青年人对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和对比,倾向于完整看待中华人民共和国史;(2)世界史方面,他们不再把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视为人类发展的唯一途径与标准,而把世界史视为各国兴衰起伏、成败得失的复杂过程,更冷静地分析其中各种意识形态。

形势不断变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神特征。作者认为,与其不由分说地批评年轻人“幼稚”,不如直面其新气象,思考如何鼓励和引导他们,为其提供更丰富的文化内容,助其形成更成熟的史观,避免其迷失在消费主义和“去政治化”的漩涡中。这是当前历史研究和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原载《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9期,转自“探索与争鸣杂志”公众号,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诸位参考。

走向“政治成熟”的契机

——新媒介与当代中国青年新历史观的形成

中国人民素来喜爱读史说史。从政权兴衰之鉴到个人立身行事,历史对中国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古至今,历史知识有各种各样的传播渠道。而在当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许多新媒介开始出现。在此背景下,历史知识的传播,就不再局限于报刊和书籍,也不局限于网络论坛、专题网站、博客等早期互联网时代的产物,而是借由微信公众号、知识问答平台及视频网站等渠道,通过推送文章、在线问答、即时弹幕与评论等方式,进行着规模更大、影响更广的传播。由这些传播平台,可以窥见当代青年的历史观。

微信在当代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已毋庸多言。在大量的微信公众号中,有不少与历史知识传播相关的平台。其中一部分以转载学术期刊论文、介绍新书和各种历史学会议信息为主。这类公众号受众基本上为高校与科研机构的文史专业师生,浏览量较为有限。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写手”创办的高阅读量公众号。这些公众号的文章虽常由一人署名,但背后多存在一个分析网络热点、搜集相关材料的团队,其文章内容许多都涉及历史特别是近现代世界史。比如用通俗的笔调,借由某一具体事件或人物,叙述非洲、南美洲、中亚发展中国家的近现代史(这些国家的历史,较之欧美日等国,恰恰是长期以来国内世界史研究与叙事中被忽略的)。通过介绍这些国家的历史与现状,可以提供一个与中国相对比的视角,强调在现代国际政治环境里哪些因素是国家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同时警醒当代中国人必须意识到险恶的国际环境。

此外,这些公众号还经常介绍中国现代史,尤其是重工业、交通业等为现代经济发展打下基础的领域的历史,摒除文艺抒情笔调,通过具体数据分析,彰显现代中国发展之不易。而从这些文章的评论中,也可看到许多网友特别是一些 90 后、00后(包括部分 85后),对文章内容心有戚戚焉,觉得讲出了自己过去长期忽视、现在却觉得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并直言自己过去所接受的经由大众传播而流行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之谬误与片面。

此外,在今天的大众文化传播领域,视频弹幕网站 Bilibili(B站)也有众多拥趸,尤其是在 90 后与 00后群体中。其中的历史类视频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截取历史电影中的片段、用动漫的形式呈现中国历史、通过视频说书方式介绍历史类著作、相关领域专家讲座视频等。其主要特色在于:首先,传播形式多样,不再局限于历史纪录片等传统形式,而是通过主播、动漫、速食电影等方式传播历史知识(如广受当代青少年喜爱的《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就是利用动漫角色,把中国近现代史的脉络呈现出来,细致刻画了几代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与人民解放的事迹,形成了许多网络流行语)。其次,每段视频时长有限,这就保证了观看者能在较为零碎的时间里看完整段视频,同时通过声音形式获取历史知识。

最后,网络知识问答平台“知乎”的兴起,也为历史知识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在这里网友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起关于某个具体历史问题的讨论,感兴趣的网友用撰写答案的方式介绍各种历史知识,彼此也可频繁互动。不少历史爱好者利用这一平台创作了许多历史类文章,所涉领域十分广泛,回应了各种当代流行的历史观与历史知识(例如一些具有基本史学素养的知乎网友,经常借回答历史类提问,披露各种关于民国史的原始档案照片,并附加相关解读,有理有据,回击了之前网络上对于民国历史的不恰当想象与叙事)。

概括而言,这些新媒介在历史知识传播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作为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产物,它们的传播速度非常快、范围非常广,许多热点文章与视频在短时间内就获得极高的点击量,阅读群体不再局限于文史专业师生,而是遍及社会各个行业,并且受众年龄段多为 90 后与 00 后,可以说,这些文章与视频体现了大量当代中国青年对于中外历史的基本认识与基本立场。

第二,在内容上主要集中于中外近现代史。在现代政治环境里,近现代史对于政治与文化认同的形成十分重要。所以,当新一代人开始尝试表达自己对于历史(包括现实)的看法时,近现代史题材的文章与视频无疑是十分合适的中介。因为它既涉及理解许多现状如何演变而来,又为判断这些现状的性质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知识与话语空间。

第三,在文风上体现出不同以往的思想特征与价值立场。微信公众号与知乎上的许多颇有影响的历史类文章,不再延续之前网络历史文章常用的抒情文艺式风格,而是采用颇为冷峻的笔调,辅以数据和材料分析,注重宏大叙事,着眼于政治与经济的兴衰,强调地缘政治环境、经济发展模式、社会结构、领导者资质等因素对于历史的影响。从主题风格(而非叙事方式)上,类似于 20 世纪初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的《斯巴达小志》《意大利建国三杰传》《朝鲜亡国史略》等。

第四,在主题呈现方式上,通常并非就事论事,而是带有极强的论辩色彩。当 90 后、00 后群体开始有意愿接触各种历史知识时,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在 20世纪 80 年代、90 年代思潮洗礼下诞生的大众文化氛围与历史论著。这些文化产品固然提供了许多历史知识,但也夹杂着很多那一时期特有的政治与文化感觉,未必能引起新一代中国青年的共鸣。今天网络世界的历史知识传播,往往体现着不同代人之间的巨大差异。新一代人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够突破之前的文化话语权所形成的有形或无形之网,因此许多历史话题的讨论往往表现出对特定文化产品的回应、反思甚至批判,而突破的方式就是使用最新的传播媒介。

500

可见,今天在互联网新发展背景下出现的历史类知识平台与传播途径,除了传播方式较为新颖,更重要的是,在各种流行的文章与视频背后,往往显示出当代中国青年尤其是 90 后与 00 后的基本历史观的变化。思考当代的历史教育与大众历史知识,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

从成长经历上看,90 后与 00 后大多成长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综合国力迅猛提升的时期,因此对于国家兴旺与发展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并且,随着中外交流日趋便捷,许多人能较为容易地去海外留学或旅游,实地观察各国状况,具有形成真实的、全面的“世界视野”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2008年以后,中国与世界的形势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网络上兴起了各种新的探讨中国与世界问题的思潮,大众意识形态领域不再像先前那样由西方国家单方面引领。这就为当代青年开启了一扇窗口,让他们能更为全面地审视各种历史叙事,辨析许多在社会上流传已久的历史知识(或“历史段子”),特别是能够基于对现实的感知(包括全球金融危机、宗教与移民问题升级、世界范围内贫富差距扩大、民粹主义与极右势力崛起等),进而用自己的方式阅读、思考中外历史发展,形成一种不同于 20 世纪80 年代、90 年代思潮的新的历史观。

这种新的历史观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重新思考中国近现代史。通过 B 站弹幕与评论、知乎问答互动以及微信公众号文章的转载与留言,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到,不少青年人正在形成一种具有较强共性的中国近现代史观,即不再把中国共产党之外的各种政治力量视为近代中国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而是借由新媒介所提供的史料、数据与中外比较,认识到它们自身有着十分明显的缺陷与弊端,不足以承担救国救民的重任。这一点十分不同于由他们的上一代人所主导的近现代史叙事,比如“民国想象”。

进一步而言,这种新的历史观强调更为完整地看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史,正视新中国在基础工业、社会结构、人均寿命、医疗卫生、文化普及、国防安全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强调尊重那一代人的牺牲与贡献(比如在《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中,关于抗美援朝中的上甘岭战役、长津湖战役的片段在网络上引起巨大共鸣,其以动漫形式呈现出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精神,提供了一个与当代较为普遍的社会风气不同的历史片段,对当代青年极具震撼力。随之而来的就是诞生于那个年代的经典歌曲《我的祖国》,以许多新的表现形式不断传播)。这一强调历史进程中保家卫国、艰苦奋斗重要性的视角是十分值得注意的。

而在世界史特别是世界近现代史领域,这种历史观也与先前大众文化传播领域流行的观点颇为不同。它不再把欧美日等国的发展史视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唯一途径与标准,不再用一种“历史终结论”式的眼光去评判历史的进程,而是把世界各国的发展史视为各有兴衰起伏、成败得失的复杂过程,在内容上更多注意到工业、阶级、军备、地缘政治等要素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影响,同时用更为冷静的心态分析近代以来的各种政治意识形态。更重要的是,这些内容透露出一种重新思考19 世纪以降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倾向,它不是简单复制先前的正面或负面评价,而是从当代的现实感出发,表现出作为生长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弊病丛生、经济不平等已成严峻问题的时代中的新一代人,试图用更“接地气”的方式重寻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近代史上的贡献。

如何认识这种新的历史观?或许有人会十分鄙夷地认为他们的看法是“幼稚的”,没有经过严谨的学术研究。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表达渠道。当年梁启超等人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时,同样也被视为离经叛道,但今天这些报刊早已经典化,成为人们认识中国现代思想史的基本文献。更有甚者,随着中外形势的不断变化,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知识特征与价值倾向,今天许多已经掌握了社会资源及话语权的人士,当年多半也是唱着“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成长起来的,也曾努力通过各种渠道表达自己对于政治、历史与文化的认识(哪怕这些认识在今天看来也是“幼稚”的)。在这个意义上,如果将今天的 90 后、00 后污名化,恐怕在价值判断上会有“双标”之嫌。

同时必须看到,当代青年习惯使用“造梗”的方式来表达对于历史与政治问题的看法,的确存在一定问题。所谓“造梗”,即用发弹幕、截图、表情包等新的传播手段,将历史与政治问题化约为一些名词或图像。这固然可以让网友们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一种基本共识,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空间里发现别人与自己“心同理同”,这种共识的凝聚度会越来越强,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历史观。但这样的表达形式,会造成本应以严肃态度对待的历史议题变得高度娱乐化、轻浮化,甚至会有一些人只是由于某种“梗”较为流行就跟风转发,而没有对背后的历史与政治问题进行理性的、深入的思考。这对于形成一种本着严肃态度与理性思考来分析历史与政治问题的风气实无助益,反而很容易被资本逻辑下的消费主义所裹挟。

在论述何谓“政治成熟”时,韦伯认为,就是指具有这样素质的人“按照他们的理解力,能够把握本民族长远的经济政治‘权力’利益,而且有能力在任何情况下把这一利益置于其他任何考虑之上”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体现出新历史观的青年一代,无疑具备走向“政治成熟”的契机。他们通过认识历史,能够更为全面地看待中国与世界,能够渐渐认识到对于国家发展与人民幸福而言哪些因素是真正重要的,同时更能对新中国立国的宗旨感同身受。虽然他们在认识上还有不少稚嫩粗疏之处,但完全可能通过更为深入的阅读与思考,形成成熟自洽的历史观。在这个意义上,如何进一步鼓励他们,为他们提供更丰富的文化内容,帮助他们从“自在状态”走向“自为状态”,避免消费主义与“去政治化”风气在新一代身上蔓延,或许是当前讨论历史教育与政治文化认同时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原载《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9期,原标题为“走向“政治成熟”的契机 ——新媒介与当代中国青年新历史观的形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联系版权方。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