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开一座动物园……不,我已经开了

  一个优秀的动物园,应该是什么样?

  动物园谁都逛过,对动物园的科普好多人也听过——但是如果真的要自己建设呢?

  去年11月,我买了一个叫动物园之星的模拟经营类游戏,在里面大兴土木尝试建设自己的动物园。在建设过程中,也对于动物园产生了更多了解。

  那么,需要哪些因素,才能构筑出一个优秀的现代动物园呢?

500

  红山动物园威武的豹子!©大猫

  动物从哪里来?

  当然,动物园动物园,一定得先有动物。

  在最早的动物园里,动物们只不过是达官显贵用以炫耀的工具,自然是数量越多越好,种类越全越好。

  那些动物大都从野外采集而来,至于一只活着运到园内供人赏玩的动物的背后有多少牺牲伤亡,他们是不管的。

  现在仍然有一些动物园会从野外获取健康动物,且不论其途径合法与否,这种做法肯定都是不合理的。

500

  我国某些海洋馆收购非法捕捉的斑海豹幼崽

  所以对于现代动物园来说,除了自己繁育外,合理获得动物的途径有哪些?

  《动物园之星》列出了五种:救助、私人动物园、育种计划、走私被海关查获和非法宠物收缴

  这几种获得途径事实上也反映了现代动物园的定位——除了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的场所之外,它还应当是一个野生动物科学研究和保育的基地

  对于那些落难后得到救助,情况却不适宜再放归的野生动物,动物园便可以担负起照顾它们的职责。

500

500

500

500

500

  住成啥样,动物才开心?

  动物有了,接下来准备饲养环境,第一条就是笼舍。

  可能有的人会说,笼舍不就是怕动物逃跑嘛,挖个大坑搁进去就成了呗,俺们那儿养熊养老虎都这样儿。

  但问题在于,坑式笼舍其实是一种特别不对劲儿的动物园展示方式。坑式笼舍展区让人的位置处于动物上方,位置上的不平等,会导致人无意中在心理上也凌驾于动物——这时候游客哪儿还有心思欣赏动物学习知识?都忙着往坑里扔吃的喂动物去了。

  没错,坑式展区极易成为游客投喂的重灾区。

500

  国内常见的老熊山,设计不合理,容易投喂 图源网络

  所以在建设笼舍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地平衡游客与动物的关系,这非常考验设计者的抽象思维和对动物的理解、关照。

  第一,在建设笼舍时,要保证动物和游客双方的安全。

  因此,需要考虑围栏对动物的抗性(比如用树篱不可能关得住老虎),还要考虑对于猫科和猴类动物来说围栏是否可攀爬(如果可攀爬,那就需要加上防爬栏等措施),以防动物逃逸。

500

  游戏提供的12种围栏选择

  第二,笼舍设计需要照顾动物的精神需求。

  为了让动物更容易表现出自然行为,对于一些比较害羞的动物,动物园可以善于使用单向玻璃,以达到人能看到动物但动物看不到人的效果。

500

  雪豹在游客面前比较胆小,使用单向玻璃可以减轻动物的压力

  此外,通过在游客参观点种植植物、增加遮挡等做法也能减轻动物在游客面前的压力。

500

  虽然猎豹也对游客比较敏感,但在游戏中,参观点种上植物隔离带以后猎豹的压力水平也很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动物园规划中,水和壕沟一类的障碍物,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取代实实在在的围栏。

  在植物隔离带的遮掩下,这种设计甚至能让游客产生踏进了野生世界、动物没有被囚禁起来的感觉,从而对动物产生敬畏、尊重和欣赏。

500

  将绿化带遮挡的水沟作为无形围栏的鸵鸟笼舍

  有吃有睡有玩儿

  陪吃陪睡陪玩儿

  年初的疫情来势汹汹,很多人本来盘算好的出游计划全变成了家里蹲,大家也都体会了一把被关在室内的滋味儿。

  人被关着无聊,会去找东西打发时间,动物也是一样的。

  这就要提到丰容了,它是动物笼舍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动物园中的各种动物生活质量的关键。

  说白了,就是用一系列的手段让动物过得开心,过得有意思,不会无聊到拔毛撞墙吃大便(当然有的动物自然行为里就包括吃大便,这个另说)。

  我们有时会在动物园里看到这样的景象:

  黑熊抵着一个窗口拼命狂蹭;豹子沿着无形的路线在水泥房子里绕来绕去;鹦鹉低着脑袋疯狂啄着自己的羽毛……

500

  大象的刻板行为,在笼子里不停的摇晃自己的大脑袋,甩着鼻子,一直保持这个动作好几个小时 图源网络

  它们不是在低头捣鼓消灭人类的大忌,更不是走来走去云露均沾地和周围游客打招呼,而是产生了刻板行为。

  刻板行为一出现,就代表这个动物它无聊了、它焦虑了,它周围的环境不足以支持它自然行为的表达了。

  动物要开心,那一定得要有条件让它表达自然行为,得给它一些有意思的刺激,最好是得每天都有新发现就像小孩儿今天看看书明天玩儿游戏后天捏泥巴,每天都有新东西鼓捣。

  只要想通了这个,丰容就简单很多了。

  吃喝

  在满足营养需求的前提下,给动物提供不同的饲料种类和形式,这是食物丰容。比如今天多点儿苹果,明儿个来俩梨;夏天水果冻成冰;到万圣节了,给个塞着馅儿的南瓜吧。

500

  动物的食物都是精心严格配置的,就您拿那点白菜您跟这比比,您还好意思喂么?图片来自饲养员@二宝-杨毅

  喂食的方式也可以换一换。往那儿一坐就吃饭多没劲儿啊。饲养员可以把食物藏起来,让动物自个儿找去。

  会挖洞的就往地下埋埋,能上树的就给你挂树上。力气大?给你弄个滚筒漏食器,自己推着玩儿。想吃树枝上的叶子?那就给你把树叶吊起来啃。乐意吃鱼?活鱼放水塘里,自己捞去吧。猴子比较聪明,整个解密装置考验一下脑子。

  这样折腾动物不是虐待,而是在动物园有限的活动空间内让动物能像在自然环境下一样付出努力获取食物,得到额外的体力与脑力锻炼。

500

  白掌长臂猿拆特制的端午粽子©红山动物园

  

  睡倒没啥说的。但从动物福利和科普展示的角度出发,在展区设计中应该更多体现自然,弱化人工痕迹。如果栏舍等位置不可避免要出现人工痕迹重的内容,也应当尽量与动物分布区域的历史人文特点相符合。

  当然,栏舍也要考虑动物本身的需求,比如不能要求长颈鹿把自己塞进只有斑马那么高的栏舍里去。

500

  给长颈鹿整个非洲风挑高栏舍,避免碰头事故发生

  

  听上去感觉可有可无,但实际上,“玩”的丰容对现代动物园来说是刚需——因为它们对动物来说就是刚需。

  譬如猿猴一类的动物很聪明,可以玩玩镜子玩具、解密游戏一类的锻炼脑力,这是在认知层面上进行丰容。给老虎一个装着狍子粪的纸箱撕着玩儿,这是对动物进行感官刺激的丰容。

  丰容玩具是动物们在相对沉闷的圈养环境下打发无聊长日的重要工具,是给日子加把料的刺激来源。

500

  游戏里也设计了可用于不同动物,丰富多样的丰容玩具

  图为给老虎的嗅觉丰容:带有猎物气味的袋子

  特意设置的玩具当然容易吸引注意力,但千万别忽视的是,环境本身也是丰容的一部分

  要使动物展现出自然行为,让游客更进一步解动物在野外的状态,那笼舍内的环境就应该按照动物的野外栖息地进行设计:

  自然的落叶、泥巴、沙地等肯定是远远优于水泥硬化地面的。

  对于猿猴等有攀爬需求的动物,栖架等可攀爬物是必需品。有了攀爬架,它们才能展现出在丛林里飞荡上下的英姿。

500

  重庆动物园的蜘蛛猴

  给狗獾铺一层落叶,它就会在里面挖刨打洞扒拉虫子吃。

  此处应有陈老湿

  大象的展区内安置一个沙池,立根大木桩,一定就能观察到大象扬沙洗浴和蹭痒。

500

  在栖架上撒欢儿的小熊猫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陈老湿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没有改变的丰容等于没有丰容”。人天天玩儿同一个游戏同一关还腻味儿呢,

  动物也一样。丰容的目的是给动物提供更多新奇的刺激,增加选择的机会,这理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给动物提供的丰容设施和方式也就得时不时换一换。

  比方说今儿个是狍子粪,那明儿个换野猪屎。消防水带球搁地上玩儿厌了就吊起来晃荡。

  不然拿俩木头架子往那儿咵一放,然后接下来三百年都是那俩木头架子,人都看累了,猴爬着还能有意思吗。

500

  动物对久不更换的丰容设施利用率降低

  找伴儿

  吃喝睡玩儿都讲完了,接下来当然是陪吃喝睡玩儿的了。有的动物是群居的,需要有同伴的陪伴生活才能舒心,这就是社群丰容

  单个动物能做的事情很有限,但要是群体数量多一点,那这选择就丰富了。

  给张三理理毛,给李四分个果子,和王二麻子谈个恋爱,再生个小王二麻子,多有意思。除了同种动物以外,还可以和生境里的部分其他动物混养。甚至和饲养员或游客产生的良性互动也属于一种社群丰容(划重点:良性互动。游客瞎投喂逗打拍玻璃不算良性互动,那叫不文明行为)。

500

  斑马当着混养的长颈鹿的面,和王二麻子谈恋爱

500

  这头叫拉乌德的白尾角马因为群体数量太少,社交福利不足

  当然,也不是同伴越多越好。既然建立了社群,就要考虑社群的大小和性别配比。当社群过大,或者性别配比失衡时,社交群体内气氛紧张,打斗就极易在群体成员之间发生。

500

  你这厮竟敢与我抢老婆!

500

  社群过大,社恐爆发(bushi)

  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

  每个展示的动物都不简单

  ok,动物养好了,接下来该怎么向游客进行展示呢?

  展示,一是要展示动物本身,二也要让游客了解个体背后物种和生态环境的状况

  老式动物园里的很多笼舍,都是用铁架子一焊了之,里面没有可以躲避的地方。前面提到的坑式笼舍也是这样,动物完全暴露在游客从四面八方望过来的目光下,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

  这样的笼舍就像马戏团,观众将动物围在中间,它们只是供人围观打量的玩物,而非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500

  水泥笼子

  而且游客从哪个方向看都是一样的东西,还能看到对面儿的游客。这样参观简直不能更单调,也无从通过对动物的欣赏唤起对其野外栖息地和生态系统的关心。

  如果将笼舍的一部分遮挡起来,把连续的参观位面变成分散的参观位点,再结合笼舍内丰富的环境布景,这样不仅动物能够避免遭到多角度的目光压力,游客也能在不同的参观位点上看到不同的景观

  这是一个优秀的动物园应当做的事情。

500

  依照这样的思路在游戏里修了个长颈鹿展区

  另外早在100多年前,德国的哈根贝克动物园就曾将同一生态系统中不同动物的笼舍错落安置在一起,虽然没有实际上的混养,但笼舍之间的屏障比较隐蔽,从游客的角度看去,仿佛不同的动物共同漫步在同一片土地上。这样的展示方式让游客更能体会到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的事实,有积极的美学与教育意义。不同动物的气味声音相互传递,也是对动物的一种丰容。

500

  点开大图,鸵鸟与背后展区的长颈鹿都能一览眼底

  展示与游客科普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相应的科普介绍展牌等更是必不可少。

  在《动物园之星》中,影响动物园展牌内容水平的,是园中兽医的等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动物园并不一定要通过兽医研究获得知识,图书馆里、网络上有大把资源可以进行参考和摘录,只看想不想去做,做得认不认真。(比如什么“白虎是世界一级保护动物”“白狮的祖先来自极地”之类的错误很明显就是随便在垃圾堆里抄了一段)

500

  游戏里的科普教育解说牌

  当然,并不是走进动物园的所有游客都讲文明。在游戏里,我添置了不少“请勿投喂”和“请勿打扰”的标识牌,来减少游客投喂动物和惊吓动物的频率。

  只是现实中,可能文明行为劝导员和罚款会比牌子更有效果,毕竟设施都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

500

  小熊猫展区外提醒游客不要喧哗的“请勿打扰”安全牌

  文章到了最后,我们来谈一谈动物园的责任。

  有不少人认为,动物园把动物们都关在笼子里供人观赏,让它们受苦,动物园才是这个时代最可怕的发明。

  诚然,有一些动物园的饲养条件极差,环境极其恶劣,甚至还有的把马戏堂而皇之地称为“动物行为展示”,给很多人留下了不小的童年阴影。

  但是,国内也有部分动物园正在努力进步:

  在给游客介绍物种和生态系统知识以外,表现出对于自然环境的关怀;将动物园的建设和运营建立在可持续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使用可再生能源,展区内布置就地取材、减少污染……

  对在城市楼宇间打拼的人们而言,动物园可能是最容易接触到动物、了解到动物的途径,同时,它也可以成为关注物种保护、环境保护和人与自然共存的一个起点

500

  比如红山动物园狼展区的水实现了自循环,游客步道也是用废弃的树木搭成的

  除此之外,珍稀动物繁育也是动物园应当担负的责任之一。尽管在大型兽类上,动物园圈养动物的野化放归还有许多困难(比如圈养大熊猫),但是动物园通过可以将动物放生到野外,让他们在真正的家园中产生生态价值。这才是承担起对野外种群的责任,让动物园种群实实在在地达到反哺保护的效果。

  这样的动物园,才是最优秀的动物园。

  Ps.另外如果有朋友怀疑的话,我要声明我真的不是在上班时间摸鱼打游戏,因为打这个游戏太!累!了!

  一会儿斑马拉屎太多栖地清洁度低,一会儿红领狐猴对丰容设施失去了兴趣,一会儿蜘蛛在你没看到的时候繁殖太多福利降低抗议者来到了动物园,一会儿垃圾桶又满了清洁工不管!!!

  比上班都累!!!

  顺便后排推荐张恩权、李晓阳两位老师的《图解动物园设计》,打开这本书,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这篇我计划的原名叫“张恩权李晓阳著《图解动物园设计》读后感即线上实践操作心得”

500

  )

  最后的最后,动物园之星开发团队,请看过来,给我打钱

500

全部专栏